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集团军某旅弘扬优良传统激励官兵精武强能——
用英雄精神铸魂育人
■刘维礼 李春国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塔山阻击战中,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阻击疯狂进攻的敌人,誓死守住阵地……”新年伊始,第75集团军某旅在旅史长廊组织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红色宣讲员”刘晓玲结合先辈战斗故事进行的精彩分享,赢得阵阵掌声。
“以‘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为内涵的塔山精神,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该旅干部覃章维告诉记者,他们始终把塔山精神作为旅队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教育引导官兵大力弘扬先辈优良传统,铆定岗位精武强能,以“善于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战斗作风投身练兵实践,在强军兴军征程上不断创造新业绩。
不远处的机降训练场上,三级军士长张洋正为几名年轻战士讲解高空课目训练技巧,并就大家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动作示范。很少有人知道,这名对高空课目训练要领熟稔于心的“兵教员”,刚入伍时因恐高一度自我怀疑,甚至有点自暴自弃。
“刚到部队那会儿,机降训练曾是我心里难以逾越的一道坎。”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张洋颇为感慨。后来,旅队教育课堂上的一幕情景短剧,让他深受触动并下决心改变自己。
那次,该旅以“传承先辈精神、岗位奋斗强军”为主题组织大课教育。其间,官兵根据先辈战斗故事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短剧——《塔山英雄》被搬上课堂。剧中,由官兵扮演的革命先辈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身边的战友接连倒下,他们凭着“誓与阵地共存亡”的无畏气概,始终坚守阵地……
情景短剧结束,背景幕布缓缓移动,大屏幕上呈现的是DV短片——《英雄战士李向群》。入党当晚,李向群在救生衣上一笔一画写下“全力以赴”4个大字;高烧未退,李向群连续奋战,多次晕倒在大堤上……一幕幕场景,让官兵深受感动。
“面对强敌,革命先辈不惜流血牺牲坚守阵地;面对洪魔,李向群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拼搏精神,擦亮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授课结束后,张洋登台发言谈体会时说,“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胆怯退缩,还算什么革命军人?还谈什么责任担当?”
从那之后,张洋立足本职埋头实干,在连队干部骨干指导下开展抗眩晕训练,终于克服了恐高心理。后来,在上级组织的训练中,他与战友乘机抵达机降点位后,面对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第一个抓起索降绳带头跳下,并按前期制订的战术策略完成相关任务。
“教育者先受教育、铸魂者先铸其魂,是激发官兵战斗精神的关键。”该旅领导说,他们还抽派教育骨干组成“寻根小组”,分批次前往旅队发源地、纪念场馆以及战斗遗址搜集整理史料,沿着旅队先辈战斗足迹追寻、体悟、思考先辈战斗精神;完成素材整理、视频剪辑、文物复刻等工作,梳理形成访谈音频资料库、文字实录集,并制作文物史料图册和专题纪录片,引导官兵在感悟英雄精神中砺志铸魂,在传承优良传统中续写荣光。
一次,“寻根小组”组长曹开程在结束寻根之旅返程路上,将整理的战斗故事写进教育提纲,回到营区便走进教育课堂与战友分享寻根感悟。“作为英雄传人,工作中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们都要赓续优良传统、砥砺战斗精神,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曹开程分享完毕,突击步兵连干部刘裕臣趁热打铁,为接下来的演训任务进行思想动员,激励大家在任务中打头阵、当先锋。
此前,刘裕臣是一名飞行参谋。因旅队建设需要,他怀揣着对融合制胜的思考,申请到突击步兵连任职。
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担当。来到连队后,刘裕臣一方面以突击队员身份与官兵一起学习飞行原理、战机构造等知识,一方面从飞行指挥员角度研练突击步兵战法战术。遇到瓶颈问题时,他总把那句“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挂在嘴边,以此激励大家鼓起干劲、合力解难。如今,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连队涌现出一批专业尖子、组训骨干,围绕机降作战总结的多条经验在旅队推广。
同时,针对部队执勤点位多、人员分散的实际,该旅还因地制宜开展“铁心向党”故事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鼓励官兵主动登台结合任务经历谈使命、话担当;开展“训练之星”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教育人、激励人,并将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编印成册、下发基层,引导大家对标学习、奋力赶超。如今,一个个在塔山精神滋养下成长起来的典型,成为激励官兵精武强能、奋斗强军的生动教材。
一次训练中,面对多变特情、复杂环境和强劲对手,该旅官兵士气高昂、敢打硬拼,快速突入“敌”阵地;在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中,三级军士长刘恒严抠细节分毫不差,驾驶战车突破路障阻隔,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
过去,革命先辈冲锋陷阵,将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新时代强军兴军实践中,该旅官兵铆在岗位专攻精练,齐心协力研究空地协同训练难点、卡点问题,一条条战训经验在思想碰撞中新鲜出炉。
采访结束,记者漫步营区。不远处,完成训练任务的官兵整齐列队,步履铿锵、口号嘹亮。“抓好铸魂育人工作,还须常长学习英雄精神。只有平时注重用先辈精神培塑官兵,战时才能做到勇往直前、敢打必胜。”覃章维指着整齐的队伍对记者说,在塔山精神激励下,官兵坚定扛起革命先辈的光辉战旗,在战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青春华章。
传承先辈志 续写新荣光
■舒达生
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先辈们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也是我军政治优势的外化显现。回首往昔,无数革命先辈矢志不渝听党话、高举旗帜跟党走,在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血火战场上愈战愈勇,以视死如归、勇于牺牲、血战到底的战斗精神,锻造出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为新时代官兵铺就底色、树立榜样。
实践证明,发扬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学习革命先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方可练就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红色资源是我党我军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基层部队的实践说明,只有大力营造官兵“时时受熏陶、处处受感染”的浓厚氛围,讲好军队光辉历史,发扬英雄献身精神,才能不断激荡新时代官兵临危不惧的勇气、所向披靡的虎气、赴汤蹈火的胆气、舍我其谁的豪气。
传承先辈志,续写新荣光。我们应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总结部队能战善战、克敌制胜的宝贵精神财富,结合任务实际开展“血脉传承、岗位建功”实践活动,激励广大官兵在弘扬先辈精神中砥砺血性胆气,激发强军动力,想打仗之事、谋打仗之策、练打仗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