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战位报告丨“猎鹰突击队”女子特战大队:我们的青春不一样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邢晋 王永国 责任编辑:李庆桐 2022-10-12 10:46:57

希望大家牢记强军目标,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做到思想政治非常过硬、专业素质非常过硬、战斗作风非常过硬,努力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反恐特战劲旅,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习近平

“猎鹰突击队”女子特战大队:我们的青春不一样

中国军网记者 邢晋 王永国

疾风骤雨过后,阳光再一次洒满绿意环抱的警营,一道长长的彩虹跃过树梢绽放。

女子特战队员们打靶归来。程少彬摄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作战靴化作鼓点铿锵,小雨滴沿着衣角飞扬,带队的政治教导员王慧丽左肩持枪,右手摆臂,袖口的摩擦音都比平时更具节奏。她看了看自己的队伍,深色的眸子中映衬着特战女兵夏花般俊逸的脸庞,听着这首别具一格的合唱,她和21年前刚进连时的感受一样,清新愉悦也豪情激荡,天地都为之回响。

任务出发前合影。李洋摄

王慧丽已记不清,她向新队员们讲述过多少次习主席授旗时的情景:2014年4月9日,习主席为“猎鹰突击队”授旗并发表重要讲话。 8年过去,“努力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反恐特战劲旅,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嘱托牢记心间。

这几年,“猎鹰突击队”女子特战大队,经历了转型重塑、任务转换、转隶移防,也在向战为战的征途中经历着自身的一些变与不变。

雏鹰试翼——变的是硬度,不变的是温度

政治教导员王慧丽正在讲解示范作业。李洋摄

她们妙龄韶华,她们阳光自信,她们有着与所有女孩子一样的美丽憧憬和梦想。然而,来到“猎鹰”,走进女子特战大队,姑娘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忘记什么叫“苦”,忘记什么叫“疼”。

在这里,只有特战,不分男女。男兵练什么,她们就练什么。在这里,扛圆木、拖轮胎、练摔擒,极限强度的训练是家常便饭。

为了练好特战搏击,人人都要先过“拔筋”关,近180度横叉的“酸爽”程度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10公里负重武装越野,一趟下来肺都快要炸了,瘫在地上仍感觉天旋地转;

射击训练,后抛的弹壳飞进了衣领,皮肉都被烫出了水泡;

搏击实战对抗训练,眼角被打肿,嘴角被打破,鼻子被打出血……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次青春迸发,不会失诺每一次真诚付出。

大队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凝心聚魂,常态化开展“三个非常过硬”专题教育,重温习主席重要讲话,引导官兵牢记习主席嘱托,苦练本领,以优异成绩回报习主席关心厚爱。

姑娘们一路走来,生活中情同姐妹,互帮互助互学;训练场上却常常悄悄较劲儿,互为“磨刀石”,砥砺奋进。她们在挑战中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战友、超越对手,终于百炼成钢。

女子特战大队小队长崔婕正在进行房间突入训练。李洋摄

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全能膏药”的郭子睿,先后3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完成尖端“盲狙”项目,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多次参加武警部队“卫士”系列演习的崔婕,出色完成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等重大任务,完成国内外军事汇报演示上百次,还光荣当选了共青团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魔鬼周”夜间隐蔽侦察训练中,女特战队员黄雅琼在-18℃的峡谷内,潜伏1个多小时,手脚冻僵了,但她坚持完成了训练科目:“吃过了别人没吃过的苦,挺过了别人受不了的痛,以后上了战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够自我克服。”

你打破射击纪录,我刷新战术成绩;你成为狙击精英,我当上突击尖刀;你被评为武警部队标兵士官,我被评为武警部队标兵教练员……她们用行动打碎一些人给她们贴上的“花瓶”标签。

不施粉黛尽展芳华,素面朝天尤显健美。日复一日的风吹雨淋,年复一年的摸爬滚打,让她们的皮肤不再白皙柔嫩,身体许多部位也经常伤痕累累。对此,她们开朗又自信:“这样能保证我们不缺钙,无论是体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缺。”

火舞凤凰——变的是战法,不变的是战魂

女子特战大队队员正在进行搏击训练。程少彬摄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女子特战大队队员们常常用这句话告诫自己。

“什么是国际一流?什么是特战劲旅?如何才能扛起这面大旗?”这是队员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授旗以来,女子特战大队直面“胜战之问”,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带着本领恐慌,坚持聚焦实战、对接实战,坚决破除训练领域和平积弊,真正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

