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石运斤”在他眼里不只是一则寓言,而是毕生的追求
在这次演讲课中,黄强给大家讲述了《庄子·徐无鬼》中的一则故事:木匠石挥舞沉重的斧子,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却不伤郢人分毫。“匠石运斤”由此得来,用来形容技艺精湛。
讲完这个故事,黄强突然停顿了。他将目光转向台上的投影幕,上面播放着自己当年参与的一次中外联合事故调查任务。
在那次联合演习过程中,我方一架飞机突发故障,险些酿成飞行事故。部队立即组成中外联合事故调查组,查找飞机故障原因。事故调查过程困难重重,黄强受命执行排查故障部件任务。来到现场,他干脆利落地分解产品,成功找出故障部件,问题最终解决。
“试问,如果军工人不具备这种‘匠石运斤’的技能,战机出了问题靠谁来修?”此时,黄强的眼神变得果敢坚毅。
“没有和平的年代,只有和平的国家。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何来和平安宁的生活。军工人造的是武器,保障的是部队战斗力,我们多一分细心,战场打赢就多一分胜算。”黄强铿锵有力的话语在礼堂四周回荡,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说起为军服务,黄强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次高原排除故障经历。那时,正在高原进行演训的某新型战机,发动机突发故障,部队第一时间请求工厂支援。
黄强闻令而动,带着工具箱乘飞机紧急前往部队。风沙漫天,路途耽误了6个多小时。到了现场后,黄强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进行了长达13个小时的工作。飞机修好了,长达19个小时的奔波和维修,让黄强累倒了。
19个小时!在信息化时代,这时间或许一场局部战争都打完了。“如果准备不充分,保障效率低下,应对不了突发情况,战场上肯定要打败仗!”19个小时,让黄强加强了时间观念,对“使命责任”这个词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应急处突、伴随保障……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一旦装备出现故障,军工人要以怎样的状态保障部队打赢?”黄强希望通过这堂课,让青年工匠们从他的这段经历中得到启示。
随时待命是军工人的备战状态。黄强说:“身为军工人,我虽然不着戎装,但早把自己定位为一名‘老兵’。手机铃响了,军工人要像出膛的子弹,不管是雪域高原还是沙漠戈壁,哪里有需要,就会第一时间赶往哪里。”
演讲课上,黄强提到最多的字眼是“感动”。黄强说:“之所以常常被感动,是因为常年在部队服务保障的军工人还有很多,他们远离亲人奔波在祖国的天南海北,把满腔热血投入到军工事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祖国的安宁。”
看着眼前这位两鬓微霜的老军工人,听着他深情的讲述,许多年轻人的眼眶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