假如对手看穿了你的套路
■武警云南总队某机动支队中士 巫邵东(讲述)
上图:小组搜索。胡 程摄
又是一次雨中战斗,雨水密集如线,不断敲打在我的伪装衣上。
“把对手想得狡猾些,再狡猾些……”这个念头在我脑海回旋,瞄准镜里的“暴恐分子”仿佛变成之前那场演练里的对手。
那一次,反恐演练进入突击抓捕的关键环节,我已经在雨中潜伏了一个多小时。作为这次行动的主攻狙击手,我坚信自己可以一枪毙“敌”。
正当我全神贯注等待狙杀命令时,藏匿在二楼房间的“暴恐分子”以雨势大为由,突然提出变更人质交接时间。
以狙击为主、突击为辅的室外诱歼行动已不具备可行性,指挥员紧急调整部署作战方案。
接到新命令,我立即与其他3名狙击手从不同方向切入,对现场进行侦察引导。
“不好!”刚刚到位的我,从瞄准镜中发现:突击组向走廊突击位置潜行的关键时刻,“暴恐分子”突然带着“人质”出门转移。
眼看双方就要短兵相接,我急忙用对讲系统报告情况。
话未出口,阵阵“嗞啦嗞啦”声就从耳机里传来。我与队组全部失去联络。
“怎么办?”如果此刻开枪,缺少统一指挥无法形成合击;如果不开枪,突击队员在无准备情况下与“暴恐分子”狭路相逢,后果无法预料。
“只有开枪提醒!”我把心一横,屏住呼吸,果断瞄准了一名“暴恐分子”。
一声枪响,突击队员立刻感应到战局变化,但时间仓促,只能与“暴恐分子”短兵相接。最终以3名队员、2名人质“伤亡”的代价结束“战斗”。
“谁在关键时候阻断了我们的通信?难道是‘暴恐分子’?他们哪来的这个本事?”队员们发出一连串的问号。组织演练的支队参谋长陈新友笑着反问:“为什么不能呢?”
“更关键的是,通信中断后,我们的队员束手无策,为什么没多预想几种情况,多备几招?”陈新友的话一针见血,让队员们低下了头,“我们的战斗本领大多是在方案预案基础上练就的,一旦被对手看穿了‘套路’,就会失去战场主动权。”
一次折戟之痛,胜过千百次耳提面命。在作战样式不断更新的今天,我们只有跳出“套路”的框框,多研究敌情、多琢磨变局,才能在意外发生时,能够临机决断、灵活协同,把握住胜利的机会。
(胡 程、彭鹏程、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杨 玺整理)
指挥员点评
警惕“信手拈来的胜利”
■武警云南总队某机动支队支队长 张定乾
●“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特战队员的“败北”,看似是因计划受阻、通信中断,实则是我们在训练中仍存在“反复熟悉战场”“甘当剧本角色”等现象。
●平时“信手拈来的胜利”多了,这种胜利就会麻痹自己、涣散斗志。很多人都喜欢干“轻车熟路”的事,可对于拼杀在战场的军人来说,无疑是大忌。
●一个故事说,高手授徒剑法,随后却要求徒弟“忘记”学会的招式。“不设预案”的演练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为的就是检验官兵对预案能否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