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里有个“第二课堂”
■贾 磊
这是一个驻扎在大山深处的基层单位。宿舍楼后,有一片茂密的松林。山间林下,是官兵工作之余散步谈心的休闲场地,也是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成效如何,基层官兵最有发言权。信息支援部队某部某队一级上士贾磊,结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讲述了自己和战友们一起在松林中成长的故事。
信息支援部队某部某队战士为松树修枝。姜 锋摄
搞清“做什么样的人,当什么样的兵”
“老贾,咋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老卫,这不又到送老兵的时候了,问问你最近咋样。”
老卫叫卫泽鹏,当了16年兵,去年冬天刚退役。他曾和我一个排,与我年龄相仿,我俩平时无话不谈。
又到退伍季,离队的几名老兵,有好几个曾是卫泽鹏带过的。
离愁别绪,让已经脱下军装的卫泽鹏有了感触。
“我这里都挺好。这兵当久了,一到退伍季就格外想战友们。”
“咱们正准备组织‘学老兵·赞老兵’和‘新兵入队’活动,队里计划也请你给大家讲讲。”
“希望大家都好好干,咱们连队肯定会建设得越来越好……”听着卫泽鹏洪亮的声音,我恍然间又回到了去年这个时候。
临近退伍,卫泽鹏一有空就拉着我到松林散步。
“再转转吧,等回了家,就见不到这林子喽。”卫泽鹏轻抚着树干对我说。
这些松树,是我们看着扎下根长起来的。当年营房改造,全队战友一起开辟出一亩见方的松林。前年初春,指导员带着我们一起把这片松林打造成了连队的“第二课堂”。
遇上风和日丽的天气,我们就在松林里上教育课。大家有的坐战备凳,有的席地而坐,清风徐来,入耳入心,感觉真好。
休息时,战友们或是两三结对,或是三五成群,到松林里散散步、聊聊天,林中的一草一木仿佛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一次,卫泽鹏跟我说,他特别希望班里的上等兵朱嘉凯今后能留队。朱嘉凯是连队年龄最小的兵,卫泽鹏对他很关心,常和他在松林里谈心。
“你看这松针墨绿墨绿的,咱们经常在这儿上教育课,松针上多少也沾了些‘兵味’吧?”一次,卫泽鹏笑着对朱嘉凯说。
松林正中,鲜红的“八一”砖刻特别醒目。这是朱嘉凯和几名战友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出来的。他们那批新兵下队后,指导员在“八一”砖刻前组织大家重温军人誓词。
“我们6名新兵站排头,全队官兵排在后面,指导员在前面领誓,那心潮澎湃的感觉,终生难忘。”朱嘉凯说。
我曾和朱嘉凯聊过“为啥来当兵”这个话题。他说:“征兵报名时,我毫不迟疑地回答,自己当兵是去保家卫国的。可当我真正喊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这句誓词时,我怔住了,第一次体会到这些字眼的分量……”
近两年,新兵下队后,队里都要在松林里的“第二课堂”组织讨论交流会,主题是“做什么样的人,当什么样的兵”。
每个人的兵之初都要思考一个同样的课题:如何完成从一名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如果只是用嘴说说,答案或许很简单,但关键是要有发自内心的认同。
“发自内心的认同。”这句话,指导员曾说过很多次,教育课上、谈心交心时……
一个人内在的想法,只有自己清楚。发之于中,必形于外。当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会行动坚决。
一次讨论会上,指导员在松林下抛出一个话题:如果能穿越到革命年代,你想和哪位英烈见面?
当时,卫泽鹏说:“我想去见蒋先云,和先辈一同战斗!看了电视剧《问苍茫》,我认识了他。我想请教前辈,是什么让他树立了如此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
那场讨论持续了很久,我们穿越时空,与各自心目中的英雄对话。最后,朱嘉凯谈了自己的感想:“我要踏踏实实,好好当兵,好好干!”
