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精神锻造城市品格

——山东省青岛市突出城市特点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纪事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洪华 王健 鲁文帝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19-08-24 09:46:37

黄海之滨,四季常青。每到夜晚8点,浮山湾连绵数十座高楼长达30分钟的灯光秀已成为青岛一大美景,游客慕名而来。不论灯光秀主题如何变换,其中之一必有海军主题。

驻军多、退役军人多、优抚对象多,这都是青岛市的军味特色。

多年来,青岛市将“最美海湾作军港、最佳地块建营房、优秀儿郎穿军装、优质保障献国防”的新时代青岛双拥精神融入浓浓的城市血脉,锻造军味十足的城市品格。

“鱼水路”与“三沙路”遥相呼应

两条拥军路的特殊寓意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构成了青岛独特的城市风貌,以“省市县”及“山河湖海”等独特称谓命名的城市道路也是岛城一大特色。

在这样一个城市格局中,两条拥军路更凸显了青岛浓厚的拥军氛围。

一条在崂山区,名叫“鱼水路”;一条在西海岸新区,名叫“三沙路”。两条拥军路分布青岛东西两翼,宛如两只健硕的羽翼,以双拥情怀带动青岛振翅飞翔。

鱼水路始建于2013年7月,道路全长4公里,直接通往海军驻青岛某部营区,是装备运输和官兵出行的主干道。修路前,通往营区的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单车道土路。重修后按照战备要求建设,实现了双向4车道。

“这条路征地100多亩,涉及到企业和众多群众拆迁。”时任崂山区民政局局长任登刚告诉记者,征地拆迁工作用时不到3个月,修路和配套工程也仅用了11个月,提前1个月时间完成了施工任务。

北部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办公室干部王云鹏说:“命名为‘鱼水路’,就是要让我们官兵无论何时,走在这条道路上,就能想到是谁为我们修的、是为谁修的。”

三沙路同样饱含着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随着辽宁号航空母舰母港坐落西海岸新区某海港码头,新区亟须开辟一条适应现代军事战争需要的军用道路为其提供战略支撑。

“新区人民出资协助部队修路,将营区纳入市政保障体系,对港区进行绿化。”海军某部政委严烈在一次军地会议上说。

“之所以叫‘三沙路’,就是时刻提醒我们要军民同心、协力捍卫国家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驻地部队一位海军少校由衷地说。

为满足部队战备需求,青岛市崂山区政府将战备路列入区重点项目,从现地勘察到设计、施工、竣工,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战备路的竣工,大大提升了我们部队的响应速度,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很好的交通便利。”海军第971医院崂山分院院长杨林说。

“战略母港”与“连心渔港”交相辉映

应运而生的“六和社区”

2008年,青岛启动航空母舰母港周边村民搬迁工程,6个村1429户村民一年内全部搬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田里不留一个坟头,村里没留一间民房,港湾不留一张渔网,百姓没有一个上访,打造出搬迁工程的“青岛样板”。

6个村子的安置区就是现在的“六和社区”,取名寓意6个村子组织和畅、文化和善、利益和谐、人际和睦、秩序和顺、环境和美。六和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本荣说:“把家乡贡献出来,给中国第一艘航母做基地,建设好战略母港,我们感到自豪也很光荣。”

如今,六和社区所在的古镇口已经形成了包括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园区,不仅推动了部队战斗力提升,也让从海边搬到示范园区的乡亲们享受到了双拥工作带来的红利。

在军港海岸线附近,海军某部专门为当地渔民建造了一座“连心渔港”,反哺人民群众。

“那一年,当我们护航编队准备起航前往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时,忽然听到一个声音:看!看!看!那山坡上咋这么多人?”参与护航编队执行远航任务的海军战士小刘向记者介绍,“当时,我正站在甲板上与战友说话,回过头来向远处山坡一看,数百人站在码头外的山岗上向我们挥手……是来给我们送行、送祝福的!于是舰长下令,让信号兵打出旗语:感谢人民!”

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灵山湾和古镇口之间,有一座海拔486米,总面积65平方公里的山体,这就是青岛人民引以为傲的4A级国家旅游景区——大珠山。三面环海,地势雄奇,从东向西远眺,都是一道青峰相连的半岛风景。

2016年,海军小镇在这块绝美的山谷东北麓拔地而起。小镇占地251亩,建成公寓房1218套,小区建有生活服务中心,被打造成海军官兵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和军队社会化保障示范工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