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第一场专题集体采访文字实录

来源:国防部网责任编辑:张诗梦2019-09-24 18:06

9月24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专题集体采访。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前天上午,阅兵进行了空中梯队方阵演练,很多人在朋友圈刷屏转发演练视频。请问在国庆前是否还会组织类似彩排?请问对此次空中梯队演练作何评价?

吴谦:关于下一步的演练安排,我在这里先不作“剧透”。你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一个故事,也是关于阅兵和飞机的。70年前,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当时我们的飞机不够,只有17架。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70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的中国,早已是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第二遍了。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

蔡志军:我再补充你后面的问题,按照统一的计划安排,受阅部队已在天安门地区组织了三次合练预演,可以说训练质量一次比一次高,整体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做好了正式受阅的充分准备。也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让我们共同期待那庄严神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谢谢。

澳门日报记者:据介绍,此次阅兵首次安排了维和部队方队。请问这一安排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吴谦:中国军人,世界贡献。维和部队方队,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为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奉献青春与热血的中国军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兵力最多的国家,在联合国7个维和任务区,2500多名中国军人在枪林弹雨中守护和平,还有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随时准备听令出征。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迄今已有多名中国维和勇士牺牲在异国他乡。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中国军队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联合国维和事业,用坚毅与奉献书写维护和平的大国担当,用行动与实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记者:这次阅兵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谭民:中国有句老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感到,后勤保障是扎实开展阅兵训练、高标准完成阅兵任务的坚强后盾。根据军队后勤“先到位、后收场、全程用”的要求,我们充分依托现有保障体系,严格依据现有制度,贯彻勤俭节约原则,按照组织重大军事活动的流程和标准实施阅兵后勤保障。总体概括起来,有几个突出特点。

第一是体系联合。阅兵保障要素来自各个军兵种,涉及军地多个单位,我们统筹构建了“中部战区牵头、联勤保障部队加强、军兵种后勤补充、地方力量支援”的联合保障体系,强化大局意识、号令意识、协同意识,有效汇聚整合各方力量资源,探索实践了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军民融合的后勤保障新模式,从而发挥了新体制下组织联合保障的新优势。

第二是科学筹划。在阅兵任务展开前,系统梳理现有保障资源和力量,精准对接保障需求,区分运输运力、饮食给养、生活服务、医疗防疫等后勤保障板块,精细制定保障计划,并结合任务实际实施动态调整优化,做到计划先行、调整及时、科学合理。

第三是精准实施。在充分做好统筹计划的基础上,采取定点保障、一线保障、伴随保障、应急保障等多种灵活精准的保障模式。比如在集中居住地开设综合服务保障中心,包括主副食订购、服装鞋靴洗修、医疗保健、超市购物、银行邮政等单元,官兵可以不出训练场,就享受到“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再比如,我们安排解放军总医院等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深入训练一线各个点位,实施全天候伴随保障,还组织医疗专家定期巡诊,官兵出现身体不适可以随时随地就医治疗。在伙食保障上,坚持每天对食品进行三道严格检验检疫,为参阅官兵织起严密的健康防护网。

借此机会,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在阅兵集中训练阶段,北京市给予了阅兵保障工作大力支持,专门成立阅兵服务保障指挥部,在食品供应、水电气消、设施整修、交通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工作,充分体现了军政密切配合、军民鱼水情深的光荣传统。在这里,我代表阅兵联合指挥部和全体参阅官兵及保障人员,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市人民再次表达深深的谢意,致以军人的敬礼。谢谢。

袭艳春:再次感谢三位发布人,他们的介绍让我们对国庆阅兵有了更多的期待,也谢谢大家。今天的集体采访活动到此结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