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对接“战位”,这是高学历群体深厚热烈的家国情怀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董栓柱 潘润泽等责任编辑:李庆桐2022-06-22 07:16

勇气就是不留遗憾

■讲述人: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列兵 刘 畅

刘畅获得“蓝刃女兵”表彰。王远方 摄

戴上列兵军衔,举起右拳,面向军旗庄严宣誓。这一刻,我正式成为一名海军战士,臂章和领章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瞩目。

“你一个博士生还来当兵?”从博士生到新兵,身份的转变总是引起许多人的好奇。

说不清是因为喜欢军营才爱看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还是因为爱看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才喜欢上军营。不过,我能确定的是,从小我就渴望穿上军装,在部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人问,你已经是博士生了,来军营可以有很多方式,为什么选择当义务兵?

答案很简单,我等不及了。

2014年,我因高考成绩未达到理想军校的分数线,与军营失之交臂。经过斟酌,我决定本科毕业后再参军,以便能长期在部队服役。

2018年,本科毕业的我研究了各项征兵政策,为了综合素质排名靠前,我每天长跑、跳绳、做仰卧起坐,一个月时间瘦了20斤。没想到,应征报名时,自己却因一项体检指标不合格,遗憾落选。

落选后的第二年,年龄超过女兵应征年龄上限,但我并没有气馁。这一年,我考研成功,后来又通过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考核,攻读博士学位。

每到征兵季,看到征兵宣传信息,我都感到深深的遗憾。去年11月,看着征兵政策中多了一句往年没有的话——“在读研究生年龄放宽至26周岁”。征兵年龄的调整让我重新燃起藏在心底的火苗。

“我想去当兵!”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身边的朋友,遭到许多质疑。在他们看来,求学过程不应该被一个如此突然的决定打断。但我觉得,这样的青春才有奋斗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其他方式参军还要再等几年,我担心未来万一不能如愿会抱憾终身。我告诉自己,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想去就去,不要留遗憾。”“博士生虽然是宝贵的科研力量,但是报国梦仍要放在第一位。”在父母和导师的支持下,2022年3月,我大步奔向无数次向往的军营。

梦想照进现实,未必那般美好。我的“兵之初”也并不顺畅。

一次体能训练,由于没有做好热身,我在折返跑中崴了脚。突如其来的伤,让我的心情一度跌落谷底。

是集体的温暖给了我前进的勇气。在班长和战友的细心照料下,我的脚伤很快痊愈。

在3公里测试中,1圈、2圈、3圈……脚步越来越沉重,我无数次想要放弃,想要减慢速度。

“坚持住!”“刘畅加油!”“跑完就能去服务社了!”战友们的鼓励和呼喊,让我不能放慢脚步。“16分38秒。”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是释放,也是欣喜。

战友们的鼓励让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喜欢这种团结的氛围。在这样的集体里,我重拾信心,实现了一次次成长和进步。

在营里新一届“蓝刃女兵”颁奖典礼上,我拿到了期盼已久的“蓝刃女兵”奖杯和荣誉证书,这是对我新训成绩的认可。从博士生新兵到“蓝刃女兵”,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两个多月的新兵连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一名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我非常自豪我做出了这个勇敢的决定,这份勇气将激励我面对未来训练、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挑战。

(王远方整理)

当兵就要当最苦的兵

■讲述人:海军陆战队某旅机步一营排长 孙文强

孙文强参加分队刺杀训练。秦承初 摄

“理想大于天,越苦越向前”,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

2018年的一天,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我看到一则新闻:19岁的战士郭豪,牺牲在执行任务途中,把美好的青春定格在雪域高原,他的头盔里,便是他写下的这句忠诚誓言:“理想大于天,越苦越向前”。

这则新闻让我深受触动。高考那年与军校失之交臂,但从军报国的梦想始终藏在我心里。我想起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的一句话:“青春不只是眼前的潇洒,也有家国与边关”。我想,我不能再等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向热血青年们发出声声召唤。于是,我毅然决定中断学业,于2018年9月来到军营,踏上强军兴军的征程。

老师、同学、朋友知道我的决定后,都觉得意外。在他们眼中,我是那个上课坐前排、埋头实验室的“学霸”。有朋友开玩笑说,“我还等着你顺利毕业找个高薪岗位呢”。其实,我选择报名参军并不是偶然。

从小,太爷爷就给我讲他当年参加解放战争的故事,父亲也常和我讲二爷爷、四爷爷、姥爷从军的热血故事,在我年幼的心里种下向往军营的种子。考军校未能如愿,我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机械化工程专业知识,期待有一天能以最优秀的姿态圆梦军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部队建设中。

同学问我,你都24岁了怎么还选择当义务兵?

的确,这是个问题。但当兵就要当最苦的兵,我想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就必须从头开始,打好基础。我要忘掉年龄,当个纯粹的新兵。

我是幸运的,成为海军潜艇学院的一名潜艇兵后,恰逢学院抽组方队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我被选中参加阅兵训练。

果然,一起参加训练的都是十七八岁的战友。在心里,我很敬佩他们,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选择把青春献给祖国。

阅兵训练,说不苦是假的,但他们都很能吃苦,展现出超出年龄的坚韧和顽强。刚开始在训练中“慢半拍”的我也不想服输。为了提高自己的正步水平,我主动找方队的训练尖子“下战书”,和他们比正步步幅、踢腿高度、踢腿速度、砸地力度。最终,我正式成为海军方队的一员,并成为第二排面的排头兵。

和战友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完全忘记自己比他们大六七岁,经常被他们关心照顾。我想,能够有一群志同道合、风雨同舟的战友,这是军营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参加阅兵是我军旅生涯一个好的开始。2020年6月,得到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选拔的机会,我无比珍惜。留下,就能够实现长期服役的愿望,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强军事业奉献更大的力量。

提干入学陆军装甲兵学院后,各军兵种的优秀战友汇聚于此,我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井底之蛙,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还太多太多。在学院学习的一年,仍是努力奋斗的一年,军政指技全面发展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毕业选岗时,我选择了到素有“军中之军,钢中之钢”美誉的海军陆战队去。现在,我正在这支合成多能、快速反应、全域运用的部队里磨炼淬火,实现我的青春理想。

“你为什么来当兵?”这个问题我回答过无数次,答案从未改变:我想当兵,一直当下去!“理想大于天,越苦越向前”,这句忠诚誓言,将一直激励我在军旅路上不断前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