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陈俊晖 张裕民 任明
视频编辑:杨帅
一个急转飘移,战车一路疾驰。跃陡坡、过急弯、下深壕,在赛道上掀起滚滚黄沙……8月28日,“国际军事比赛-2021”“晴空”项目多能赛拉开帷幕。
“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外军大都使用我军装备进行比赛。为缩短适应性训练时间,中方为外方参赛队派出了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对装备使用、训练方法倾囊相授,赢得了外军参赛队的高度认可。
“通过近距离与外军接触交流,借鉴外军训练的好经验、好做法,有助于我们取长补短、学以致用。比如,俄军从多年实战中练就的严谨细致,委内瑞拉队面对困难时的顽强坚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晴空”项目外军训练小组组长、中部战区陆军某旅副参谋长王书岭说。
这种共享共赢理念,除了体现在中外队员间的交流切磋中,还表现在新老队员的传承帮带上。今年代表中国参加“安全环境”比赛的6名队员,全部来自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均没有“安全环境”正式比赛经历。新手第一次上场,表现却非常出色。“这其中最大的奥秘就是,各专业教练员几乎全部都有相关课目参赛的经历。”该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王高洁说。
8月28日,在“晴空”便携式防空导弹班组项目多能赛中,中国海军队驾驶步战车在赛道上疾驰。 解放军报记者 王俊 摄
“这是一种共享共赢理念。”“安全环境”项目教练员段小虎介绍说,开赛前他们邀请往年参赛队员区分驾驶、侦毒、辐射等专业,进行针对性授课辅导,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执教办法。
驾驶员冯波告诉记者,他的教练员房华杰是2017年“安全环境”项目的参赛队员。通过授课,让他在弯道转弯、通过雷场等训练内容上有了很大提升,这也是能够打破赛事纪录的重要原因。
在“安全环境”项目赛场采访,同为上等兵的中国一车侦察员宋锦超和中国二车侦察员刘顺介绍,每天训练结束后,他们都会就如何更快提升毒剂甄别速度进行交流。他俩的教练员杨宝生说,两个小伙子就像亲兄弟一样,每天天亮前熟悉场地,每次就餐前后强化力量练习、巩固基础动作,每晚和教练员一起研究训练形势制订次日计划,每天分析绘制成绩动态曲线图……可以说,备赛场上的点滴时间,他们都没有浪费。他俩甄别毒剂的时间也从原来的2分多钟提高到了20多秒。
出生于1988年的宋伟,于2016年取得“安全环境”项目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后来又陆续参加了各类防化专业比武,经验丰富。作为该项目侦毒专业的负责人,他着眼今年毒剂设置变化,从细节着手,精研动作,强化实战技能,突破关键技术,为后续比赛提供了有力的技战术支撑。
共享实现共赢,共赢成就精彩。从2014年开始,我军连续派队参加和组织国际军事比赛,涌现出一大批扬威国际赛场的训练尖子。此次赛前训练,这些曾经的参赛者,把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今年的参赛队员,转化和升级为实战招数,助推官兵由赛场夺魁走向战场打赢。
“赛场经验应转化成为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的‘共享宝典’。”教练员宋伟坦言,在传授经验的同时,他也从年轻战士身上学到了执着、坚毅和对胜利的极度渴望。“队员之间相互交流、共享经验,‘制胜的种子’已悄然生根发芽。”
(解放军报库尔勒8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