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关键在于创新训练模式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训必实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1-01-07 06:48:56

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

■训必实

引 言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上强调,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和军队内外建设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军军事训练进入了全方位变革、整体性提升的新阶段。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必须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瞄准世界一流目标,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以新型军事训练体系构建为抓手,聚力推动新时代军事训练转型升级,有效支撑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深刻认识新型军事训练体系构建背景

当前,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战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智能化引领的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攻坚期,军事训练作为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正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使命之变赋予军事训练新的时代内涵。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事训练同党赋予军队的使命任务紧密相连。进入新时代,根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要求,军队承担“四个战略支撑”使命任务,要求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推动军事训练创新发展,提高遂行使命任务的实战能力。我军训练既要守土卫疆,还要走向远洋;既要强化传统作战优势,还要向新兴领域拓展;既要着眼现实需求服务日常军事斗争,还要立足长远经略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战争之变牵引军事训练全维深层变革。人类战争发展史既是一部战争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训练与作战的互动史。当今时代,战争形态的发展演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迅速,新的作战概念不断涌现,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群体性崛起,信息化战争成为主导,智能化战争初露峥嵘。战争形态的深刻演变,科学技术的深度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战斗力生成模式,改变了军事训练的组织形态、内容方法、条件手段,迫切需要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军事训练体系。我军训练必须适应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趋势,加紧补机械化战争的“课”,全力赶信息化战争的“路”,积极探智能化战争的“门”,加速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改革之变亟需军事训练跟进带动释能。军队体制、编制、法治的每次深刻变革,既要求军事训练随之变革,又要靠军事训练实践运转磨合。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在训练领域也要求用新理念重塑、按新体制重构新型军事训练体系。新的领导指挥体制破除了长期困扰我军联合训练的体制性障碍,也对军事训练的归口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优化了我军军事力量体系,要求军事训练适应部队编成充实、合成、多能、灵活的特点,探索分类训练、整体推进的方法路子;新的战备任务周期轮换制度,需要适应不同状态部队作战能力生成和保持规律,构建以战领训、以联为纲的训练新秩序。

科学设计新型军事训练体系构建路径

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应当是为战抓训、战训一体的实战练兵,是以联为纲、联战联训的体系练兵,是信息主导、智能牵引的科技练兵,是依法治训、精细管理的高效练兵,必须抓住训练转型路径枢纽持续聚焦用力。

首要的是聚焦战训融合这个根本源头。搞训练的人应该最懂作战。推动军事训练转型,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必须跳出就训练抓训练的局限,在解决战与训融合这个源头问题上下功夫,走实“研究战争—设计战争—演练战争—战争检验”闭合回路,做到以战领训与以训促战相统一,让战场直通练兵场,让练兵场直面战场。

关键的是创新训练模式这个重心主轴。训练模式从本质上讲,就是训练构成要素的组织运用方式,是构建训练体系的主要着力点。当前,应着眼信息主导、体系对抗、联合制胜的作战机理,创新发展新时代的体系练兵模式。坚持以联合训练引领军种训练、以军种训练支撑联合训练,丰富发展战略训练引领体系练兵,战区依案组织体系练兵,军兵种和武警部队打牢体系作战练兵基础,推进单个人员训练与部队整体训练相分离、技战术基础训练与作战编组训练相结合、联合专项训练与联合作战体系训练相衔接,把体制改革优势转化为军事训练优势和作战能力优势。

必要的是创设练兵条件这个重要支撑。没有练武之地,哪来用武之力。和平时期练兵,必须构建近似实战的环境条件,让部队像战时一样激烈对抗,切身体验真实残酷的战争氛围,反复磨练胜敌一筹的策略招法。特别对于网电这种无形战场的较量,没有近似实战的场景体验,就难以真正认识到其危险和重要。应着眼未来信息化战场显著特征,构建陆海空天网电多维攻防的复杂战场环境,打造与使命任务相匹配的典型作战场景,加强模拟仿真、虚拟现实、兵棋推演等训练手段运用,探索专兼结合、虚实搭配的模拟蓝军建设,切实做到仗怎么打、兵怎么练、条件就怎么建。

亟需的是变革运行管理这个重要抓手。科学管理,对降低我军建设成本、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率、增强我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训练领域看,我军军事训练前端需求转化不畅,后端训练评估缺失,向管理要训练质量效益还大有文章可做。必须把变革训练管理作为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和途径,强化全盘统筹的体系管理、依法从严的过程管理、标准主导的能力管理、注重实效的成本管理、共享共用的信息管理、战斗力优先的安全管理,完善“需求论证—计划统筹—组织实施—考核评估—成果转化”的管理流程,探索走开基于信息网络数据的智能化训练管理路子,以一流管理支撑一流训练。

扎实推进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建设步伐

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不是小修小补、零敲碎打,而是整体重塑、系统推进,必须根植于十八大以来训练领域的大发展大创新,着眼“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训练转型纳入强军胜战体系设计,强化思想引领,注重抓纲带目,积极创新突破。

持续深化思想认识。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既是主动作为、又是形势所迫,需要各级领导机关率先凝聚思想共识、更新思维理念。应树立时不我待的理念,深刻认识面临的现实威胁和挑战,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尽快形成实战能力。应树立时刻备战的理念,深刻认识当前高风险高承压态势,把推动训练转型与加强战备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用训练转型服务备战斗争,用备战斗争拉动训练转型,既要着眼长远经略,更要着眼今夜明日,常态保持实战能力。应树立守正创新理念,深刻认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布局,准确把握训练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实施转型的内在规律,在继承与创新中自我革命、实现超越。

不断加强法治保障。任何成功的转型都要靠法治强制落地,缺少法治支持的转型很难成功。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必须同步制定推进落实的法规制度,加强过程评估和执行监督,边评边建,边建边评,确保有序有效扎实推进。要结合政策制度改革进程,推进训练法规制度“法典化”,对现行训练法规制度规范系统整合、编订纂修,打造适应训练转型发展要求、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训练法典。要融入“十四五”规划,在规划大布局中统筹推进训练转型,把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的重大举措嵌入规划,制定具体的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确保全军训练转型一盘棋运转、体系化推进。

努力汇集全军力量。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是一项复杂巨系统工程,必须发挥新的体制优势,凝聚形成转型合力。要压实各级党委特别是主官责任,加强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的组织领导,形成大抓实抓的舆论导向、工作导向、用人导向和政策导向,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训练转型的强大动力。军委机关、战区和军兵种必须联动起来,机关、部队、院校、科研机构“四位一体”共同推进,发挥机关政策支持和资源统筹优势、部队练兵备战实践优势、院校和科研机构理论研究优势。必须广泛发扬军事民主、集中群众智慧,像我军历史上王克勤运动、郭兴福教学法、“三打三防”训练一样,调动广大官兵积极性创造性,把军队建设各项成果融入训练转型、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