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关爱——
让官兵坚守初心的路上少些愧疚
在大讨论中,该旅防空营官兵讨论起今年转业的老营长唐世杰。
今年34岁的唐世杰,在部队度过了17个年头。17年的军旅生涯,其成绩可圈可点,不仅多次在上级考核比武中取得名次,还多次参加重大演训任务,在很多人看来,唐世杰的经历令人羡慕。然而长期两地分居,家中父母身体多病,孩子尚小需要照顾,每当谈及家庭,唐世杰内心总是充满了愧疚。
今年除夕夜,防空营突然接到执行某专项行动任务的命令。此时的唐世杰已经被确定为转业对象,考虑到营队组建时间不长,装备使用、官兵底数自己最清楚,原本计划回家联系工作的他,收起已经打好的休假报告,带领官兵在任务区风餐露宿2个多月。
唐世杰执行完任务回到营区时,面色黝黑、胡子拉碴、身上多处被冻伤,仿佛刚从战场上回来。旅领导看到后,心里五味杂陈。
“这是唐世杰‘最后的冲锋’,说明他对部队还是留恋、有感情的。可是,家里的情况让他焦头烂额,不得不放弃原本愿意终生坚守的事业。” 唐世杰的转业令人唏嘘,大家表示理解的同时又倍感无奈。
大讨论开始之前,该旅在调研时发现,像唐世杰一样忧后路、忧后院、忧后代的官兵为数不少。军人普遍重情重义,家庭现实问题造成的困惑,往往令一些官兵投身工作力不从心,甚至带着遗憾脱下军装,放弃入伍时的初心。
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久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军人是最基本的社会人,除了要履行保家卫国的义务,还要担负家庭中的责任。一些官兵在大讨论中谈到,若战争真的来临,必然是义无反顾、死无所惧,但在和平时期,一份体面的权益保障是“军人受尊崇”最基本的需求。
去年,这个旅离开驻扎了近50年的驻地,整建制移防塞北。当时三分之一干部在驻地安家,接到移防命令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就出发,入驻新营区后很快就开展实战化训练。近一年来,该旅先后担负合成营建设、主题教育等集团军试点任务,参与“国际军事比赛-2018”等多项比武考核。忙、苦、累、顾不了家,是官兵的常态。
在大讨论中,该旅领导刀口向内、深刻反思:改革移防的教育上了一堂又一堂,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口号喊了一年多,是时候该想一想了,应如何帮助官兵排除现实困难干扰,让他们多有一些获得感,少留一些愧疚。
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整修营房、完善官兵公寓配套设施,拿出41.3万元救助58名困难官兵,租用10套住房保障外训官兵来队家属使用……大讨论还未结束,一系列暖心举措已经相继出台。
纠治“五多”——
让官兵的每一分付出都有意义
这个旅外训场地处塞北,条件艰苦,春季狂风吹沙人睁不开眼,夏季天太热人进不去帐篷。但是,很多官兵都表示,和住在设施齐全的营区相比,他们更愿意在野外驻训。这一看似反常又十分普遍的现象,成了大讨论中旅首长机关热议的话题。
“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比,官兵们更反感人为造成的‘五多’。”一位曾在基层当过战士、连队主官的机关科长的发言,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这几年,随着军队全面改革重塑,部队融入了新编制、进入了新体制,“五多”问题尽管有所好转,但并未得到根治。有些战士向前来调研的机关干部反映,谁参军入伍也不是抱着舒服享乐的目的来的,选择退伍往往不是被苦走的、累走的,而是被“五多”烦走的、折腾走的。
一位战士表示,事故通报、会议精神、知识要点等都要背记,令人应接不暇;一位基层主官表示,最怕机关令出多门,这个让出公差、那个让保持参训率,这个让保证官兵休息、那个让做好迎检准备,基层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出现落实这个部门安排的工作却遭到另一个部门通报批评的事。基层很忙,机关也不轻松。一位机关干部在发言中也表示,自己经常要加班到深夜,做那些自己很辛苦但基层却反感的事……
越讨论,该旅首长机关越脸红心跳,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五多”问题、形式主义、和平积弊、“二八现象”等,不仅有损战斗力,更有损部队吸引力、凝聚力。
“基层官兵知道,一旦有战事自己是要上战场的,最愿意实打实训练,也最清楚哪些事与战斗力无关。基层官兵不怕累,就怕累得没意义,那些占用时间多、耗费财力物力大又毫无意义的工作,首长机关每组织一次,都是对基层官兵初心的一次伤害。”
为了让官兵的每一分付出都有意义,结合大讨论,集团军出台了“双十条”规定,该旅也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系列针对性措施:制定《党委机关抓基层协调机制》,安排工作“统筹运算”,关闸分流做“减法”;对照“和平积弊”问题清单,采取拉单列表、归口认领的办法,比照时间表和路线图一一整改……
该旅人力资源科一位干部介绍,今年大部分满服役期战士都选择留队继续服役。这其中,就有合成一营火力连战士陈培杰,他放弃尚未读完的大学学业,由上等兵选晋为下士。陈培杰说:“大讨论中,身边发生了许多可喜变化,坚信强军征程上,我一定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