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雄赞歌永远唱响在和平天际

——写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

来源:中国民兵 作者:许三飞 责任编辑:丁杨 2020-10-12 16:04:29

70年前,由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背负着中朝两国人民的重托和期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极端险恶作战环境中,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同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美国侵略者,进行了两年零九个月的殊死战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并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世界向往和平、爱好和平、捍卫和平人民的伟大胜利,是维护正义、反对强权、抵抗侵略的英勇壮举,是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史诗,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建立的巍峨丰碑。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

1、一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义胜之战

这是一份霸道的美国总统声明: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宣布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任何军事力量对台湾的攻击。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热爱自由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获得了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于1949年10月建立了新中国。这时,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最深切的愿望,中国共产党最迫切的任务,是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实现中国人民期盼的祖国统一、国家富强、安居乐业的理想。但是,中国人民的这个真诚愿望却受到了粗暴的挑战。企图称霸世界的美国,为了在亚洲扩展势力范围,以“遏制共产主义”为名,极力阻止南北朝鲜的和平统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操纵“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同时悍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侵朝美军还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甚至出动飞机轰炸我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直接威胁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自由,威胁到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和统一,威胁到远东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稳定。曾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在给上司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信中坦言:如果说我们国家进行过的战争有一场可以称得上不为人所理解的战争,那么,朝鲜战争是这样的战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请求,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略抉择,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完全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德必不孤、有邻自出。由于中朝军民所进行的战争的正义性,因而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广泛声援,尤其是得到了苏联和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积极支援。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全国人民都已明白这种必要性和正义性。

2、一场高瞻远瞩、英明决策的庙胜之战

这是一条让斯大林感慨的决定:1950年10月19日晚,在苏联取消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志愿军4个军及3个炮兵师仍按预定计划入朝作战。斯大林得知后感慨不已,连声说还是中国同志好。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冒着极大风险并准备作出重大牺牲。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中国人民与朝鲜人民,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结下了血肉相连、患难与共的战斗情谊。朝鲜战争爆发之初,党中央和毛泽东即预见到事态的严重性,密切注视战局的发展,从政治上、军事上作了必要的准备。美军仁川登陆之后,朝鲜战局急剧逆转。大举北进的美国侵略军,突破三八线,把战火燃向了中国东北。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在这个兵凶战危的关键时刻,1950年10月1日,朝鲜劳动党和政府正式请求中国直接出动军队援助朝鲜人民作战。然而,这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都未步入正轨,与美国实力极为悬殊。1950年,美国钢产量8772万吨,中国只有60万吨;美国工农业总产值2800亿美元,中国只有100亿美元。美国还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具有世界上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如果出兵援助朝鲜,与具有丰富现代化作战经验的美国侵略军直接对垒,中国人民不仅要有持久作战的打算,准备作出重大的牺牲,还要冒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极大风险,就连实力雄厚的苏联也不愿因为援助朝鲜而冒同美国直接冲突的风险。反之,如果按兵不动、隔岸观火,任凭美军占领朝鲜,就会使美国侵略者愈加肆无忌惮,整个东方都会笼罩在美国战争威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出兵朝鲜的决心不大好下。毛泽东连续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经过18个日夜的反复讨论,全面分析了战争双方的优劣条件,认为美国虽强,但也有战线太长、后方太远、不义之战三大弱点。中国虽弱,但也有有利条件:中国军队占有数量上的优势,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丰富经验;出兵援朝有中朝两国人民的全力支援;有苏联为后盾、可获得苏联的物资支援等,美国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因此,党中央和毛泽东强调决不能袖手旁观、决不能引颈以待,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毅然作出了立即派出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定,同时预估了参战后可能出现的三种战局并采取切实措施以争取最好的结果。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入朝作战第一枪,党中央和毛泽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战略抉择,被后来的战争进程和结果证明是英明的、正确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3、一场灵活机动、因势制敌的谋胜之战

这是一次创造零伤亡奇迹作战:葛岘岭阻击作战,志愿军337团尖刀2排面对着美军飞机、坦克和大炮立体火网硬是在排长郭忠田机动灵活指挥下歼敌215人,而无一人伤亡。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情况下进行的。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先后投入近二百万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军队,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而志愿军的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坦克兵作战。交战初期,这种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态势,尤为明显。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这个仗究竟应该怎么打?为了发挥和扩大自身的优势,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的和任务,制定不同的作战方针和主要作战形式,战略战术灵活多样,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反攻阶段,坚持慎重初战,初战必胜,不打无把握之仗;或出敌不意,发起突袭,出奇制胜;或示弱于敌,诱敌深入,待机反攻;发挥近战夜战特长,“零敲牛皮糖”,多打小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等。持久作战、积极防御阶段,边打边谈、以打促谈,阵地防御与反击战相结合;重视后勤保障的重要战略地位,全力做好反绞杀,建设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等等。麦克阿瑟无奈地说:中国军队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熟练、充分。有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超战略战术指导,有志愿军党委和彭德怀在前线的正确指挥,有各级指挥员的共同努力,志愿军在战场上攻守自如,排除万难,歼敌制胜。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的战略战术应该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最后打败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