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基层技术尖子乘上院士专家团队“科研快车”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永飞 薛利军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0-10-08 06:19:43

火箭军聚焦战斗力建设需求创新科研攻关机制

基层技术尖子乘上院士专家团队“科研快车”

解放军报讯 特约记者李永飞、通讯员薛利军报道:演兵场上,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高级工程师陈冰又“牛”了一把——前不久的一场演练中,该旅导弹“发射”遇到技术难题,他当场连线中国工程院院士肖龙旭,借助专家团队的“远程会诊”,很快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院士专家团队的支持,单靠旅里的技术力量,就算我们攻关几天都未必能解决!”陈冰感慨地说,作为部队技术骨干,自己通过层层选拔,成为火箭军研究院研究员肖龙旭领衔的科研创新团队的一员。

乘上院士专家团队“科研快车”的,不止陈冰一个基层技术骨干。今年以来,46名来自火箭军一线作战部队的技术尖子人才,“嵌入”院士专家科研创新团队。某旅技术室副主任黄金峰,是一名精通多型武器装备的“博士高工”。这次,他同时入选火箭军两个科技创新团队并成为骨干成员。这位“山沟沟”里的科技人才,与火箭军工程大学胡昌华教授、中国科协“求是奖”获得者杨必武等多名专家合力创新攻关,助推大国长剑鸣啸九天。

基层部队“土生土长”的技术骨干,有着多年经验积累和任务锤炼,是破解战斗力瓶颈难题的一线技术力量。但受限于理论基础、知识结构、科研平台、技术资源等诸多因素,他们创新能力拓展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部队战斗力提高,难以满足战斗力建设需求。针对这一问题,火箭军创新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机制,多个业务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措施,从研究院、院校和作战部队遴选一批科技创新人才,进入由院士和军队科技领军人才等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从项目经费保障、晋职调级待遇、编制运行模式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打通了基层部队与专家科研团队合力攻关的路径。

“现在,我们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请教专家。”陈冰说,许多困扰部队的技术难题,有了创新团队的支持迎刃而解。加入肖龙旭院士领衔的某重大项目创新团队后,陈冰与专家们合力进行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了部队实战能力。“嵌入”科研创新团队,黄金峰与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兄弟单位的技术尖子,共同分享最前沿研究成果,推动部队战斗力建设大幅提升。

把作战部队技术尖子吸纳进院士专家创新团队,受益的不仅仅是基层一线技术人才。火箭军指挥学院教授张金成领衔的科研创新团队,正聚力攻克某实战化科研课题。加入该团队的某团高级工程师王亚明,及时带来一个“见面礼”——一组来自基层一线的战场建设最新数据。“这正是目前我们科研急需的验证数据。”导弹专家张金成说,“基层技术骨干丰富的一线经验、长期积累的作战数据,与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