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荣誉 书写荣光
——军队代表委员与基层官兵共话全社会对军人的尊崇
2月18日,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军地有关单位,将二等功喜报和立功牌匾送到某部马鞍山籍战士孙万鑫家中。图为“光荣之家”喜挂牌匾。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徐 伟摄
又是一个春天,又到“两会时间”。春光,洒满大地;温暖,常在心头。
“军人是最可爱的人,让军人受到尊崇是最基本的。必须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2018年3月,习主席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暖呼呼的。”军队代表委员们回忆。
近年来,从组建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到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从统一换发光荣牌,到统一制发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从全国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到各地纷纷出台爱军惠兵政策——“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有了法律的护航、机构的支撑、举措的保障,在子弟兵的心田播撒温暖阳光。
军队代表委员在与基层官兵的交流互动中表示,社会的尊崇、人民的礼遇,激励着广大官兵把岗位当战位,用出彩赢得喝彩,用胜利擦亮荣光。
优先优待·凝聚共识
会场内外,“对军人的尊崇”是军队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神州大地,随处可见的“军人依法优先”“军人优惠”标识,让广大官兵心中充满荣誉感。
“一路优先,快捷顺畅!”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战士马玉彬,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不久前,他休假回家,先后换乘多种交通工具,不论是在机场还是在车站,都享受到“军人依法优先”带来的便利。
“说实话,我走进火车站售票大厅时,虽然看到售票窗口有‘军人依法优先’的标识,但还是犹豫要不要直接走到窗口前。”马玉彬说,当工作人员看到他手里的士兵证,立刻热情地上前引导,排在他前面的旅客也纷纷礼让。
“‘军人依法优先’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识,铁路、航空等运输部门的服务也越来越‘走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军人的光荣。”马玉彬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官兵的心声。
从军人依法优先出行成为城市“标配”,到越来越多城市设立“军人驿站”;从军人军属出游享受门票优惠,到“拥军路”“拥军门店”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军人的尊崇,日益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各地群众的行动自觉。
“军人因献身使命而受尊崇,受尊崇就要不辱使命。”军队代表委员和基层官兵在交流中谈道,尊崇是荣誉更是鞭策,把党和人民的关爱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动力,把幸福感转化为责任感,守护好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才是对尊崇最好的回报。
褒扬激励·沐浴荣光
虎年春节前后,一张张喜报从军营出发,飞过千山万水,送到“光荣之家”,让军人军属倍感荣耀与温暖。
“锣鼓敲得震天响,喜报送到家门口,邻里好友纷纷前来道贺,我爸妈别提多高兴了!”回忆起前不久家乡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单位领导组成慰问小组,一同前往家中送喜报的情景,空军某部飞行员郭亮特别自豪:“我爸妈瞬间成了小区的‘明星’。”
2021年,郭亮因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收到喜报后,他的母亲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全家人的光荣,今后我们会继续全力支持儿子,让他安心服役、再立新功!”
“喜报一张纸,荣誉千钧重。”蒲永能代表说,“喜报就是要敲锣打鼓地送,仪式感越强,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幸福感就越足。我们还要进一步做好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强化官兵的荣誉感、责任感,让褒扬激励成为军人建功军营的‘加油站’、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的‘助推器’。”
追什么样的星,就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服役于陆军某部的孙铭璇忘不了,第一次看到胸前挂着二等功军功章的家乡功臣时,内心涌动的崇拜之情。在功臣事迹的激励下,孙铭璇入伍后刻苦训练、争当标兵,因综合表现突出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他的家庭也光荣地收到立功喜报。
像孙铭璇一样,广大基层官兵崇尚荣誉、向往荣誉、争取荣誉,在座座军营矢志强军、奋力拼搏。他们希望,在军营建功立业,也让家人共享荣光。
出台《构建完善军人荣誉制度体系总体方案》,印发《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制定《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随着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激励措施的出台,军人荣誉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尊崇之光照亮‘光荣之家’。”袁远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建“荣誉墙”、挂“功臣榜”、印“风采录”、入“地方志”,富有特色的褒扬激励活动和各地出台的优待功臣政策措施,让立功受奖的军人及其军属倍感荣光、备受激励,这必将凝聚起强国强军的强大合力。
后顾无忧·共固国防
春回大地,一条条暖新闻令广大官兵和家属倍感温馨:边防官兵住上新式保温房,来队家属拎包入住“星级”公寓;军人配偶和军人未成年子女实行免费医疗、军人父母及配偶父母实行优惠医疗;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工作全面展开,第一批优待证进入制作环节……
说起这些好消息,西西玛委员表示:“军人的后代后路后院问题,关系到部队的前方前线前沿。只有守护好官兵心中‘最柔软的牵挂’,军人练兵备战才能心无旁骛,上了战场才能义无反顾。”
解决军人“三后”问题,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前不久,本报一篇关于军地合力帮助四级军士长李鑫为母亲尽孝的报道,引起社会关注。李鑫在外执行军事任务,母亲突然不幸离世,在家乡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全力配合下,战友赶到李鑫家中代他尽孝。许多官兵表示,有各级组织作坚强后盾,前方冲锋后顾无忧。
近年来,各地关于军人家属、退役军人的优待政策竞相出台。2021年,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当地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作为现有服务保障体系的补充。云南省出台相关政策,对取得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退役2年内且专业对口的,可推荐免试入读该省普通高校本科。多地推出随军家属安置工作相关政策,拓宽随军未就业家属安置渠道,提高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贴标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郑浩代表感慨,“全社会尊崇军人氛围越来越浓厚,凝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解放军报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