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军分区积极投身三峡库区生态保护记事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易进 张柳元 朱勇责任编辑:王凤2022-03-22 14:00

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湖北省宜昌军分区积极投身三峡库区生态保护记事

■易进 张柳元 中国国防报记者 朱勇

【本期关注】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湖北宜昌,长江上游“终点”和中游“起点”,是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近10年来,湖北省宜昌军分区积极支持和参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在长江沿岸大力开展绿化植树、清理整治环境卫生、维护加固江堤、清理水面垃圾等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长江大保护。

清理垃圾监测水质

守护绿水青山

“我是宜昌民兵,我志愿加入‘三峡蚁工’红马甲队伍……”3月4日,在长江伍家岗段大堤上,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武部组织30名民兵庄严宣誓。

“三峡蚁工”是宜昌市的一个志愿者团队,志愿者每天拿出半小时义务清理长江河道垃圾。成立5年来,该团队吸引了当地公职人员、企业职工和民兵近千人加入。长江沿岸,他们提着垃圾袋、戴着胶手套,捡拾碎酒瓶、塑料袋、破衣物等,身后留下一片干净的江滩沙地。

在三峡库区,还有一支清漂队伍维护着当地生态环境。

每年汛期洪峰到来时,沿江两岸的树枝等杂物随江水顺流而下,堆积在三峡大坝上游,常在秭归县茅坪港附近形成漂浮带。为协助地方做好清理漂浮物的工作,该县人武部定期组织民兵参与清漂,守护一江清水。

民兵周功虎连续多年参加清漂行动。他家住秭归县茅坪镇,退役后做建筑生意。2006年,抱着为长江做点事情的想法,他出资两万余元购买了一条清漂船,开始义务清漂。

清漂是一件苦差事,经常要顶着烈日、忍着恶臭在船上工作,一次持续十几个小时。最初,妻子反对、亲朋好友不理解,但周功虎很坚定:“我是三峡移民、也曾是三峡渔民,以前靠江吃江,现在更应该靠江护江。”

周功虎深知靠一己之力远远不够,他召集村里十几名渔民,成立“三峡库区秭归县清漂队”,并担任队长。

2020年底,一场大风袭来,一夜之间将近4万立方米的漂浮物堆积到徐家冲港湾。周功虎第一时间召集30余条清漂船,和100余名民兵一起连续奋战40余天,将漂浮物清理干净。

“我现在年龄大了,但只要还有力气,就会继续干下去!”周功虎说。如今,秭归县的清漂队伍越来越壮大,陆续有50多名退役军人加入生态保护行列,还专门成立“退役军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

“驻守三峡库区,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宜昌军分区司令员黄长清介绍,除了组建民兵清漂分队打捞漂浮杂物外,他们还联合水利、环保等部门,成立三峡水质监测民兵分队,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军分区及所属人武部还结合开展征兵工作、国防教育、义务劳动等时机,深入群众宣传环保知识,发放宣传单,让守护绿水青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水下护鱼岸上增绿

构建生态屏障

长江水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鱼类。长江宜昌段,是“水中大熊猫”中华鲟的重要栖息地。为了保护长江渔业资源,2020年1月1日起,长江实施10年禁渔期。

宜昌市积极落实禁捕令,开展护鱼行动。宜昌军分区充分发挥民兵社情、民情熟的优势,组织相关县(区)人武部在沿江村、社区组建民兵禁渔分队,开展长江渔业保护工作。猇亭区成立了30人的民兵禁渔分队,分成3个小组,每组由专武干部带队,定期配合市场监管、公安、渔政等部门,开展禁渔巡查活动。2021年,民兵分队有效制止了42起违法垂钓活动,教育劝诫群众90余人,发放《致垂钓爱好者的一封信》5000余份。

同时,军分区还组织专武干部和民兵借助入户走访等时机,协助有关部门对沿江餐馆、农家乐、渔业市场等场所进行监督,从市场源头堵住捕食长江鱼的行为,促进禁渔政策有效落实。

水下护鱼,岸上增绿。军分区积极协助地方在三峡库区沿岸消落带、石漠化区域开展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监测,在长江沿线植树造林,构建生态屏障。

在秭归县,县人武部联合地方有关部门构建县、乡、村三级库区地质灾害信息监测网,组建由205名民兵组成的信息员队伍。这支民兵分队由人武部部长任队长、各乡镇武装部部长任组长、各村民兵骨干担任信息员,确保每个村都有民兵信息员,每个沿江重点地段都有民兵骨干负责。为了监测可能出现的险情,他们在各个险情易发地段建立监测点,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2021年8月,该县归州镇民兵信息员丁超发现一处监测点因降雨出现滑坡迹象,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随后,县人武部迅速组织10余名民兵,协助地方进行护坡加固,有效避免了沿线滑坡险情发生。

