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一个侦察连的跨越之旅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钱浩 肖士金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3-07-18 14:52:01

“数字研战室”落户连队

■钱浩

夜色渐浓,中部战区陆军某旅营院一片寂静。

一盏灯光一如往常地照亮着“杨子荣英雄侦察连”的“数字研战室”。连长陈科成像往常一样,拿着周训练计划来到这里。听着几名训练骨干激烈的讨论,陈科成不禁想起这间“数字研战室”刚成立时的情景。

几年前,连队经历数字化转型,侦察“敌情”要靠无人侦察机、装甲侦察车,判断“敌人”部署和动向要用机载和车载雷达、光电图像,获取和上报目标要通过目标定位系统和战术互联网……这让习惯于传统侦察手段的官兵一下子无所适从。

如何尽快掌握新装备?如何探索数字化条件下的侦察模式?如何让官兵明白转型的重要性?这些问号的答案,成了陈科成这些年一直追寻的目标。

然而,实战化的考验不会等问号被拉直再来临。面对演训场上一次次失利,陈科成心里明白,转型已经成为一道必答题,“数字化”短短三个字,意味着“一条绳子、一把刀”的传统侦察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久后,连队党支部决定成立“数字研战室”,复盘总结演训经验,探索创新精准抓训措施,同时建立官兵训练、装备性能、对手特点等多个数据库,以便官兵随时在这里掀起“头脑风暴”。

“数字研战室”内,电子沙盘、3D态势图、战法创新库等一应俱全。此刻,下士邱鹏正在电子沙盘前为即将进行的任务做最后的准备;新兵柯志孔和几名战友利用模拟交战系统熟悉装备性能,并不时交流心得体会。这里,俨然成为连队官兵探索战斗力生成的“数字阵地”,同时也成了陈科成常到之处。

“每次打开这扇门,都觉得打开了更多可能。”看着眼前的战友们,陈科成希望能够带领连队打开制胜未来的更多扇大门。

侦察连官兵参加实战化演练。

一个侦察连的跨越之旅

■钱  浩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肖士金

“如果这是真正的战场,我们恐怕连反思的机会都没有”

6月,塞北草原的夜晚一片寂静。夜幕之下,一辆装甲侦察车悄然潜伏。

“野战机场东侧发现‘敌’火炮阵地!迅速接收目标!”在夜视装备的加持下,观察员很快就发现了“猎物”的踪迹。话音未落,中部战区陆军某旅“杨子荣英雄侦察连”中士王钧颉立刻操作装备锁定目标。

激光定位、编辑情报、上传数据……一连串操作后,一个新的蓝色队标开始在指挥所屏幕的地图上闪烁。

“迅速撤离!”随着王钧颉一声令下,侦察车迅速遁入黑暗之中。不多时,王钧颉便接到目标被炮火覆盖的通知。

“战场诡谲多变,我们要始终保持‘暗处思维’。”这是王钧颉常对侦察队员说的一句话。在他看来,侦察兵的战场就是一场明与暗的较量,谁先被发现就意味着谁丧失了主动权。

那年,连队参加实兵对抗演练,王钧颉带领小分队深入“敌”后完成第一阶段侦察任务,隐蔽休整待命。

作为连队的侦察尖兵,王钧颉曾代表连队参加陆军侦察兵比武,并名列前茅;在多次演训中带领侦察分队直插“敌营”深处,成为决胜战场的关键一环……过往经历,让王钧颉信心十足。

警戒力量足够远,隐蔽伪装也很好,一切似乎都在王钧颉的掌握之中。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天还没亮,他们就接到“被敌发现”的通报。

“究竟是哪里暴露了?”王钧颉百思不解,战后复盘揭晓了答案:原来,小分队早已被对手无人机锁定。

“我们还在地上,没想到对手已经飞到了天上。”年轻战士的一句戏谑之言至今让王钧颉印象深刻。当时,许多官兵还没有意识到无人机对未来作战的深刻影响。可是,对手已经把无人机熟练运用到演练中。那一刻,王钧颉突然想到了小说《三体》中的一句话:毁灭你,与你无关。不知不觉中,这俨然已经成了一场“降维打击”。

“被戳到痛处,才能痛定思痛,避免再犯错。”通过演训场上的所见所闻,连长陈科成越来越明白,在实战化这个“放大镜”下,平日里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和短板都会被成倍放大。侦察队员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既是对新装备发展的了解程度不深,更是对未来战场的认知不明。

演练复盘那天,陈科成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如果这是真正的战场,我们恐怕连反思的机会都没有。”

侦察分队搭乘直升机进行“敌”后侦察。

“宁要暴风骤雨中的‘良好’,不要风平浪静中的‘优秀’”

现在回想起来,陈科成还是庆幸自己当时的坚持。

会议室内,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大家都在等一个决定:连战术演练,新装备上不上?

