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版”的蓝军什么样
■解放军报记者 吴安宁
在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任参谋长的第3年,王丰有了第二个身份——某基地蓝军指挥员。
“思维是最难转换的。”最初,王丰不太适应新角色。首次参加对抗任务,就被指出“不像是蓝军”。
究竟哪里不像?有参谋向他指出问题所在:“我们进行的是‘红蓝对抗’,你这打法倒像是‘红红对抗’的路子。”
得到提醒的王丰接连改进战法,想方设法让蓝军分队更“蓝”,但收效甚微,对手直言没有起到“磨刀石”作用。
百思不得其解的王丰开始沉下心琢磨,到底什么样的蓝军才是合格的“磨刀石”。他告诉记者:“那时候常常是‘形’像了,‘神’却不像。”
“究竟什么是蓝军的‘神’呢?”面对记者的提问,王丰解释道:“说白了,剥开表层往深了看,无论作战理念还是指挥模式,这些底层的思维与真正的对手有距离。”
结论是一针见血的,问题该如何破解?此后的一场场“红蓝对抗”,成了王丰探究答案、寻求灵感的新场域。他带领蓝军分队大胆探索、实践创新,渐渐有了新感悟。
“形”的模仿的确重要。王丰认为,立足于人才和装备发展的进程,实现人员编组、先进装备等方面的扮演是必要的,但也是初级的,就算信息化装备武装到了“牙齿”,也只是达到了假想敌构建的1.0版本。他提到:“一支合格的蓝军应该形神兼备。”
不再简单“克隆”对手,这块“海上磨刀石”开始向2.0版本跃升。他们下了很大功夫训练专业化蓝军分队的“大脑”,追求作战思想、作战原则、作战方式等各个层面的“神似”,从而构建越来越逼真的作战环境,发挥“磨刀石”的真正效能。
这一过程并不简单。什么是真正的对手,什么又是对手内在的“神”?众多难点摆在蓝军分队眼前。这些年,在研究对手时“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努力把对手的作战行动设“实”,作战理论用“活”,王丰和战友们始终在路上。
扮演蓝军的经历,让王丰想起一则经典哲学寓言——床喻。他们就像寓言里那个描摹床的画家,穷尽所能去描绘并还原那张“理念中的床”。
“3.0版本的蓝军应具备什么特征?”记者问道。
“我想是拥有眺望未来战场的前瞻思维吧。”王丰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扮演蓝军不应仅仅是“现在进行时”,还要有“未来时”状态,认知攻防、太空博弈、人工智能……蓝军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要主动探索未来,为战斗力生成提供更多可能。
(应受访人要求,王丰为化名)
“海上磨刀石”的自砺之旅
■解放军报记者 吴安宁 特约通讯员 封治斌
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战舰协同训练。王光杰 摄
从红方席位到蓝方席位,这些年,王丰在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参谋长和某基地蓝军指挥员的双重角色间来回切换,遇到很多难题:“如同一个人下一整盘棋,左右开弓,时攻时守,挑战非常大。”
红蓝兼备,这无疑带给王丰许多辩证思考。如今,他觉得自己正在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尤其在扮演蓝军上,关于如何做一块合格的“海上磨刀石”,他有了更深的体悟。
“您应该是这里最懂蓝军的人了。”在与王丰的交流中,记者发出感慨。但王丰听后连连摇头,在他看来,蓝军的彼岸远未抵达,他们仅仅凑成了蓝军拼图的一小块。
武器装备在更新换代,战术战法在加速迭变,战场环境更是瞬息万变,王丰说:“我们在加速奔跑,对手也在不断变化,‘海上蓝军’的进化之路没有止境。”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王丰将这句话写在了笔记本的扉页,提醒自己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战斗状态。
作为蓝军,要不断“抵近”最真实的对手
真实的战场环境复杂多变。作为蓝军,如何无限趋近于真实对手?又如何在波谲云诡的境况中应势而动,锤炼部队?这些年,王丰频繁思考这个命题。
“指令无效!”
