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冲击
■陈先平 苏 政 郑 炜
点击二维码观看更多文章
七月,似火烈日炙烤大地,盼来的一阵风卷起热浪迎面扑来……
群山绵延,丛林茂密。战车的轰鸣,与山谷里此起彼伏的口令声相互交织,宛如一支气势磅礴的战地交响,瞬间将这闷热的天气撕裂开来,酣畅淋漓的激越豪情,从那崇山峻岭间升腾开来直抵云霄。
这气势如虹的队伍中,走在最前头的是火箭军某旅旅长周勇坤。
那弥漫的硝烟混杂着青草的味道,是他的最爱,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迷彩服,紧紧地贴住后背,点缀的盐霜,这是烈日下战场授予他的特殊勋章。这是这位军事指挥员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一
60米有多远?
短跑名将苏炳添跑完只需短短6秒多。
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飞行恐怕只需要大约百分之一秒。
60米,是周勇坤值班宿舍与指挥车之间的距离。然而,在周勇坤眼里,宿舍与指挥车之间的这60米并不只是物空距离,他已经把这个距离折算成世界上跑得最快、最急迫的一种时间概念,那是“练”与“战”之间的无限趋近。
那年7月,旅队新型导弹武器列装才短短2个月,便受命担负高状态值班任务,前进指挥所闻令紧急开赴值班阵地。
“准备打仗!”一进入值班状态,周勇坤就给全旅上紧实战胜战发条:要像钉子一样全时锚定战位,一刻都不能离开指挥所!
“我们这样的部队打仗,就像奥运健儿冲刺在百米赛道上一样,哪怕是0.01秒,也会影响到能不能‘升国旗、奏国歌’。”周勇坤并不满足于这简单的全时值守,他要的是有绝对胜算的值守与等待。
“能不能再短一点呢?再快一点呢?”周勇坤嘴里时常这样念念不停。
为了实现“再短一点,再快一点”,周勇坤紧紧围绕人员、装备等7个方面,组织对指挥所值班兵力运用的深化研究,探索创新指挥所各要素运行模式,梳理制订《值班指挥所运行规范》,建立完善作战值班体系,作战指挥时间进一步缩短。
深化应急值班特点研讨,常态化组织无预告战备拉动和实兵实装演练,反复检验官兵在“吃、睡、洗”状态下拉响警报时的行动能力,专门新建值班待战库区,下层存弹、上层住人,“弹在架上、人在车旁、接令即打”的常备模式,让部队反应时间大幅缩短。
无预告、无通知,一场检验实战保障能力的综合演练,在该旅悄然拉开序幕。面对导调组临机设难布险,保障链条始终高效运转,各类物资调取精准到位。
曾几何时,实战保障能力还是部队能力建设的一个短板。
“讲实话、说真话。有短板不怕,怕就怕不敢承认。”一次复盘总结会上,面对因保障失误造成演训效果不理想的事实,周勇坤动了怒。
“急需用时半天找不着。”
“好不容易找着了型号又对不上。”
……
旅队正处于导弹武器换型过渡阶段,两型兼训、任务叠加,加之多点部署、面广线长,物资种类多、基数大,储备管理面临不小的困难。
“物资储备管理是战备建设的基础支撑,基础稳固方能打赢提速。”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一个想法在周勇坤的脑海中逐渐成形: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构建完善物资管理系统,给每件物资办理“数字身份证”,实体入库、信息入网,种类、数量、位置、状态等异地同步动态更新,实现随时“扫码”取用。
思想“上马”,行动落地,紧接着一张强大的物资保障网编织成形,练兵备战呈现新的“加速度”。
“脑子里装的都是打仗,心里想的都是打赢。”官兵这样评价自己的旅长。
二
“你们记不记得咱们得有多久没玩‘够级’了?我好像都快忘记怎么出牌了。”好不容易盼来可以自由支配的半天休息,有人赶忙提议大家放松一下。
“整整30天,整天神经绷得紧紧的,放松会儿,我看行!”四级军士长周明,拿出随身携带的红笔,在日历本上当天的日期后面重重地画了个“笑脸”。这个“笑脸”在前面连续30个“√”中显得特别醒目。
“得防着周旅长突然给我们出课目。”有人还是担心旅长在这半天里做文章。
还真让人猜着了。周勇坤带上值班参谋围着营院转圈,闻听官兵久违的欢笑,嘴角微微上扬,闪露出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微笑。
“开始拉动!”周勇坤突然停下脚步,转过头对身后值班参谋发出指令。
“嘟——嘟——嘟——”一阵急促的哨音骤然响起。
“紧急集合!”周明条件反射般地扔掉手中的扑克牌,快速穿戴好战斗装具,往门外奔去。
看着像风一样快速集结的队伍,周勇坤很欣慰。他抬手扶了扶眼镜,那一直紧闭的嘴唇里挤出两个字:“带回!”