官兵们一起剖析经典战例,研判形势任务,对标国际一流,推进战训耦合。她们形成共识:必须打破常规,根据实际调整战法,变中求胜。

女子特战大队队员正在进行索降训练。李洋摄

“索降训练必须贴近实战要求,多数人习惯右手持枪,所以应该改变左手持枪右手握绳的训法。”

他们紧贴实战做出改变,虽然训练难度增加了不少,但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赢得主动。

铁靠打,兵靠练。女性的肌肉类型与男性不同,力量弱,针对身体结构和性别特点,女子特战大队区分预备队员和特战队员,每天完成“踝、膝、腰、肩、颈”等关键部位肌肉力量训练,定期组织考核验收。日常训练也从跑步、射击、搏击三个单项拓展到现在的指挥、突击、化装侦察、战场救护等诸多科目。

女子特战大队开展常态应急备战,每周在不同时间和状态下进行突击式拉动,全体队员定人定位、定岗定责,实现了遇有紧急情况的战备拉动快速有效“零差错”。

女子特战大队队员正在进行攀登训练。程少彬摄

不做“花瓶”,就要摒弃一切训练中的“花架子”,练就真刀真枪上战场的过硬技能。搏击对抗训练中,女队员个个都是“狠”角色。射击协同训练中,女队员都是“有准星儿”的兵。战术应用训练中,女队员都能互助互补,活学活用。

女子特战大队队员肖茗丹正在进行楼房反劫持训练。李洋摄

28岁才被破格选拔进女子特战大队的肖茗丹,一连拿下4枚“极限生存训练勇士”勋章后,将目光转移到军事训练教学法上。

训练场上她随时记录第一手教学资料,时常与不同受训者交流训练感受。她创新总结出“快乐式”体能教学法,以贴近女队员实际的方式,在总队“武教头”军事教练员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优秀教练员”,获得武警部队“中级反恐侦察专业特殊人才奖”。

为了论证车辆运动中依托车身持枪射击的可行性,肖茗丹打出大量子弹,掌握精准的数据,分析总结出“分层式”乘车射击教学法。在总队比武中,肖茗丹作为唯一参赛的女教练员,技压群雄,斩获特战专业第一名、总评第一名。

在转型重塑中向阳生长的女子特战队员们,都十分喜爱那首为她们量身打造的《火舞凤凰》:“飞过风雨,飞过忧伤,飞向彩虹,飞向坚强。无怨无悔抹去那颗眼泪,我壮志飞扬。永不认输,在战斗的地方……”

女子特战大队队员正在进行山林地搜剿训练。李洋摄

猎鹰出击——变的是标靶,不变的是打赢

“一专多能、多专多能,全域作战”,这是女子特战大队队员们为自己练兵备战设定的最新目标。

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有弱项、有短板怎么办?她们决定走出去,开眼界,多历练,瞄准未来战场固强补弱。

女子特战大队借鉴国内外军队特战训练模式,在跨军种联训、中外交流中让“实战化”三个字真正落到了实处。今年7月,女子特战大队12名队员赴海军陆战队参加联演联训,提升搏击对抗、攀爬索降、快速射击等技能的同时,强化了游泳、潜泳等水上技能训练。

女子特战大队队员李诗佳风采。李洋摄

队员们在各种比武竞赛中砥砺血性、强化本领、淬火成钢。李诗佳作为唯一参赛的女狙击手,在世界狙击手锦标赛180名选手中获得个人第10名的好成绩,荣获“最佳风采奖”。

喜欢书法绘画的“文艺女青年”赵璐璐,参加武警部队特战骨干比武集训,获得战场救护专业第一名。

女子特战大队参加武警部队特战侦察骨干集训,获得对抗考核团队总分第一,快反射击、战场救护单科目第一。

女子特战大队队员正在进行小组战术训练。程少彬摄

训练后合影。程少彬摄

王慧丽常和队友说,一个人的强还不能算是真的强,团队配合融合结合的强才是真的强,才能无往而不胜。我们不能只做“孤勇者”,我们还必须是一个整体,一个紧紧攥在一起的铁拳头。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励鼓舞着特战女兵们奋勇向前。她们把集体、使命、任务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我们的青春不一样,因为热爱,所以无怨无悔。”

女子特战大队所获荣誉一角。程少彬摄

她们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8次……荣誉只代表过去的成绩,在前行的道路上,女兵们不断设置和更新着自己的标靶。但无论标靶怎么变化,她们的终极目标始终只有一个——打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