有这个底色在,就有主心骨
去年立夏时节,队里在松林里组织的一堂读书交流会,令人印象深刻。
中士苏家兴热爱传统文化,战友们给他起了个“雅号”——苏学士。他曾以“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为主题,给大家上了一堂理论课。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我理解,这和我们军人也有契合之处。”苏家兴侃侃而谈,“兴,说的是要有朝气蓬勃的生命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军人要有保家卫国的情怀;观,是一种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对军人就是说,要通过学习党史军史明理明智……结合这些,再去学习‘支部建在连上’‘井冈山时期红军的士兵委员会’,就更能理解其中的政治考量。”
说实话,苏家兴讲的这堂理论课,当时我没有听太懂。课后,我抓紧去阅览室查阅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的相关资料。
“让大家自发地去学理论,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愿意称之为‘发自内心的认同’。”指导员这句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只要路子引对了,战友们学理论的热情就会高涨。
还有一次,我们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什么是好的教育”等话题展开讨论,二级上士翟伟全说:“指导员给我们讲的‘启发式灌输’教育方法,我查到出处了。古田会议倡导的‘十大教授法’第一条,就是启发式。”
去年夏天,驻地遭遇洪水。河水没过膝盖,湍急的水流夹杂着石块,打得人腿肚子生疼。当时,单位主官考虑到翟伟全马上要面临军士选晋考核,并没有安排他去执行这次抗洪抢险任务。
可翟伟全的倔脾气一上来谁也拦不住:“我是骨干!任务来了往后缩,还算什么骨干!”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和力量,他带着战友把500多斤重的柴油发电机抬到了河对岸。
如此强烈的责任感从何而来?翟伟全书桌里那本画满了粗线细线的《苦难辉煌》里,或许藏着答案。
也是在那一批军士选晋时,二级军士长朱禁收到了晋升一级军士长军衔的命令。他和战友们分享了自己军旅人生的感悟:“这么多年的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给我的思想打下了鲜红底色。有这个底色在,就有主心骨,就不会走偏。”
要相信你说的话,首先要信服你这个人
秋高气爽,正是农家“晒秋”时。熬过了潮湿闷热的三伏天,遇到这样的丽日清风,大伙都想出来晒一晒。
汛情之后,上级改造水暖管线,线路穿松林而过,松树难免被伤根。看着发黄的松针和被埋到土里的“八一”砖刻,大家心里不舒服,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周六清晨,卫泽鹏和班长章林开始忙碌,他们自制了一个圆规,重新给“八一”砖刻定位。见他俩行动起来,战友们的想法多了起来——
下士闫超龙提议,制作一批树牌,印上知识点、名言警句,浓厚“第二课堂”的氛围。
下士董枭提议,把“连队简介”刻在松林一角的文化石上。
就像一池活泼泼的春水,时时翻滚着鲜活的浪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二课堂”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一天,老班长朱禁带着朱嘉凯修剪枯树枝。他语重心长地说:“小朱,犯了错不怕,重要的是真正认识到自身错误。”
原来,前两天检查手机,队里发现朱嘉凯花了几百块钱买“游戏皮肤”,批评了他。
朱嘉凯对此很不理解:“我花自己的钱,又没有网赌网贷,有什么错呢?”
“小朱,你觉得咱们园子里这些松树,是靠什么撑过今年这场洪灾的呢?”朱禁问。
“肯定是树根呀,根系发达才能扛风雨。”
“对,人靠心、树靠根,人和树有相通之处。就拿存钱来说,消费要合理,储蓄很关键。人存钱就像树养根,关键时刻能帮我们渡过难关。”
“班长,我知道你为啥带我来修树枝了。树要修枝才能长旺,人要明理才能长正。”
“对,没有谁一辈子都不犯错,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
教育的方式千变万化,不论是和风细雨还是疾风骤雨,一定要带着爱和真诚。看着松林里老朱和小朱的身影,我想起指导员常说的一句话:“要相信你说的话,首先要信服你这个人。”
立起信仰信念,不仅是为了当好兵
山里冬天的太阳,不到下午5点就沉入西山。四季轮转,人陪着树、树陪着人,岁岁成长。
军营的离别有其特殊之处。每名官兵从踏入营门的瞬间,也就进入了离别的倒计时。不论2年、5年、8年、12年,或是更长时间,随着成长,每个人对服役年限的心理预期也会有所调整。
有的战友一心想留下,却没能留下;有的战友总是盼着回家,却在最后一刻舍不得走;有的战友对注定的别离,早已心中有数。
卫泽鹏大概属于第3种。他年纪不算大,但白发不少,总是很乐呵,笑起来尤其爽朗。退伍前,他休息时间经常拉着战友们聊天,恨不得和全队每个人都掏心掏肺说个够。
万籁俱寂的雪后冬日,松林里多了两个身影。朱嘉凯问卫泽鹏:“班长,你退伍后想干点儿啥?”
