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时代的乐章,如何奏响教育的“强音”
一路调研采访,几多检视反思,听到官兵说得最多的是:“一些思想教育方法缺乏时代性……”
此言听来,熟悉而陌生。熟悉,是因为几乎人人都在讲;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讲出“所以然”。
一位营教导员感慨地说:“我当指导员时,就有战士提议让我用‘弹幕’,让人人都参与教育,我还批评他标新立异、不务正业。去年火箭军组织政治教员比武,‘弹幕效应’赢得满堂喝彩,我才恍然大悟,面对新时代,战士都上了岸,自己还在河中间摸石头。”
给思想教育“挑刺”,某旅士官小张也有话要说:“教育一个接一个,内容换汤不换药!”连队开展战斗精神教育,他把几年前的政治教育笔记本翻出来对照,发现不少内容都是“新瓶装老酒”,个别事例他从新兵一直听到现在。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教育的时代性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而有的教育却因为忽视时代性而疏离了官兵、失去了魅力,当然就很难触动心灵、引发共鸣,更不可能奏响“强音”。
火箭军某部通过讲好身边人故事增强教育实效性。朱 伟摄
“教育者一定要有好眼力,才能看得见问题、看得清路径、看得准方向。”这是记者一路调研采访最大的感受。
“不是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快。”某旅政治工作部宣传科干事段开尚坦言,现在搞思想教育真是“亚历山大”,慕课、微视频、手机投屏等新事物扑面而来,弄不好就会“思维不新被鄙视”。
信息时代,大数据资源备受青睐,但也带来不少烦恼。某团通信连马班长对此颇有苦衷:“一个社会事件、一篇热点网文、一次公共危机都可能引起官兵思想波动,而海量信息良莠不齐,有时候连自己都难以梳理清楚、分辨真伪。”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思想教育的舞台和阵地也变了。教育者不能坐着“绿皮车”去追赶时代发展的“高铁”,否则就会与现实脱节、与实践脱离,最终被时代淘汰。
如果思想没有了情感,理论的光芒又怎会璀璨
说起“教育如何以情动人”这个话题,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康长意没有一上来就谈他的想法,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该旅勤务连下士邱平工作干得不错,班长介绍他入党,可他态度并不积极,原来,他当兵前有过几年不太顺利的打工经历。他爱认死理,嘴边常挂着过去在“雾霾天”里遭遇的几件窝心事。
有一次,连队播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老党员陈岩石说,自己当年虚报2岁入了党,才争取到了背炸药包的“特权”。邱平看了,觉得“不可思议”。
在连队提议下,邱平利用休假踏访了四川大竹、浙江瑞安、广东惠州等6座烈士陵园。瞻仰一座座衣冠冢,触摸冰冷的无名碑,一种力量在他心中渐渐升腾、翻滚,以前教育课上记下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挂在嘴边的“舍生取义”“视死如归”那些话,变得有了情感、有了温度。
“寻根”归营,这个“90后”战士郑重递交一份入党申请书:“一座座墓碑,高度不及我的个头,但我却久久仰视,那是一个个共产党员灵魂的高度……”
“让思想有了情感,理论的光芒才会璀璨。”这是康长意的真切感受。
“教育不动情,效果等于零”。基层官兵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制约思想教育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教育不是强行“灌”进人脑子里,而是“走”进和“融”入人的心里。
基层官兵最不喜欢哪些教育?有的官兵说,居高临下上课、板着面孔授课,给人一种“受压”感。也有官兵说,把理论讲得冷冰冰的、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教育结果只有笔记、没有“人气”。
都说教育要“内化于心”,耕云播雨、润物无声应该是最美妙的“内化”。很多官兵都谈到,当今社会,大家承受着各种现实压力,教育不仅要给予灵魂的洗礼,更要带来心情的放松、精神的舒缓。只有带着情感去传播真理、传递价值,理论的光芒才会转化为心灵的抚慰,才会让官兵体会到“点亮理论这盏灯,一生不在夜里行”。
只看到满地的“杂草”,怎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去年9月,火箭军组织优秀政治教员考评选拔,7天不见硝烟的鏖战比拼,不仅遴选出10名优秀政治教员标兵和38名优秀政治教员,还改变了很多人的认知。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领导全程组织活动,感受颇深:“到基层调研时,很多同志都谈到政治教育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可眼前几十号政治教员备课、授课、讲微课,人人都有几把刷子,看来不是没人才,而是没有发现人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可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动不动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新兵集训,一位新战士爱讲“歪歪理”,班长时不时给全班“敲警钟”:“你们咋就这么喜欢传小道消息,太让人失望了……”几名新战士小声议论:“听这口气,我们都‘没治’了。”
某团单位建设水平滑坡,上级去检查调研,有的团领导埋怨营连干部“素质单”,营连干部抱怨班长骨干“能力弱”,班长骨干吐槽网生一代“兵难带”。“总说部属不行,到底自己行不行?”一句话,问倒一片。
听起来像是笑话,可这样的事在基层并不鲜见。
记者在某旅看到一份官兵思想调查报告:受多元化思潮冲击,理想信念不很稳定;受市场经济影响,奉献意识有所弱化;受不良风气侵蚀,价值判断出现错位……
这些分析不是不对,但只是指出了负面因素,全文很少讲到积极正面的评价,甚至连“中性词”都不多。正如在调研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独生子女“逆商”不高、社会经历复杂、沉迷手机网络等等问题。试想,如果眼中都是“否定”,课堂上又怎么会“肯定”?
