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演练前突遇强沙尘暴,火箭军某团气象保障工程师人机协同给出科学建议——
“可以发射”:这个研判有担当
初夏高原,战车轰鸣。火箭军某基地一场战斗发射演练鏖战正酣。
导弹昂首,剑指苍穹。担负气象保障任务的该基地某团高级工程师王亚明,带领组员对演练地域气象数据进行最后一次测算。随着一组组数据快速分析完毕,信息化数据分析系统和人工测算结果均显示:当前天气情况满足发射条件。
“点火”口令下达,某型导弹模拟发射成功,演练任务圆满完成。
走下演练场,王亚明如释重负。
近年来,该团气象条件测算手段和设备不断升级换代,王亚明所在气象保障队拥有先进的信息化数据分析系统,但团队至今仍坚持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次保障发射任务时,坚持信息化数据分析与人工测算同步展开。
“无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始终是人。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选项,但依靠决不能变成依赖。”采访中,该团团长张驾卿向记者讲起此前的一次实弹发射保障经历。
那次演练,实弹发射前一小时,演练地域突然刮起强沙尘暴。导弹能否按计划成功发射,事关训练成果能否经受住实战考验。作为演练气象保障组组长,王亚明必须尽快作出正确判断,为指挥所决策提供专业依据。
分秒必争!王亚明立即带领组员展开高空气象探测,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湿度、风向等数据输入信息化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测算。同时,他和战友们分头进行人工测算。
关键时刻,系统测算与人工测算得出的结论却截然相反。信息化数据分析系统测算结论为:当前天气情况不具备发射条件。而王亚明将现场天气情况与以往发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提供的建议却是“可以发射”。
“如果结论一致,作出判断比较容易。”该团领导说,截然相反的结论,让指挥所迟迟难下决心。
“以往实弹发射演练,我们会在准备阶段把演练地域的气象数据输入系统,提前得出测算结果。但在天气突变的极端情况下,相关气象数据积累不够,系统测算到底有没有误差、有多大误差,则没有历史经验可供参考。”为把问题找准,王亚明将信息化数据分析系统和人工测算有出入的数据筛选出来,逐一比对、分析验证。
凭着上百次实弹发射保障的丰富经验,王亚明和战友们很快找到了症结所在:系统在分析其中几组气象数据时明显趋于保守,但团队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和对比以往数据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并不足以影响发射。反复确认无误后,气象保障组向指挥所提供了“可以发射”的意见及科学依据。
最终,导弹成功发射并精准命中目标。
“战场环境瞬息万变,我们需要信息化的测算结果辅助决策,但官兵的实战经验同样不可或缺。人与科技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确保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研判。”演练结束当晚,该团展开复盘讨论,团领导的总结引发官兵共鸣。
随后,他们根据演练结果,对信息化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升级优化,提升其辅助决策精准度。同时以此为契机梳理问题台账,查找纠治以往过分依赖智能化、信息化的做法,牢固树立指挥决策“科学分析、综合研判”的思维理念,并决定在今后演练中常态设置复杂特情,锤炼官兵临机处置能力,不断增强专业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