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关头的伟大觉醒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有些事件注定要被格外铭记,有些瞬间注定要载入史册。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资料图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伸出一根指头——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人民军队就此踏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2015年9月3日,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一年,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一次次改革,人们不禁要问:在重大历史关头,人民军队靠什么实现了峰回路转、涅槃重生?
6年之前那次南粤之行,一路上,习主席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回望40年风雨历程,军队改革同样是伟大觉醒的产物,是党在重大历史关头把握建军治军规律作出的战略抉择。
改革开放之初,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处于拐点之际,人民军队如何摆脱“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困境,迈开大步轻装向前?
邓小平深刻洞察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和平力量的发展超过战争力量的发展,我们有可能争取一个较长的和平时期”的科学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党中央对我军建设的指导思想由此开启战略性转变,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裁军百万,震惊了还处在冷战中的世界。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党中央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思想,即军事斗争准备由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在这个战略思想指导下,1997年9月,党中央宣布3年内裁减军队员额50万。2003年9月,党中央决定2005年前再裁减军队员额20万。
新时代,我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如何应对大变局、抓住大机遇、实现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应对当今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履行好军队使命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世界、纵观全局、审时度势,以巨大的智慧和勇气推开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门。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经习主席提议,党中央决定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写进全会《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2014年3月15日,新华社一条电讯传遍国内外——习近平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党的总书记亲自担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在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两个“第一次”传递出什么?有军史专家称,这充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摆在了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放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和推进。
围绕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习主席两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3次主持召开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多次当面听取有关大单位改革意见建议,亲自组织研究改革重大问题。2015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正式审定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一整套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有重大创新突破、体现人民军队特色的改革设计破茧而出。
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记者 冯凯旋摄
2015年11月底,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我军历史上力度、深度、广度空前的整体性、革命性变革拉开大幕。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率先展开,重在破除体制性障碍,立起了军队新体制的“四梁八柱”;一年后,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全面启动,重在破解结构性矛盾,实现我军力量体系革命性重塑;今年11月中旬,中央军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重在解决政策性问题,部署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三大战役”梯次接续、前后衔接、压茬推进,军队改革向全面胜利的目标迈出决定性步伐。
时光流逝,历史见证。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现场,川流不息的人群被两部望远镜吸引:一部是邓主席观摩华北大演习时使用的,一部是习主席今年4月12日在南海海域阅兵时使用的。
不同年代的两部望远镜,引发了参观者的回望与思索,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在重大历史关头登高望远、运筹帷幄,指引人民军队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强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