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投弹手”
1947年2月,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在阳信县老官王庄成立。随后教导旅开展了大练兵运动和思想教育运动。在“练兵立功创模范”的活动中,不少战士荣获“朱德投弹手”、“陈毅射击手”和“工作模范”等银质奖章,部队军政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朱德投弹手”奖章

1947年11月,渤海军区教导旅由华东军区移交给西北野战军,改番号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六旅。
“朱德青年队”
青年队,最早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中的青年组织。为了教育和团结广大青年群众,红军连队中曾成立了以朱德名字命名的“朱德青年队”,还有《朱德青年队歌》,歌词是这样的:“红军的青年战士喜洋洋,好比那东方刚出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冲锋陷阵如猛虎,无坚不摧谁敢挡!我们是青年英雄的战士,我们加入了朱德青年队,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冲锋陷阵如猛虎,无坚不摧谁敢挡!”
1937年8月,八路军借鉴红军时期的经验,在连队一级设立了“朱德青年队”。据老八路张礼忠回忆,那时凡成为这个队的成员,必须是政治坚定表现好,工作积极有成绩,经政治指导员批准才能加入。发给队员们的《青年信条》也类似现在共青团员入团宣誓的誓词,不仅要求会背,还要求条条做到,落实在行动上。其全文如下:
一、抗战到底,不动摇,不投降;
二、服从组织,不调皮,不捣蛋;
三、积极工作,不逃避,不推托;
四、亲密团结,不打架,不吵嘴;
五、勇敢参战,不怕死,不犹豫;
六、活泼紧张,不呆板,不散慢;
七、努力生产,不怠工,不偷懒;
八、虚心学习,不自高,不自大;
九、互助友爱,不自私,不自利;
十、严防汉奸,不麻痹,不疏忽;
十一、保护身体,不胡搞,不早婚;
十二、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
这12条别说在战争年代,就是现在来看也有现实意义。
还有《朱德青年队队员之歌》,歌词内容与红军时期有所不同:
“战呀,战呀!
我们是新中国的青年,
朱总司令领导我们向前!
坚决收复万里河山。
建设和平民主的家园……”
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专门制发了“朱德青年队员证书”。证书封面上印制着彩色的齿轮、步枪和学习本,背面是鲜红的朱德总司令的亲笔题词:“斗争与学习缺一不可”,证书内容有队员姓名和单位,以及“青年队员信条”,如保持革命节操,反对堕落叛变;熟练技术战术,英勇顽强杀敌等八条。
1942年,为了规范青年队的设置,八路军政治部颁布《政治工作条例》,规定青年队组织排为小队,连为分队,营为中队,团为大队。各级青年队设队长一人,由各级青年队员大会选举产生。青年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共中央青年委员会和总政治部的要求,训练和教育青年战士成为党及政治工作在巩固部队上的助手,成为战士中的模范分子,成为各种工作的突击力量。
1946年9月,由于中国革命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中共中央于决定通过“择地试建”的方式,重建中国青年团组织。“朱德青年队”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恢复了共青团的本来面目。

1942年1月4日,一二九师朱德青年队致延安青年反法西斯大会电。落款为“十八集团军一二九师朱德青年队全体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