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应该有人做,但目前没人做,我愿意去做”
入伍前,韦慧晓经营着一个博客,蓝底白字的页面朴素得有些简陋,但博主晒出的简历,赢得了众多访客点赞。
简历上,露出两排整齐牙齿盈盈浅笑的博主可谓优秀:做学术,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列了一大页;练体育,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定向越野竞赛;学文艺,获得了选美比赛十佳;当志愿者,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中国百名优秀志愿者”……
在这个差不多与改革开放同龄的姑娘身上,成堆的荣誉和丰富的社会活动恰似这一代人多元人生选择的写照。
当然,有些选择在常人眼里并不合常理。比如,大企业里的白领干得不错,非要跨专业考研去攻读并不热门的地球科学;研究生读得好好的,却要休学去西藏支教;已经34岁即将博士毕业,又立志要参军……
有人说,每一个看似不合理的故事背后,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韦慧晓将很多选择归结于自己的天性,也承认与受身边人影响有关。
她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自她记事起,一身正气的父亲像极了影视作品里的正面人物,家里每晚都在《新闻联播》音乐声中开饭。
她攻读研究生期间,地球科学系有个老系主任,搞了一辈子地质研究,一些项目经费不多、不够热门,难度很大,但对国家有用,他到去世前都在推动。2008年,参加一个寻访冠军人物的采访活动时,韦慧晓把老系主任选为了自己心中的冠军,并以榜样的精神自勉:“如果有些事情本来应该有人做,但目前没有人做,我愿意去做!”
做没人做的事情,免不了不被理解。当年高考,从小热爱自然的韦慧晓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地球科学,招生的老师不理解这个分数足以上清华的小学霸为啥选这么个冷门学科,便出于“好意”帮她改成了气象学。博士毕业,她笃定心思想要当个军官带兵打仗,导师支持她的选择并写了推荐信,但推荐语里仍然“推荐其到科研院所工作”。
除了不被理解,艰辛也少不了。2006年,韦慧晓到西藏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当志愿者,成为大队首个到阿里、那曲地区考察的女队员。一路上,她在无人区多次遭遇陷车危险,趟过齐胸深的激流时险些被卷走,在矿区考察时差点跌落陡崖……
有时候付出艰辛,也难免失败。韦慧晓在博士阶段成立过一个爱心抗癌志愿者联盟,救助患重病的大学生。坚持了多年过后,她不得不承认,由于骨干流失等原因,这个项目目前停滞不前。
即使成功了,也难说没有遗憾。2007年6月,父亲因病去世,韦慧晓在西藏做志愿者,病榻上的父亲没等到见她最后一面。第二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三天,母亲也去世了,她请假回去料理完后事,便匆匆赶回水立方的志愿者岗位。
常人眼中的一道道坎,成了淬炼她心志的一团团火。
在一篇题为《如果这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的日志里,韦慧晓认真地写道: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应该还是做跟平常一样的事情,因为我每天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离开了,也不会有什么遗憾。
她甚至选了一张照片作为“遗照”。那是汽车坏在无人区时她自拍的。照片中,她嘴唇干裂,笑容依旧,眸子倒映着西藏的天空,如湖水般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