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课堂到战机座舱,当一位飞行员的青春遇到新时代……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董宾 杨博 刘海洋责任编辑:刘上靖2022-06-01 06:30

摘要:当青春遇到新时代,一代军人演绎出比魔方更有魔力的传奇。

空军航空兵某旅新型战机起飞训练。袁 俊摄

从清华课堂到战机座舱——

一位飞行员的“时代推背感”

■空军报记者 董宾 杨博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刘海洋

若想获得生命的灿烂,从此刻飞翔

一块电脑屏幕大小的硬纸板,被学弟学妹托举在胸前。

“我想当医生”“我想上复旦大学”“我想进科学院”……每个人用五颜六色的笔,描绘着心中的梦想。

一次应邀回母校,已成为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的徐于豪,看到这样一幕。记忆中,他也曾登上讲台,说出梦想为自己打气。

小时候,徐于豪常听见飞机轰鸣声。站在农家小院里,他仰望天空,四处搜寻飞机的踪迹。听大人讲,附近有个空军机场,那是战斗机在训练。

这,也许还称不上梦想,只是为梦想埋下的一个伏笔。

有时现实挺梦幻,有时梦想很现实。读高中时,这个浙江金华武义县普通农家的子弟,给自己定下的梦想简单而现实:光宗耀祖、出人头地。读高三时,徐于豪为实现梦想找到的落点是:报考浙江大学。

没想到,2011年,徐于豪被选拔为空军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飞行学员,曾经的梦想一下滑跑到起飞线。

在清华学习3年后,徐于豪来到空军航空大学。2015年4月14日,他首次独自驾驶初教-6飞机升空。当时,这款墨绿色的螺旋桨飞机,激活了他内心潜藏的飞行梦。当晚,他兴奋地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小时候“踩在棉花上”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很快,徐于豪不再满足开这种螺旋桨飞机。“以后,我至少开上喷气式飞机吧!”他不断修正自己的梦想。

机遇,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2015年,徐于豪来到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旅。第一堂课,教员安排新飞行学员参观。修理厂里,一架红白相间的教-8飞机正在试车。发动机开车,引擎轰鸣那一刻,徐于豪顿时觉得世界一片安静,耳朵里只有发动机澎湃的呼啸声,还有自己心脏的跳动声。

那一刻,他知道,机遇来了!

那年,徐于豪所在的空军某飞行训练基地迎来某新型国产战机。路过机棚时,徐于豪第一次见到这架灰色涂装、低调却不失霸气的战机。当时,他根本没有奢望,自己能飞上这型先进战机。

从飞行学院毕业分配到部队后,徐于豪所飞的战机性能也不错。他一度以为,飞上当时那型战机,已经是自己的“终极梦想”。

不久,另一支改装部队抽调年轻飞行员,徐于豪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支改装部队列装的恰是当年他“邂逅”的那型新战机。

也许,这是一次偶然。徐于豪相信,偶然之中,有时代演进的必然逻辑。

徐于豪装饰新家客厅时,特意安装了一个浅褐色的玻璃柜,里面摆放着初教-6、教-8、歼-7等飞机模型。这些是他飞过的机型。他说,不同机型,承载着自己不同时期的梦想。

“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面对记者提问,徐于豪谈起一次拂晓飞行。

那是一个夏天,他和战友奉命转场。战机起飞不久,远处天地线跃出一轮红日,金色的光辉迅速在大地蔓延,褐色凝固的大漠瞬间生动起来。

阳光布满整个座舱,变幻出不同的色彩。那一刻,喜悦与踏实充盈心间。那一刻,徐于豪告诉自己,梦想要和天空比肩。

不知不觉,徐于豪加入飞行队伍已12个年头。那年建军节,他结束飞行后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图片——一个霞起云飞的清晨,一个男人张开双臂,拥抱整个天空。

后面,还有一段文字:若不飞翔,梦想将会破灭;若不飞翔,生命就会流逝;若想获得生命的灿烂,从此刻飞翔……

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徐于豪登上战机。袁 俊摄

从“我”到“我们”,世界一下子变大了

初夏,路旁的紫荆花开了。每天早上,从清华紫荆公寓到教学楼的学堂路,就成了自行车的海洋。轻快的车轮,卷起细微的风,留下一串车铃或笑声。

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站在路旁的徐于豪,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还有几分上考场前的忐忑。

推开图书馆厚重的古铜大门,沿着十几级大理石台阶,来到偌大的阅览室内,只见数百名师生正安静地读书。一刹那间,徐于豪有些不敢迈步。“我真的属于这里吗?”他问自己。

报到不久,学校辅导员带着被称为“航15班”的这批新生,来到“清华园”青砖白柱式的建筑前:“你们是清华新百年迎来的第一批新生。对你们而言,清华校徽的紫色,是‘空军蓝’和‘中国红’的融合。”

每一字、每一句,沉甸而又滚烫。

徐于豪上大二那年,话剧《马兰花开》在新清华学堂公演。这部清华学生自编自导的话剧,展现了“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先进事迹。舞台上,几十人用算盘计算数据的场景,久久徘徊在徐于豪脑海中。

作为一座有着深厚爱国传统的学校,清华大学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出了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王淦昌、邓稼先、周光召等一个个清华学子的姓名,如群星闪耀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天空。

在那个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年代,一个人、一群人,怎么会有这么永恒的精神,这么巨大的能量?

徐于豪找来邓稼先的传记、纪录片,仔细阅读观看,最终找到答案:一个人所为之奉献付出的东西,是无数人所奋斗的事业,他一定能获得不一样的能量,生命会有不一样的气象。正如一位学者曾说,“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

从“我”到“我们”,徐于豪眼中的世界一下子变大了。

学堂路上,徐于豪和同学们将自行车骑得飞快。刚开始,他们身上的蓝军装,常吸引很多师生的目光。时间久了,这种违和感渐渐消退。阅览室里,徐于豪坐在靠窗的座位上读书,一抬眼,就能看到绿意葱茏的爬山虎。和地方大学生一样,他整天埋头苦读,经常到晚上闭馆的音乐声响起。

到部队后,徐于豪更加体会到了“我们”的力量。改装新型战机前舱首飞成功那天,他特意请部队宣传干事为他和战友们拍了一张编队飞行的图片。“我们要一起打仗的!”他兴奋地说。

飞行时间越久,徐于豪越觉得自己离不开飞行。他说,只有在空战中,才能充分体现一名战斗机飞行员的意义。他很庆幸自己遇到了飞行,“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一次,徐于豪探亲回家,和几名高中同学相聚。一名曾出国留学后继承家族产业的同学好奇地问徐于豪:“你在天上飞行害怕吗?”

徐于豪和大家讲起自己第一次参加跳伞训练的场景。当一个人被抛入空中,那种深深的孤独感的确令人绝望。不过,哪怕是再危险的飞行,他从来没有害怕过。他喜欢在座舱里的踏实感,像是“有人陪伴在身边”。

在他身后,有战友和团队,更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