时下,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真正走进他们、引领他们、赢得他们。对于教育者来说,“眼光”决定教育效果。
残冰消融,万物复苏,早春的江南大地,虽然还不见花红柳绿的春色,但泛绿的草地已经鼓起无数花蕾。调研中,某训练团政委赵伟指着一片草地感慨地说,野草也有芬芳,就算是狗尾巴草也有花语,如果我们只看到了满地的“杂草”,就不可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要想教育“火苗旺”,怎能一味“多加柴”
在某旅调研采访,正好赶上全旅组织主题教育分专题授课,旅领导运用10多个故事、20多组数据,把一堂教育课讲得情理交融,官兵听得津津有味。
驻守深山的某营官兵,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远程上课。就在大家饶有兴致地谈论刚才授课内容时,教导员拿出一叠教案说:“咱们休息10分钟,再上一堂形势政策教育课。”
几名战士瞅着讲台上厚厚一摞资料,附耳低语:“这堂课结束了,是不是还得学文件、搞讨论……”
“这一堂接一堂的课,战士们能消化吗?”课后,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教导员显得有些无可奈何,指着桌子上一堆教育计划、图表和方案说:“理论学习、政治教育、党内教育、业务学习都要搞,形势战备、安全保密、计划生育、爱装管装也要搞,不见缝插针、争分夺秒,教育时间就不够用。”
无独有偶。有个连队对全年学习教育作了个统计,共安排政治教育193课,结合业务工作开展的学习48课,文件传达学习50多次,一名战士平均每年要记三四个笔记本。
教育“多、乱、杂”的问题,是个老话题。这些年,各级也在想方设法解决,可教育内容多与减压减负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很好解决。官兵形象地说,教育就像个“火炉子”,谁都想加把柴火、捅一捅,往往不是“压灭了火苗”就是“捅漏了炉子”。
官兵的话,让人深思。围绕教育内容、时间、秩序、效益之间的是是非非,部队的政治工作者也在思考——
“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都抓教育,难免一多就虚。机关各个部门可能都只安排了一两堂课,但集中到一个连队,就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该抓的教育必不可少,这种情况下更考验教育者‘统’的功夫,要分清主次、学会统筹,低效教育是对教育资源的挥霍,无序教育必然损害教育效果。”
“教育重在‘授人以渔’,关键是要引导青年官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掌握正确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把任何问题的答案都告诉大家。”
掂量这些反思,改进方向也随之明确:教育时间也是有限资源,教育秩序决定教育效益,为基层官兵减负减压,思想教育面临的是一次艰巨的变革。
老是想着摘“果子”,哪有心思种“豆子”
某旅测试一连指导员李国堂自己也没有想到,在竞争激烈的火箭军优秀政治教员考评中,他一路杀出重围,综合成绩排名第一,被评为“优秀政治教员标兵”。
考评中,李国堂抽到的授课题目是“纠治和平积弊”,他没有引经据典,而是根据连队日常训练情况,模拟一次实战化对抗复盘讲评会,从蓝方、红方、裁判、现实四个维度抽丝剥茧。台下官兵听得津津有味。
“圈粉”的秘诀何在?在很多人看来,李国堂“讲课厉害”,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满脸书生气的指导员在火箭军导弹专业教练员比武中名列第二,在基地“四级主官”比武和核生化防护比武中斩获两个第一。
该旅政委刘宏伟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平时积淀的‘内功’,是讲不好教育课的。”
从旅团讲到基地,从基地走向火箭军,纵观“上榜”的那些优秀政治教员,都有许多“同质”元素:政治强、思维新、本领硬、作风实……
反观那些被淘汰出局的教育者,身上或多或少总有些不被官兵认可的地方。
一位教导员为了参加全旅的“一课多讲”遴选,找来营里几名“特长兵”助阵备课,有的负责润色文字,有的专门制作课件,自个儿还反复对着镜子练表情,官兵见了很反感:“这样的‘果子’,再光鲜也不好吃。”
某部通信营一名代理指导员,声音有磁性,讲课很有“范儿”,可就是理论水平不高,分析问题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解思想疙瘩也只能简单地就事论事,有人给他提意见:“再不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你就会得‘夜盲症’。”
某旅组织理论骨干比武,新毕业的一位排长不仅自己一路过关斩将稳拿冠军,还为下士赵志岭量身定做“攻略”,帮助他夺得全旅第三,令人刮目相看。可时间不长,这位排长开始“翘尾巴”了,出操拖拖沓沓,训练吊儿郎当。连队干部提醒他:“行动上如此‘打脸’,课堂上如何‘长脸’?”
当年,毛主席说:“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如今,人民军队进入信息网络时代,教育者的“本领恐慌”更加凸显,没有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就难有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只有扎扎实实地种好“豆子”,有朝一日才会风风光光地摘下“果子”,让官兵分享到收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