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人防办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向军责任编辑:王凤2022-11-04 14:04

坚持底线思维 铸盾护民不懈怠

——江苏省南京市人防办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侧记

■中国国防报特约通讯员 向军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基础上,江苏省南京市人防系统干部职工对以上这一重要思想观点感受特别深刻。

“80多年前,南京曾惨遭侵略者的屠戮,作为国防动员职能部门,南京人防系统必须把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要求落到实处。”学习讨论中,大家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推动各项工作和建设上台阶、攀新高。

(一)

我国实行要地防空、野战防空、人民防空“三位一体”国土防空体系。人民防空应对的是敌方空袭导弹中的“漏网之鱼”。“随着我军攻防一体、全域作战能力的提升,敌人突破我方防线的概率越来越低,人民防空系统是否还有必要全面准备、全程准备?”讨论中,一些人员发出这样的疑问。

“即便空袭导弹中有一条‘漏网之鱼’,也要全力防范。”南京市人防办主任傅阳的观点得到大家认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代空袭兵器不断升级换代,空袭仍然是高悬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该办党委书记徐莉莉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面临的精神懈怠等危险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险于枪炮生锈。人防战线防止精神懈怠,应从增强忧患意识入手,从强化底线思维上破题。

“登高望远才能居安思危。”一些同志谈到:从世界范围内近些年发生的局部战争来看,防敌空袭一方无论是获取预警信息,还是组织疏散隐蔽;无论是防护重要经济目标,还是消除空袭后果,都面临不少新的挑战。

大家纷纷表示,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挑战,必须把铸盾护民的责任记在心头、扛在肩头,更加自觉地坚持军地共同领导制度,充分发挥军事机关把关定向的作用,提高人民防空建设的“战味”“兵味”;必须密切追踪空袭兵器发展轨迹,研究近期防空袭战例成败得失,根据矛的变化改进铸盾方法……

(二)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学习讨论中,该市人防办干部职工逐渐形成思想共识: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人防战线应当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努力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

提高人防指挥工程保障能力。地下人防指挥工程,是战时对接千军万马、指挥人防行动的“中军帐”,一旦需要,必须运转自如。“应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指挥工程保障演练。”该办指挥通信与应急处副处长王钢认为,通过建立演练检验—问题整改—优化标准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地下人防指挥工程保障水平,确保关键时刻,人民防空“中军帐”能防护、能指挥、能生活。

改进人防宣传教育方式。着眼受众多样化需求,创造推出一批思想性、针对性较强的网络短视频作品。“通过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了解到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0.3亿人。”该办法规与宣传教育处四级调研员姚峰谈到,赢得网民关注,就抓住了宣传教育的大头,他们将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上双管齐下,不断打造网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持续发放人防应急包。通过自愿申领等形式,向市民发放人防应急包,既能普及人民防空知识,又能调动群众参与人防活动的热情。该办秘书处处长卢飞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充分吸纳市民建议,增加、调整应急包内物件,并辅之以必要的使用培训,使其兼具应战应急双重功能,让人民防空看得见、摸得着,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

(三)

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空袭,隐蔽人员和物资的重要设施,被誉为“地下长城”。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必须让“地下长城”随城市建设不断拓展和延伸。

大中型城市地下空间项目往往自成体系,人防工程如何嵌入其中?“规划是项目建设的龙头。”该办审批处副处长吴畏认为,应梳理总结成功案例,变人防工程建设在“后面追”为在“前面拦”,及时推动人防工程建设融入地下空间开发总体规划,使二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根本上避免人防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两张皮”现象。

“我国的地下空间开发始于人防工程建设,二者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该办工程建设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徐锋建议,应依法依规协调有关部门,将人防工程建设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融合发展作为重点任务,列入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内容,推动形成四通八达的城市地下防护网络。

从近些年发生的局部战争来看,进攻一方往往对对方人员和重要经济目标实施双重打击,且后者遭受空袭后极易造成水、电、气、暖线路瘫痪,城市难以正常运转等严重后果。“想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必须把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摆上重要日程。”该办指挥通信与应急处三级调研员蒋建策介绍说,年底前,该市将举行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演练,并积极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通各层级指挥链路,为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提供科技支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