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军分区打造生态示范村助推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升级版”落地鸡岭村
■郭 岩 黄 亮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陈立涛
5月的黑龙江伊春气候宜人,徐徐清风吹拂着满山翠绿。
习主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承这一理念,这几年,伊春军地确定绿色发展思路,走出生态农业发展路子,打赢脱贫攻坚战。摘帽不能摘责任,伊春军分区继续扛起推进乡村振兴重担,从创建生态示范村入手,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格局。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春天的故事”在这里续写。
“心在哪里,就在哪里收获;爱在哪里,就在哪里结果。脱贫不是终点站,转战乡村振兴新战场……”记者在军分区对接乡村振兴日志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往深度、广度发展,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战斗!”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伊春森林覆盖率达87.6%。军分区决定充分利用这一林业资源优势,在鸡岭村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生态示范村,助推乡村振兴。
“村民最怕的是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对接市场、创新生产、拓展销路方面,我们不断动脑筋。”在军分区的扶持下,鸡岭村建立光伏发电、笨榨豆油、森林生态猪养殖的组合型项目。何为组合项目?该村村支部书记郭鑫磊向记者介绍,光伏电站生态环保,产生的电不仅可以支撑笨榨豆油生产线等工业用电,还可满足全村生活用电。绿色豆油的市场前景可观,目前在线上线下已有稳定销路。同时,榨豆油剩下的豆饼又是森林生态猪的美食。“吃豆饼长大的猪瘦肉多、口感好,森林生态猪的品牌已打响。”周刚高兴地说,这一套组合项目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大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现在俺们村民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村民周鹏高兴地拉着记者话家常。今年已65岁的周鹏精神矍铄。他告诉记者,为拓展致富渠道,军分区引导大家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并鼓励大家创业。他和儿子一商量,决定建个木工厂,主要进行松木“明子”的雕刻加工。记者在他们的加工厂房里看到,“明子”经过师傅们的巧手,变成一件件工艺品,身价倍增。“过去我们都不太懂,现在眼界开阔了,了解了‘明子’的价值,这可是我们大山里的宝啊!”周鹏说,目前“明子”雕刻品行情看涨,他对今后的美好生活很有信心。
“五一”小长假这几天,记者走访鸡岭村,每家民宿都游客爆满,饭菜的香气、欢快的笑声从各个小院传出。
“在鸡岭村,既可以感受生态文化,又可享受天然氧吧,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可助力全村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军分区驻村帮扶工作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们的规划下,村里成立了生态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智能化生态停车场项目,还完善了旅游交通线路景区标识,实施景观廓道亮化工程,加快了绿色生态旅游发展步伐。
目前,鸡岭村已建或在建的民宿有30余家。“五一”期间,这里的碧水蓝天及完善的硬件设施,吸引游人慕名而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尝着美味的生态食品,再买些绿色豆油,游人们纷纷表示,这个假期过得惬意舒适、绿色健康。
“随着地方‘智慧城市’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手段、新理念能为乡村振兴所用。”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将以鸡岭村生态建设为样本,针对伊春地区生态特点,指导帮扶村扩大乡村特色养殖、生态食品、农产品深加工等生产规模。
今年初,退役士兵、村民张亮结束了在外的务工生活,回乡创业。吸引他回乡的正是家乡的喜人变化。他告诉记者,家乡大力发展生态建设,相关产业项目纷纷上马,创业就业机会很多,而且军分区还组织退役军人进行农业、畜牧、物流、电商等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我们不仅学会一技之长,而且良好的就业环境让我们无需再远离故土外出务工,如今在家门口也有钱赚。”张亮说,像他这样的退伍兵还被纳入编兵数据库,编进民兵队伍,成为保护生态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再次身披迷彩的张亮斗志满满,他有信心借着家乡绿色发展的春风,闯出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