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某部二级军士长王金柱——
立身为柱 托举长剑
■杨泽宇 宋德良
“前方道路过窄,车辆无法通过……”北国盛夏,火箭军某部演练现场,任务班组对进攻路线选择争论不休。
“战机稍纵即逝,就从这里通过。”就在这时,一名老兵果断作出判断,抢先钻进闷热的驾驶室。
只见他粗糙有力的双手,紧握着被烈日烤得发烫的方向盘,转动、换挡、加油,顾不上鬓角滑落的汗珠,他的眼里只有打赢的方向。
这名老兵叫王金柱,是该部二级军士长。在他自己口中,他是一名普通的导弹操作号手,但在战友心中,他是值得信赖依靠的“顶梁柱”,单位领导称赞他“上装能操作、上阵能指挥、故障能排除、组训有招法”。
顶梁柱,关键时刻顶得住。几年前,该部装备更新换代,战斗力建设面临转型升级。新装备带来新考验,训练一度陷入瓶颈,效果不尽人意。“提升训练质效,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该部把试点任务交给了王金柱所在班组,要求在一个月内具备发射能力。
掌握新装备,首先要攻克“理论关”。那段时间,在连队学习室,王金柱带领班组成员开始了冲刺。不大的书桌上,堆满了专业资料,笔记本记满一个又一个。白天围着导弹转,晚上枕着书本睡,先后整理出20余万字学习资料和12册操作规范。
但光有理论资料还不够,还得有适应新装备的训练方法。“以往的经验不能用了,必须把思路打开。”作为试训负责人,王金柱经过反复论证,为班组成员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一边组织教学骨干一对一重点帮扶,一边在训练场亲自把关操作。
“信号跟踪正常,导弹姿态正常……”一个月后,在班组密切协同下,导弹模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入伍25年来,像这样的考验与任务始终伴随着王金柱的成长。
2018年寒冬,王金柱所在分队执行某大项任务。在确定先遣队负责人时,分队领导考虑到王金柱当时已很长时间没休假,就未将他纳入考虑范围。得知情况后,王金柱向分队党支部递交请战书,同时申请推迟休假。
先遣队只有十几名官兵,不仅要加固上百辆装备,还要勘测行军路线,为大部队制订输送方案提供一手资料。可以说,人少事多难度大。
“准备不好,耽误的是任务,影响的是战斗力,所有人必须打起百分百精神。”仔细研究后,王金柱明确了任务分工和完成标准,并身体力行带头干,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开。
始终铆在一线,追星逐月奋战,先遣队在王金柱的带领下,出色完成了装备输送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后续任务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路走来,考验不断,但王金柱总能交出“高分答卷”。他用过硬的能力与优异的表现,把自己锻造成真正的“顶梁柱”。
一句话颁奖辞:25年逐梦长缨,老兵立身为柱,托举长剑舞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