那年,官兵们敲锣打鼓将某新型侦察车迎进了车场。

车还未停稳,上等兵任高林就嚷嚷了起来:“我见过这个家伙,在演练场上可没少让我们吃亏。”

“你可别学程咬金,刚进了瓦岗寨就把排弩砸了。”连队技师、一级上士康良庆的一句话引得大家会心一笑。

入伍15年,康良庆先后3次见证连队改革调整,经历了20多种武器装备更新升级,他深刻地感受到武器装备的革新给连队战斗力带来的变化。

兴奋之余,康良庆率先登车,本想一睹为快,没想到却愣住了:车内的先进设备自己过去根本没见过,复杂的电子线路图更像是“天书”。

新装备学习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他们只能死记硬背,把程序步骤先记住,再一步一步往下走。

爬过这个坡,又过那道坎。那段时间,学习室里经常是灯火通明,加班加点成了连队官兵常态。

“像是回到了备战高考的时候,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说这话时,康良庆绝对想不到,仅仅2个月后,他们的“大考”就来了。

两种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一种认为新装备列装不久,性能操作还没有掌握全面,贸然上场恐怕会“关键时刻掉链子”;另一种则认为实战演练就是倒逼新装备战斗力生成的最佳方式,这种机会不能错过。

“大家的争论,其实都是在探寻战斗力生成的方式。问题是现在我们还有得选,但如果战争明天打响,我们还有得选吗?”陈科成的话,让大家意识到,备战打仗不是一道选答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只有将自己“逼上梁山”,才能破而后立。

先期侦察阶段,康良庆带领的侦察小队使用新装备查获不少目标,但由于操作不娴熟、对装备性能掌握不全,目标回传后丢失不少,仅剩的目标中还有一半是“假目标”。

面对难看的“成绩单”,陈科成给全连官兵吃下一颗定心丸:“宁要暴风骤雨中的‘良好’,不要风平浪静中的‘优秀’!”

在接下来的侦察任务中,他们探索新的侦察方式,不断总结方法,练强了目标实时整合能力。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摔跟头”中,他们对新装备性能逐一进行了验证,连队也收获了一本“战味十足”的操作手册。

侦察连官兵进行渗透侦察。

“不知不觉中,转型的‘酵母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那一次,差点让目标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走了!”

训练分析会上,下士袁政讲述的一段经历引起了陈科成的注意。

“发现目标!”一次侦察任务中,袁政操控无人机成功发现“敌”阵地,正当他将位置信息进行回传时,屏幕画面却突然剧烈抖动起来。袁政迅速反应过来——他遭遇了“敌”方的电磁干扰。

己方的炮火还没有到,“敌”方却已经开始准备撤离。这让袁政心急如焚。

“当时多么希望自己就能呼叫火力支援。”袁政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陈科成在连队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未来作战,情报实时获取只是初级目标,必须让侦察力量与打击单元默契配合,才能真正实现“侦、控、打、评”链路循环。

这让陈科成想起一个形象的比喻:给一位骑士一支自动步枪,如果他拿着这件武器上马,用枪托砸对手的脑袋,这样就不是转型。如果他躲在一棵树后,开始射击,这样做才是转型。

转型的意义,不单单是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更是思维理念的转型升级。

对此,二级上士梁林同样深有体会。去年,该旅与某陆航旅携手开展实兵对抗演练,梁林和战友驾驶某新型侦察车与直升机体系联动,陆空携手高效锁定多组目标,引导炮兵火力实施精准打击。

从“一条绳子、一把刀”到“一双翅膀、四个轮”,梁林明显感受到侦察兵的时代巨变。

“要过‘火焰山’,须有‘芭蕉扇’。科技赋能倒逼着我们换脑筋、变观念。”指导员赵童说,去年连队秉持“转型先转脑,研训先研心”的理念,通过成立“学习小组”专攻精研、利用“军职教育”平台先学一步、选派技术骨干赴院校进修等方式,抓紧提升官兵信息化素养。

一次周末,下士刘坤急匆匆地来到陈科成的房间,言语间流露出欣喜。跟随刘坤来到室外,陈科成发现一架无人机正准备起飞。

令人意外的是,无人机的下方竟然加装了一把自动步枪。愣神间,无人机“嗡”一声腾空而起,随后便在空中进行各个方向的瞄准模拟。

“虽然目前看起来比较粗糙,但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尝试。如果再给我们一些时间,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刘坤的言语中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

闻听此言,陈科成内心百感交集。他明白,在不知不觉中,转型的“酵母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现代战争是体系作战、跨域联合,人人都是通联全网的体系节点。连队官兵的转型尝试,恰恰验证了思维转型的不断加速。

如今,陈科成能够真切地感觉到,他们已经循着光亮找到了一扇扇制胜之门:“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勇敢走过去,然后用力推开它们。”

本文图片由张日荣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