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宁夏固原军分区组织官兵走进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征程万里闻凯歌
■解放军报记者 范离 通讯员 齐小才 李志强
10月的宁夏六盘山,积雪齐踝,北风凝寒。山脚,战国秦长城蜿蜒静卧;山顶,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巍然矗立。
深秋时节,宁夏固原军分区组织官兵来到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回望红色历史,感悟长征精神。
步入纪念馆,记者耳边响起《清平乐·六盘山》的配乐诗朗诵——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到达陕北指日可待,感慨万千就有了这首著名诗篇。”该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申国涛告诉记者,六盘山地处宁夏南部,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走出这里,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就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打开了通往陕北的最后一道屏障,奏响了胜利的凯歌。
走出纪念馆,一条“红军小道”直通山顶。这条新建的山间小道沿途,有18组雕塑群和场景复原微缩景观,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遵义会议”“懋功会师”等经典场景。
记者沿“红军小道”登上这座“胜利之山”,举目四望,视野开阔,六盘山雄姿尽收眼底。
由六盘山出发,记者跟随官兵来到小村庄单家集——1935年至1936年间,红军在长征期间多次经过这个回族聚居村。
在村中的清真寺内,一盏煤油灯向官兵无声地诉说着“单家集夜话”的故事: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领红军第一次经过单家集。当晚,在这盏煤油灯下,毛泽东与清真寺阿訇马德海促膝长谈,毛泽东讲解了中国革命形势、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张,马德海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两人相谈甚欢,留下了这段长征佳话。
“纪律严明的红军赢得了当地回族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单家集单南村党支部书记单云告诉记者,后来每当村里人听说红军要经过单家集,都会自发地打扫街道,并制作馓子、油香等欢迎红军。
单云的说法在长征回忆录《二万五千里》中也有记载:“大部队来了,满街塞巷的群众……‘同志们辛苦了’的慰问声,‘为回民谋利益,争取回民的解放’的回答声连成一片。”
“回汉兄弟亲如一家”,在西吉县人武部,记者见到了当年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送给当地回族群众的锦旗。该人武部政委单国典告诉记者,“每年征兵,回族青年都积极踊跃报名,这和我们党一脉相承的民族政策是分不开的。”
采访结束,车行塞上。回望群峰,“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八个鎏金大字与吟诗台上迎风招展的红旗遥相辉映,夕阳下积雪映寒松,满山染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