“这个还真没想好,回去慢慢摸索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当个好人。”卫泽鹏的神情变得有些严肃。
“哈哈,这还用说!”朱嘉凯笑了。
“小朱,可能等你退伍时,才能理解我说的话。”卫泽鹏说,“指导员给咱们上的课,让我明白,立起信仰信念,不仅是为了当好兵!”
朱嘉凯追问:“那还为了啥?”
“为了让我们永远当个好人!”卫泽鹏接着说,“还记得上个月的读书交流会吗?班长章林朗读了一段名句——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我想,退伍之后我们也要做宣传队,影响带动身边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多大力出多大力,尽己所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朱嘉凯没有接话,两人沉默着走到了党徽的砖刻面前。
重建松林“第二课堂”时,卫泽鹏和章林商量过后,在“八一”砖刻旁边又刻了一枚党徽。
“班长,等我入党的时候,你能回连队看看吗?”
“只要你好好干,到时我一定回来!”
雪地里,两个迷彩身影挺拔如松。
(谢啸天、王超、康政策整理)
锐视点
把心养正 把根扎牢
■谢啸天
信息支援部队某部某队将宿舍楼后的一片青翠松林,开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发动官兵经常性开展生动鲜活的自我教育,潜移默化,入脑入心。
松林之中也有课堂。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大自然中体悟宇宙人生:人靠心、树靠根,心中有魂,脚下才能生根。一定要把心养正,把根扎牢。
参天大树能在狂风中傲然挺立,就是因为它发达的根系牢牢抓着大地。同理,官兵是否经得起考验,要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
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材。树要修枝才能越长越旺,人要明理才能越长越正。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如给树修枝。树根扎深了,自然长得快,但是若不修剪,就很可能疯长乱长,难以成材。修枝并非一蹴而就,而要经年累月,甚至相伴树的一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有耐心、有大局。带兵人不能仅仅抱着“让战士立竿见影改变”“让战士在自己任期内不出事”等目的去做思想工作,而要带着大爱和真心去育人,让战士在部队有进步、终生可受益。
也许,在你的任期内,某个战士并不会有明显的改变,但总有一天,他会有所感悟、有所行动。
“你的一番话,讲进了我的心”
■谢啸天
“初学时,班长让我拿焊钳夹着木棍,在地上反复比画着练习。好不容易等到第一次实操机会,我却因为手抖,焊钳没点到焊点……”
松树下,二级上士谭攀正在讲述自己学习电焊的经历,这是信息支援部队某部某队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的场景。
供配电专业维护员桂世浩听得很认真。当谭攀讲到前不久自己执行一次夜间紧急抢修任务时,桂世浩不自觉挺直了腰杆。
“水管爆裂,作业空间又非常狭小,一戴上焊帽,眼前一片漆黑,根本看不到焊点。”谭攀感慨地说,“这次任务让我明白,比手稳更重要的是心稳,只有达到心手合一,才能在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时顶得上去。”
在桂世浩眼里,谭攀操作电焊就像用笔写字一样简单。他没想到,已经是电焊能手的谭攀在任务中还会遇到这么大的困难。
“学电焊要心、眼、手合一,接电路也是如此。”听完谭攀的讲述,桂世浩也主动和战友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之前,我总觉得自己在大学接触过供配电知识,因此有些轻视专业训练。最近,参加上级组织的高压供配电培训,让我大开眼界。想把一门技能练精,必须持之以恒。只有心稳、手稳才能保证线路安全可靠。”
一位前辈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炉火”,需要众人拾柴。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动员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有生气、接地气、聚人气。
后来,队干部在营区松林一处树荫下,摆了一张石桌,作为“第二课堂”的讲台。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官兵成为主讲人——
来自湖北省红安县的中士彭业腾给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党史课《红色土地,星火燎原》;临近退伍的上等兵张懿丰,主动分享了自己参加保密教育的心得……
“你的一番话,讲进了我的心。”每名官兵的经历都是很好的素材,一个故事、一句话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会进入某位战友的心坎里。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干部抓管理教育要有群众观点,要深入群众,使政治工作群众化,要相信群众的力量,学会发动战士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动起来,激发了该队官兵参与教育的热情,让大家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发自内心的认同与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