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某基地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教育协作区成为联教共育新平台
■任增荣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岳小林
“作为一名‘东风快递员’,要做到使命必达,就必须时刻保持引而待发状态……”初春时节,火箭军某旅发射架下,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二级军士长吴涛以“当兵就要当标兵”为题给官兵授课。
此次吴涛授课的对象除本单位官兵外,还有从兄弟单位前来听课的战友。记者了解到,该基地自2019年设立教育协作区以来,“一家授课几家来听”已成常态,深受官兵好评。
为何要设立教育协作区?该基地领导介绍,基地所属部队部署分散,尤其是随着跨区驻训、演练值班等任务增多,部队常年处于动态分散状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难集中、时间难同步、场地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问题愈发突出。
经反复调研论证,该基地党委决定调整“各自为战”的教育模式。他们按照“地域相近、业务相通、资源互补”的原则,先后设立多个教育协作区,把位置相邻、任务相近的单位集中划片,实行教育计划共拟、施教力量共配、精品课堂共享,引导各单位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教育协作区的设立,便于教员之间相互协作,有效提升了教育质效。”该基地政治工作部领导说,协作区内的每堂课都要经过授课人备课、协作区集体修改、负责人把关、机关和领导审核,教案质量显著提高,一批精品课脱颖而出。
“过去分散搞教育,有多少专题就要准备多少教案。如今只需按任务分工精心准备一堂课,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在提升授课质量上下功夫。”教育协作区教员、某团教导员朱硕说。作为听课人,某部中士岳帅涛感触颇深:“每名施教者的知识储备、专业背景、生活阅历都不同,这种优势互补、交叉授课模式,让我们对每堂教育课都充满期待。”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效,该基地积极探索与驻地知名院校建立协作机制,精心选择引进院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专家授课辅导等形式,进一步满足官兵听课需求。同时,为确保协作机制有效运行,该基地还在教育协作区内设立教育信息反馈员、片区教育巡视员、机关教育联络员,构建多维立体的教育协作网络。
该基地教育协作区的设立,有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任务一线、基层末端延伸,为战施教成效显著。日前,该基地多支部队挺进大漠戈壁、深山腹地展开实战化训练,官兵始终保持昂扬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