重新坐回牌桌,周明和战友们相视一笑,几乎是异口同声:“还玩吗?”
“咱该怎么玩就怎么玩,再有拉动,咱们还是积极配合!”周明他们几个不约而同笑出了声。
不出所料,没过多久,第二次拉动的哨声又骤然响起。一把牌没打完,就被拉了两次,周明和战友们渐渐习惯了这种节奏。
“既然通知部队休整半天,为什么又临时组织如此频繁的拉动演练呢?”值班参谋十分疑惑。
“就是这半天的休息安排也是我的课目设置,随时都能拉得动,没有前提,没有预备!”周勇坤并不遮掩自己的想法。
战争从来不会提前通知,只有通过如此反复的常态化锤炼,才能让官兵形成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肌肉记忆。周勇坤见值班参谋没接话,更来了兴致。一旦对接战场就兴奋激动,周勇坤就是这样的人!
回想起周勇坤担任该旅旅长后首次赴值班点位检查调研时,便从厚厚一摞数据信息采集表中发现了问题所在:虽然分队经常组织无预告战备拉动演练,成绩也都还不错。但警报拉响的时间却密集分布在“常规时段”,这种拉动看似频度很高,实际上官兵已有所准备,很难检测出真实的效果。
“平时演练必须强化实战味、突出随机性,全时有备方能战时无患。战争今夜打响,我们敢拍着胸脯说准备好了吗?平时多折腾自己,战时才能经得起敌人折腾。”周勇坤直击藏身官兵思想深处的漏洞。
官兵正在就餐,警报声突然响起,大家一边飞奔一边还在咀嚼;官兵正在洗漱,拉动演练临机展开,不少人顶着一头皂沫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队列中。
如今,官兵就连平日里打电话、看电影、听音乐也都习惯一只耳朵戴着耳机,原因很简单——留一只耳朵时刻聆听战备号令。
心中有敌情,防“狼”的心弦才紧;眼中有对手,打“狼”的拳头才硬。
三
南国初夏,夜色如墨。
“装备车突发故障!”
“遭敌精确打击!”
“敌卫星临空!”
上级导演组听说这个旅“硬”,就想“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面对一个接着一个的特情,遂行导弹转载任务的该旅某发射营官兵处变不惊、灵活应对。
然而,这只是刚刚开始,导演组见他们确实有两把刷子,本想着再增加些难度,没想到“天公作美”,梯队行至半路,一道闪电突然撕裂长空,滂沱大雨从天而降。
对于这样的“钢铁巨龙”,夜间山路本就难行,如今雷雨交加,驾驶员行车视线受到严重影响,道路也变得泥泞不堪。
任务风险成倍增加,上级导演组也犯了难,考虑推迟任务节点。
“真正打起仗来,这样的情况咱们很可能遇到,既然是实战练兵,何不利用难得的契机,充分检验装备的极限战标和官兵的能力底数?”周勇坤知道,没有比这更接近实战环境了,机会来之不易。于是果断拒绝了导演组的提议。
这样无私无畏的自我加压和坚持不懈,赢得了导演组的尊重与肯定。周勇坤带领队伍冲入雨幕,精准无误完成全部6枚导弹转载,战斗发射演练按计划推进。
“只有平时训练把自己逼到极限,真正打起仗来才不会成为敌人的靶子。”周勇坤对实战的理解把握简明接地气,主动升级对抗强度、增设险关危局,带领部队在实战的硝烟烈火中百炼成钢、淬锋开刃。
那年7月,在某重大演习任务中,该旅任务部队面对临射前突然变换发射首区的现实考验,兵分两路千里机动转进,连续鏖战72小时,成功发射4枚导弹,创下异地指挥发射的新纪录……
备战打仗,就是要一次次冲击自己的极限。这一次,周勇坤再次受命出征,向着硝烟升腾的沙场,向着胜利,进发!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