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历经百年接续奋斗,中华大地旧貌换新颜。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传承红色基因、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使命任务。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是中外媒体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即将迎来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展现红色圣地传承红色基因、奋斗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6.6%。图为一艘轮船在河北省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装载货物。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触摸红色热土的发展脉动
——感受各地传承红色基因、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活力
■解放军报记者 佟欣雨 王 钰
图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门。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初心始发地·上海
打造内循环中心节点
5月10日,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在上海市成立。长三角三省一市自贸区联动发展有了一体化平台,每个区域的功能特色将会更加突出,改革创新更协同,主体参与更充分,要素流动更顺畅。
2013年,我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8年过去,我国自贸区数量已达到21个,覆盖东西南北中,成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
人们常说,“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看三十年的发展来浦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及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中,上海市始终以先行者的形象出现,成为发展的“领头雁”。
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市被赋予新的任务,即在新发展格局中,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对此,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介绍:“所谓中心节点,主要是赋能,助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国民经济循环更加顺畅。所谓战略链接,主要是能量交换,通过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和规则链接,进一步巩固上海市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地位,成为走出去的最好跳板、引进来的前沿阵地。”
在上海市杨浦区,数字产业特色园区和在线新经济生态园的建成,实现了从昔日“工业锈带”到“绿色秀带”的跨越式发展。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上海市从全球35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摘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
作为一座常住人口接近2500万、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超大型城市,上海市的数字流量不仅丰沛,而且高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等在线新经济火热发展,成为上海经济快速复苏的“最强引擎”。
随着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数字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据资源在链接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要素地位不断突出。
为此,2020年底,上海市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推动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用数据要素配置链接全球资源、大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潜力。
图为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上林村村民在公园内散步。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红船起航地·浙江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从浙江省嘉兴城区乘坐312路公交车,只需花2元,就能跨越16公里直达凤桥镇的多个村庄。这条运营多年、看似平常的公交线路,在十几年前却是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局面、让公交直接开到农民家门口的创新之举。
以公交一体化为引领,近年间,嘉兴市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以前,我做梦都想当城里人。现在,城里人有的我也有,城里人没有的,比如带小院的宽敞住房,我们都有。”凤桥镇联丰村村民王玉琴说。
100年前,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100年后,昔日的启航地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浙江省示范共同富裕的先行地。截至2020年,嘉兴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61∶1,城乡差距为全省最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浙江省的一项新使命。
2020年,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5万元。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位居全国首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表示:“浙江各方面的条件是比较好的,城乡差距指标、区域发展指标以及富裕程度指标,都走在全国前列。因此,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是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衢州海创园是浙江省第一个跨行政区建设的创业园区,也是衢州市对接杭州市科创大走廊的重要桥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项目的“新高地”。多年来,浙江省着眼于发挥山区与沿海优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建设了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园、“飞地”园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等共建平台。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表示,“十四五”期间将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特别是在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会改革、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创新引领先富带后富政策体系、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图为中欧班列“江西制造”专列从南昌出发。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深情红土地·江西
中部地区崛起勇争先
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新区的中药制造工艺与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球首套中医药智慧诊疗、制造、服务系统装备进入试运行。这台由江西中医药大学研发的装备,实现了中医智能诊疗、调剂、配送、科学服药指导等全链条医疗服务,让病人更方便就诊。
以中医药科创城为代表,一大批高标准、高科技的研发机构和平台陆续落地赣江新区,200多名高层次科研人员集聚于此,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
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江西省是一片见证重要革命历程的红土地。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柴油轮式拖拉机、第一辆军用边三轮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江西省也是创造新中国发展奇迹的地方。
进入新时代,“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成为江西省发展的新目标定位。
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省长易炼红表示,他们将依托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省内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金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以数字经济为内核、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老区不老,发展势头正好。正如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预言的那样,“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有效激活赣鄱大地科技创新“一池春水”。近年来,江西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的动能越来越强劲。2020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8.2%、22.1%,比2015年分别提高8.1、7.2个百分点,发展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