每年春季,军分区及所属各人武部积极组织官兵、职工和民兵参与植树造林,加固堤坝。

现在,在点军区江南大道靠近长江一侧的磨基山公园,一片茂盛的树林已成为城市“绿肺”,树林中的“双拥林”3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片双拥林,是宜昌军分区协调组织驻军部队官兵和民兵栽种的。多年来,他们陆续种下了樟树、银杏、红叶石楠等树苗数千株,将曾经的荒凉小山变成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修复生态治理排污

保护长江水源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宜昌市借助便利的水路航运条件、丰富的磷矿资源,发展化工产业,经济一度高速增长,同时也造成“化工围江”的不良后果。

环保困局怎么破?唯有壮士断腕。2017年初,宜昌市开始组织沿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行动。拆除搬迁相关企业后,全市军民积极植树复绿,修复长江生态岸线。

在猇亭区的长江边上,有一家生产技术落后企业,是当地一大空气和水污染源。地方党委政府确定其为拆除对象后,民兵分队积极配合专业力量参与清理拆除工作。

经过近百名民兵和专业人员三天三夜的奋战,完全拆除企业厂房,收集处置废弃物料2500余立方米,并在原址推进种草植树复绿工程,完成复绿面积1920平方米。

多年来,宜昌军分区所属8个长江沿线人武部,都积极配合地方开展沿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他们先后成建制组织应急连、应急排民兵2000余人次,协助职能部门“关改搬转”沿江企业21家,长江岸线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漫步江边,处处绿意盎然。

许多大型企业搬迁后,环保意识更强了,纷纷在人武部指导下成立民兵防化救援队伍。民兵防化救援分队队长李志鹏,是某新型材料企业消防队队长。他于2013年退役后,一直生活在宜昌,见证了长江岸线的巨大变迁。他告诉记者:“企业搬迁虽然会有一定经济损失,但换来水更清、岸更绿、空气更清新,一切都值得!”

作为企业环保和消防事务负责人,李志鹏每天都要仔细检测废水排放监测、消防、应急等设备,不放过任何细小环节,确保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李志鹏向记者讲述了一次险情。去年7月中旬,宜昌市连续多日暴雨,李志鹏所在的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C1球罐区北侧防洪护坡出现滑坡现象,大量含泥沙的雨水流入罐区雨水管网系统,导致管网排口阀门堵塞,罐区应急水池污水外溢。

根据突发环保事件应急处置程序,李志鹏带领防化救援分队立即对罐区所有外排雨水管网进行监控,取样分析发现球罐区主排口水质超标。为防止废水外流,救援分队迅速使用沙袋拦截收集溢流废水,同时疏通堵塞的雨水管网。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最终险情排除,废水达标排放。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改变了山川风貌,也助推了宜昌发展。在宜昌市,从党政机关人员到企事业单位员工,从部队官兵到地方人员,每个人都把保护母亲河作为自身的职责,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为美丽中国添彩

■黄桂林

湖北省宜昌市是著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军分区驻守三峡库区,积极发扬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传统,发挥组织优势,支持和参与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赢。

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省军区系统优势。作为协调军地的桥梁纽带,驻军部队和地方联系的“牵头人”,国防动员系统能及时掌握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现实需求和难点,对协调驻军部队、组织指挥民兵参与生态建设,具有诸多便利条件。可通过发挥部队人员集中、装备技术先进、持续作战能力强的优势,有效支援和配合地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军爱民故事。

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中,提升应急应战能力。民兵是一支不脱离生产的武装组织,是应急应战的重要力量。革命战争年代,民兵全力以赴参战支前,为部队运送粮食,抢救伤员,配合部队歼灭敌人。和平时期,广大民兵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疫情等任务中冲锋在前。宜昌军分区广大民兵积极主动参加植树复绿、禁渔、河道清理、水源保护等行动,把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练兵强兵的战场,练指挥、练组织、练协同,既为改善生态贡献了力量,又提升了应急应战能力水平。

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中,营造拥军尚武浓厚氛围。人民军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建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军分区协调组织驻军部队和民兵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地方所需和部队所能结合起来,以主动作为、敢作敢为、善作善为的担当精神赢得地方党委、政府对国防建设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拥军尚武氛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思想自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行动自觉。军地合力建设美丽中国,将凝聚起强大力量,让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

图片由湖北省宜昌军分区提供

制图:扈 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