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字弯内响起幸福歌:“记者老区行”系列报道·黄河篇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杨建荣 臧晨雨责任编辑:李晶2020-10-19 09:42

“几”字弯内响起幸福歌

——“记者老区行”系列报道·黄河篇

■杨建荣 解放军报记者 臧晨雨

浏览相关视频 请扫描二维码

视频制作:刘璟然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渡于都、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先后跨越24条大江大河。每一条江河都是生死关隘,每一次跨越都是信仰的坚守。

近日,本报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记者老区行”主题采访活动,组织记者重走这些奔流于崇山峻岭间的大江大河。沿途的绿水青山、农家新居,一个个生态产业园,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深情讲述着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军民携手创造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

——编 者

“你可听到远古的蹄声,久久回荡在蓝色的苍穹;根得敖包为什么沉静,它在祝福草原的繁荣……”

迎着初秋的微风,记者踏上位于黄河“几”字弯内的鄂尔多斯高原,悠远的牧歌声中,一股股草香扑面而来。多年来,鄂尔多斯军地合力助民奔小康,绘就了一幅草丰民富牛羊肥的和谐画卷。

当记者来到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巴彦乌素嘎查乡村振兴创业基地时,56岁的娜仁高娃正忙着制作奶制品。搅拌棒在缸里快速转动,娜仁高娃不时加入温水,一层奶油渐渐浮出。“一桶牛奶至少能制作出4种食品。”娜仁高娃热情地端出她制作的奶制品招呼客人。

“鲜奶可以煮奶茶,还能做成奶皮子、酸奶、奶酪,在牧区家家都会做。”鄂托克前旗人武部职工、巴彦乌素嘎查第一书记哈斯巴嘎那说,令人遗憾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奶制品的销路都没有打开。

巴彦乌素嘎查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军分区定点帮扶的贫困村。2015年初,鄂托克前旗人武部接过帮扶接力棒。

“巴彦乌素嘎查家家户户都养牛羊,但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难以形成聚合效应。”鄂托克前旗人武部领导说,他们结合草原特色,把突破口定在草原旅游上。

2019年3月,经过军地共同努力,一处集民族食品加工、民族工艺品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体验、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草原文化驿站正式运营。随着游客逐渐增多,驿站不但成为购销奶制品的集散地,还成为草原文化的“宣传点”。

走进草原文化驿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放整齐的获奖证书和奖杯奖牌,墙上还挂满了巴彦乌素嘎查草原牧民原生态文化民间艺术协会赴各地演出的照片。“民族歌舞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牧民自发成立演出队,利用空闲时间演出。”协会会长娜仁高娃兴奋地说,“现在圈里有牛羊,田里有庄稼,自己还开着牧家乐,生活不愁了,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了。”

之前,娜仁高娃所在的民间艺术协会并不起眼,在鄂尔多斯军分区和鄂托克前旗人武部的接力帮扶下,他们的创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快就有了知名度。他们去北京参加了2018年国际民族文化艺术“一带一路”展演,并斩获铜牌。2019年年底,巴彦乌素嘎查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在辽阔的草原上,处处能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民族文化氛围。来到阿拉腾苏布德老人家的时候,她正在做手工刺绣,制作的蒙古族服饰样式精美,工艺精细。“原来这些都是做给自家人用的,现在还能卖出去,坐在家里也能赚钱了。”76岁的阿拉腾苏布德精神矍铄,满脸笑容。与记者同行的哈斯巴嘎那说:“大力发展草原民族文化产业,能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巴彦乌素嘎查党支部书记哈斯其劳介绍,巴彦乌素嘎查乡村振兴创业基地现有经营商户7家,产品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带动了牧民入股分红、增收致富。哈斯巴嘎那说,2016年,巴彦乌素嘎查所有贫困户均实现脱贫;2019年,人均年收入达16000元。

放眼望去,辽阔草原上牧草已被收割,一条条泛白的草茬,犹如天然的五线谱,伴着牛羊和蒙古包化成的点点音符,奏响了草原秋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