那天,一场对抗训练正在进行。当听到导调组的判定时,站在作战指挥大厅屏幕前的王丰,眉头锁得很紧。
就在几分钟前,蓝方发现一个有利态势,对红方发起了火力打击。然而该火力单元已在上一轮课目中使用,后续蓝方并未根据武器性能对其进行相应维修保障,导致打击无法完成。
机会白白溜走,红方得以反攻。蓝方复盘会上,有参谋坦言,若非课目设定,我们以为所有后勤装备保障都是理想状态,且这种想法总是天然出现在大家脑海中。
看似是忽略了战场要素,实则是习惯了“走流程、对计划”,然而,真实的战场情况从来不是排练好的,没有谁会提供“理想状态”。
教训令人心痛。那晚,王丰坦诚地说,我们必须意识到,在战场上,“烽火狼烟”是实打实的,敌人不可能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以预想的方式出现。作为蓝军,不习惯真实战场、不熟悉真实战场,如何能成为最真实的对手?
任务结束后,王丰组织官兵开展了一场关于“战场法则”的讨论。蓝军怎样更“蓝”?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要在对抗中多设“变量”,以取得战斗力提升的“增量”;战场环境复杂,红方怕什么、缺什么,蓝方研究什么、提供什么;必须破除以往对抗训练中的套路思维和惯性打法,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王丰感慨:“与实战要求不相适应的训练内容就是‘卡在我们喉咙里的刺’,一定要拔出来!”以讨论结果为指引,针对以往对抗训练中影响战斗力的漏洞,大家再次复盘,一一研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一次复盘会的集体“头脑风暴”中,有参谋提出去除某个过于冒险的战术动作。就在众人点头时,王丰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个动作真的不可能发生吗?”说着,王丰找出真实案例,“我们不能小看敌人,更不能将自己的思维僵硬嵌套到对手身上,找到这个行动背后的深层机理,寻求更多的战术动作,才是蓝军的思考方向。”
知敌、像敌才能超敌、胜敌,作为蓝军,要不断“抵近”最真实的对手。蓝军分队进一步解读研讨对手最新战例战果,将战略决策、指挥流程、战术战法等整理成册,充实到资料库中,为蓝军的行动与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对抗训练的深入展开,新武器装备、新作战手段等要素进入训练全流程,医、食、住、行、油、财、水等保障要素纳入考核内容。任务开始的那一刻,没有“手下留情”,没有“中场休息”,红蓝双方的奇袭随时在发生。
对抗训练,输赢不是关键,思战研战、超敌胜敌才是目标
陆海相连,硝烟滚滚;海天相接,排兵布阵……拂晓,实兵对抗正式展开。
空中,红方战机不断变换飞行路线,企图直插蓝方阵地开展打击。蓝方舰艇以变制变,结合战场态势对红方实施跟踪式精准干扰。启动应急预案、重建通信网、释放干扰弹……针对雷达显示屏上不断变换的波形,红方连续应对、一一化解。
最终,红方赢了!
精心准备的作战方案没能发挥威力,蓝军分队吃了败仗,一名参谋心情沉重了好几天。王丰却不见消沉,反而比以前更有干劲儿了。
“蓝方不能输吗?当然不是。红方的胜利,恰恰证明了我们的价值——我们终于‘磨’出了一把‘快刀’。”这些年,王丰始终强调不要有“红必胜、蓝必输”或者“蓝必胜、红必输”的思维定式。
“归根结底是太想赢了,喜欢争个你高我低。”凭借着对红方的了解,一些参谋在某个“绝活”或“特技”上倾注过多精力,而忽略了对对手作战思想、作战原则、作战方式等领域的深度剖析。还有人想把费尽心思研究的战法留在更大的训练场上使用,担心被对方提前“偷师”。
诚然,打仗的人都渴望胜利。王丰认为:“谈及对抗,很多人容易陷入胜负的怪圈。但我们努力演真扮像,最终为的是提升部队战斗力。”
对抗训练,输赢不是关键,思战研战、超敌胜敌才是目标。相较于对抗的结果,王丰将更多精力倾注在研究制胜机理上。每次对抗任务结束,复盘战场得失、检视研究成果都是他和战友的第一要紧事。
休息的时候,王丰喜欢爬山。他觉得,红蓝之间的一场场对抗就好比攀登一座座高山,越接近山顶,人越容易疲累,瓶颈随之而来。“极限能力往往是相互逼出来的。”这些年,参加了许多场对抗任务的王丰总结出一条经验,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过硬的对手倒逼自我革新,乃至自我颠覆。
红蓝互为训练条件,“磨刀”的过程也是双方持续进阶的过程——
蓝方打出新战法,红方紧跟着有动作;红方有了“新变量”,蓝方进一步寻求“制胜密码”,不让自己被对手“磨平”。王丰十分喜欢这种“你高一尺,我高一丈”的感觉,每次在较量中验证新的战术战法,他都觉得很过瘾。
瞄准战斗力提升,海上“动态蓝军”已经成为常态。开放要素按需整合,此次任务中红方的一员很可能在下一场对抗训练中成为蓝军的一分子。大家在红蓝思维的转换中获得全方位的磨砺,蓝军分队这块“磨刀石”也越来越“坚硬”。
