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地级市全部上榜,山东这座双拥模范城何以“满堂红”?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同华 夏磊 曹越责任编辑:李庆桐2021-12-11 07:28

摘要:2020年10月,当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揭晓的时候,人们欣喜地发现:山东省16个地级市全部上榜。

写在前面

在2020年10月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山东省20个市(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1个单位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人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龙口市、嘉祥县、荣成市、蒙阴县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柳富林 金猴集团董事长

刘洪华(女) 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处处长

双拥模范城何以“满堂红”

——山东省构建新时代军政军民关系启示录

■张同华 夏 磊 曹 越

1.“一把手”当好拥军第一责任人

“书记工程”名不虚传

2020年10月,当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揭晓的时候,人们欣喜地发现:山东省16个地级市全部上榜。

“十连冠”,“满堂红”。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引导带动市县党委书记树牢强军兴军意识,厚植拥军情怀,压实“一把手”责任,形成了“书记讲、书记抓、书记带”的双拥新格局。

在山东省沂南县青驼镇,全国唯一以“政权建设”为主题的纪念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以生动鲜活的史实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山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光荣传统。1940年,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成立。纪念馆馆长魏红介绍,这是我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政权,由黎玉担任主任委员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千方百计筹粮、筹款、做军衣和军鞋支援八路军,山东纵队给予八路军第115师很多兵力和枪支弹药的支持。

新时代的山东双拥工作传承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各市县党委“一把手”努力当好拥军第一责任人,“书记工程”落地生根。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书记话双拥”访谈节目,一经播出即成热点。16个设区市和4个全国双拥模范县的书记,率先走进演播室,面向全社会,就如何当好双拥工作“领头雁”“排头兵”、服务驻军部队备战打仗,满怀深情地话传统、谈体会、讲打算。

在省市县各级书记直接带领下,全省双拥工作提质增效,步入快车道。伴随双拥工作区域协调、专题协商、工作会商和情况通报机制的建立,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定性指标,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退役军人安置、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2.从沂蒙山到胶州湾的拥军热潮

“山海交响”见证担当

回望“沂蒙山”这个名称的由来,沂蒙人总是骄傲地说,这始于党中央、毛主席对115师东进的电文:“要建立沂蒙山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南方战士吃不惯沂蒙酸煎饼,沂蒙红嫂就用不过夜的面糊烙煎饼,新烙出的煎饼酸味变成了甜味。

战争年代忙拥军,和平年代做军供,最好的农产品送给子弟兵。在农业大市临沂,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这里被誉为“山东南菜园”。由临沂市政协委员来鑫联合当地拥军模范打造的“沂蒙红嫂军供”,包括粮油米面、蔬菜肉蛋、水果酒糖茶、调味品等67个品种100多个系列产品,送上了海军临沂舰,也走进了全军许多基层部队。

2019年7月22日一早,随着一声声汽笛鸣响,威海市下辖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拥军码头”上,由村民自发建造的第五代“拥军船”在一片欢呼声中下水试航,向6.8海里外的苏山岛驶去。

船换了5代,“船长”换了6任,这条6.8海里的航线至今已将村民和小岛官兵紧紧相连62年,累计航程20多万公里。

今年“八一”前夕,“拥军船”船长集体被授予“最美拥军人物”称号,作为全国唯一获奖集体,第5任船长钱均堂和第6任船长王行国一同上台领奖。

拥军“接力棒”代代相传,“沂蒙红嫂军供”与“拥军船”只是齐鲁大地拥军热潮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山海交响”见证了新时代山东双拥工作的担当。泰安市在城区黄金地段一次性为驻军置换军事用地两千余亩,日照市腾出黄金海岸保障官兵海训。省市县领导遍访驻军、驻训部队和以山东地名命名的33艘舰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3.要让从军成为一生荣耀

“拥军清单”排忧解难

今年3月1日,青岛市退役军人高鑫和几位战友早早来到李沧体育中心公交站,共同打卡纪念“荣军卡”第一天启用:持有“荣军卡”可免费乘坐城市交通工具,还能免费游览崂山、奥帆博物馆等景区。

作为全国首个制定出台省级优待目录清单的省份,山东省各地在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优待方面一直保持着一股“比学赶超”的劲头。

目前,“荣军卡”或“拥军卡”已成为山东省退役军人的标配,在许多地方还实现“一卡一码在手,全城优先优待”。

全省建成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济南、青岛、临沂3个中心,并以15万个专项公益岗位作为兜底保障,大力营造“当兵一次,终生光荣”的浓厚氛围。

全省范围内符合随军随调条件的军人家属基本实现对等安置、动态“清零”;协调安排2万余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确保军人子女享受驻地优质教育资源,把“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落实到解决军人“三后”问题上。

与此同时,不断拓展社会化拥军的广度和深度。德州市为移防部队新营区建设帮难解困,东营市全力做好部队停止有偿服务人员项目移交工作,枣庄市推出“拥军信e贷”,淄博市坚持做好随军家属安置工作。济宁市开通“蓝天号”拥军专车,免费接送官兵及家属。济南、潍坊市成立由社会各界组成的爱国拥军和拥军优属促进会,组织开展“送温暖、入百家、进军营”等形式多样的拥军活动。青岛、临沂、聊城、滨州、菏泽市对拥军企业、拥军门店签约授牌,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烟台市推出为部队办实事5项行动,全市各类企业和“两新组织”拥军团体达102个。

4.子弟兵倾情帮建续写爱民新篇

“美丽乡村”鱼水情深

6月23日,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双泉庄村迎来又一批考察乡村振兴经验的队伍。

村支书王庆柱介绍,20年前,这个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小山村只能守着贫瘠的土地靠天吃饭,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山东省军区机关将这个村作为定点帮扶对象后,大力实施修筑道路、培育人才、引进项目等“十大工程”,发展中药材种植和乡村旅游。几年来,双泉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先后被评为全省军民共建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村。

纵观山东全省,像双泉庄村一样在子弟兵倾情帮扶下走向富裕的乡村还有160多个,如今都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2016年以来,驻军部队把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服务人民的具体实践,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温暖“老病残”,通过帮建支部、引进项目、改善设施、美化环境等方式,全力为脱贫攻坚事业作贡献。陆军某部帮助莒南县大店镇新建30亩高效产业大棚,搭建电商平台助力销售特色产品。海军某部帮助地方援建扶贫产业园、美丽乡村综合体等项目。山东省军区团以上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借助社会力量开办技能培训班,帮助3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驻军部队在沂蒙山区援建5所“八一爱民学校”,结对帮扶50余所农村小学。空军某部、某集团军组织官兵深入帮扶村慰问,累计救济1000余人次;某集团军设立“子弟兵爱心基金”“利剑爱心基金”等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其中“爱心天天捐”活动被山东省慈善总会评为“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武警山东总队扎实开展助民活动,组织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上门服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