联合不是简单做加法,一体作战才能赢得战场主动
浏览王丰的书架,记者发现许多书目名称都包含有“联合”二字。
“‘海上蓝军’一定要有联合作战思维,这不是上限而是底线。”说起联合,王丰认为海上作战形式复杂且多样,这是蓝军最基本的训练要求。
“我们原以为这是其他指挥要素的处理范围……”训练中,有些官兵只埋头负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单打独斗的想法时有出现。“联”得不好,对抗训练就吃苦头。设置险难情况时过于单一,对联合打击的处置考虑不够周全等问题常常成为蓝军训练时的一道坎。
“不少人更关注战术行动上的‘联’,而忽视了战法思维上的‘合’。”王丰告诉记者,有时大家因为军兵种文化、思维观念等不同产生分歧;有时由于战术战法不同、指挥方式不一,大家的行动衔接配合不够紧密;有时甚至会出现各军兵种都想“扛红旗、争第一”的情况,导致联合效果打了折扣。
对于这一点,全程参与某次对抗训练方案设计的空军某部参谋同样感触颇深:“很多思路和细节,一旦涉及多个军兵种,简单的‘一对一’沟通对接就变得效果不佳,联合的路并不好走。”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各军兵种之间的壁垒如何打破,不同作战样式、软硬武器怎么联?王丰说,联合不是简单做加法,而是在排列组合中求解更多方案,实现1+1>2的作战效果。作战力量虽有主辅、配属之说,但各环节、各要素必须破除“配角思维”,每一个作战单元都应紧密衔接,以“主角身份”推动体系高效运转,方能赢得战场主动。
近些年,联合思维不断嵌入对抗训练之中。在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的牵头组织下,各单位成立课题小组,梳理体系化练兵的难点堵点,拟制联合训练方案;空军、陆军、火箭军等其他军兵种的指挥员和参谋被请进海军红蓝双方指挥部、演习导演部,提出意见建议;采取结对教学、交叉互学等形式,将友邻军兵种单位请上讲台,分享联战联训经验,学习强化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蓝军分队还多了不少部队院校人才、地方科技专家做搭档。记者在作战指挥中心找到王丰时,见他正与几名专家对话,很是兴奋。原来,几名专家的建议,有可能成为蓝军创新战法的增长点。
这意味着,为红蓝双方加装“外部大脑”,也是联合作战的必要手段。在思想的交锋和碰撞中,这些“外脑”无疑为对抗训练提供了更多智慧和可能。
(应受访人要求,王丰为化名)
锐视点
在每一场对抗中锤炼打仗功夫
■李 烈
习主席强调,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对于确保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对于提高部队全面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蓝对抗是检验部队实战思维、提升战斗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无论是按照潜在对手作战思想和作战原则打造一支形神兼备的模拟蓝军,还是按照与实际作战背景相一致的要求构建陆海空天网电“六维”一体的战场环境,或是按照与实际作战进程相一致的要求构设各类临机情况,都是为了受训部队能够沉浸式搞训练。
战争的胜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敌人的知悉程度。全面研究作战对手,始终紧盯敌人练兵,是练兵备战的基本要求。客观上,敌情研究范围广、内容多、更新快,不可能一蹴而就,这要求我们把知敌研敌作为军事训练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由浅入深、逐次递进,不断推动它向更高层级跃升。
当好“海上蓝军”,要演真扮像。必须搞清楚打什么仗、同什么对手打仗,精准研究作战对象,为部队训练提供逼真强劲的作战对手,让官兵在近似实战条件下锤炼打仗能力。
当好“海上蓝军”,要强化联合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联合训练”。可以预见,未来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不需要联合,没有一场胜利不来自联合,任何单一军兵种都难以“独木成林”。必须建立健全多军兵种密切协同机制,努力引导一切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向练兵备战聚焦用力,切实提升军事训练效能。
对军队而言,备战无间隙,战场无亚军。今天的训练场就是未来的战场,在每一场对抗中锤炼打仗功夫,才能真正成为实战化练兵的受益者。唯有如此,当战争真正来临之时,我们才能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