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这4名押运兵的生活,聆听他们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2-01-04 06:46:25

兵行千里

铁轨纵横交错,蜿蜒伸向远方。在风雨兼程的征途中,年轻的押运兵肩负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也一次次感受着别样的风景、寂寞与坚守。

本期“士兵面孔”,我们聚焦来自不同单位的4名押运兵,品味他们兵行千里的默默付出,聆听他们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编 者

除夕烟花

■高明俊 张督都

【人物名片】李善亮,火箭军某团四级军士长,荣立三等功1次。

很多年过去,那片旷野上空绽放的烟花还是时不时浮现在李善亮脑海中。

那是一次特殊的押运任务,军列在祖国腹地来回穿行,从仲夏出征一直到年终岁末,李善亮在铁轨上漂了好几个月。有一段时间恰逢春运,铁路线异常繁忙,押运列车何时出发、几时抵达,很难有精确的时刻表。

列车一路走走停停,最终停在华中某地的一个无名小站。一大早,附近村庄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将李善亮从睡梦中惊醒,一看日历,又到除夕了。

出生在甘肃兰州的李善亮是典型的西北大汉,一米八的个头,天生一双大脚,乡邻都说大脚走四方。这话真没错,入伍14年,他的足迹遍布南国密林、黄土高原、荒漠戈壁,常年战斗在漫漫铁道线上。

别看押运车威武雄壮,可李善亮和战友的日常活动范围却不足8平方米。这么狭窄的空间还被分为两部分:一半为设备间;另一半是生活间,有两张上下铺,一张小桌,对面是一组装备仪器柜,剩余的空间,放上一张板凳都困难。

李善亮入伍前就是体育健将,上学时课间休息都会跑去打篮球。在这8平方米的世界里“千锤百炼”,这个“80后”小伙已颇能耐得住寂寞。他说:“押运看的不是风景,而是心情。”

新年要有新气象。那天一大早,李善亮和战友就忙碌起来,给车厢来了场大扫除。被子叠得方正,床单平整舒展,狭小的生活间被擦得一尘不染。一对“福”字贴在车窗上,与朝阳相互辉映,为车厢平添了几分过年的气息。

清冷的小站,军列静卧,等待出发。李善亮和战友们一丝不苟地按程序检查车辆装备,时间在忙碌中悄然逝去。

天色擦黑,四周村庄里传来的鞭炮声越来越密,浓浓的年味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列车上,年夜饭也上了桌——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一盘炒青菜、一碟花生米。长期生活在铁轨上,不少押运兵都练就了一手不错的厨艺。每次单位会餐,大家总能端上一两盘拿手好菜。

滚沸的火锅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倒上饮料,李善亮举杯:“尝尝我做的火锅,要是我妈做的,一定更好吃!”

“来来来,一起举杯,敬我们的父母!”车厢里热闹起来。

“快看,那边在放烟花。”吃着年夜饭,李善亮突然指向车窗外。夜空中一朵朵绚丽的烟花尽情绽放,映红了半边天,也映红了李善亮思乡的脸。

旷野空寂,烟花烂漫。那一刻,不知有多少战友在战位上与寂静为伴,与责任同行。李善亮眺望远方,眼前阖家团圆的和谐宁静,火树银花的不夜美景,正是他心中最美的图画……

青春诗集

■刘敏强 邓 鑫

【人物名片】刘金磊,武警湖南总队某部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2020年被总队评为“优秀士兵理论骨干”。

“条条铁龙呼啸蜿蜒,载着希望和重托,我们驰骋在神州大地。”车厢昏暗的灯光下,刘金磊翻开手中的诗集,轻声诵读着其中一首诗。诵读声与火车车轮发出的“哐当”声交织在一起,悠悠地飘荡在战士们心头。

刘金磊手上的诗集,包裹着白色封皮,纸张光滑又干净,封面上用大号黑体字印刷着书名《诗与远方》。在刘金磊印象里,第一次见到这本诗集还是在首次执行押运任务的时候。

那年寒冬,列车一路向北。车厢里,还是新兵的刘金磊裹紧大衣缩在角落里。这时,一阵说笑声传入耳中。他睁眼打量着昏暗的车厢,只见战友们打着手电筒围在一起,好像在翻看着什么。

刘金磊好奇地凑过去,原来是一本陈旧的册子,页脚早已卷了边,泛黄的纸张上随处可见黑黑的手指印。“这都是咱们中队战士写的诗!”一名老兵笑着对刘金磊眨眨眼睛,语气中透着一股自豪。接过草稿本,刘金磊翻了几页——诗句有长有短,字迹不一,但都写得工工整整。

“班长,这都是咱们中队战士写的吗?”身边一名新兵探过头来,刘金磊的思绪被拉了回来,他点点头:“对,这都是咱们押运兵的诗。”

刘金磊曾抱着“历练两年就回家”的想法来到部队,没想到一待就是10多年。他积极工作、认真训练,先后执行过70多次押运任务。在这期间,这本越写越厚的诗集,既见证了刘金磊和战友们的付出和成长,也陪伴他们走过一段段孤单的旅程。

刘金磊至今都清楚地记得自己写第一首诗的场景。那天,列车停靠在某地的一处编组站,刘金磊下车警戒,却发现眼前的风景无比熟悉,原来自己的家就在这座山的后面。刘金磊沉默地望着山脚下袅袅升起的炊烟。由于押运任务全程保密,他不得不努力压抑着想给家里打电话的冲动。

正打算返回车厢,一转身,他发现班长也站在自己身后眺望着远处,眼圈微微泛红。刘金磊知道,班长家就在隔壁村里,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接到任务前,正计划回家休假。

那一刻,刘金磊似乎读懂了坚守的含义,在颠簸的车厢里,刘金磊写下自己的第一首诗:“……最美的青春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坚守,是军人青春中最美的样子。”

一茬又一茬的士兵默默奉献又默默离开,留下的诗歌越来越多。刘金磊手上的这本诗集已经多次“升级换代”,从草稿本变成笔记本又成了印刷本,但“诗与远方”的名字一直没有变。刘金磊说:“小小的车厢里有战士们的诗,诗里承载着军人的青春和浪漫的远方。”

“大家快看!”刘金磊顺着战友指的方向,透过车厢的缝隙看到远处不断闪现的亮光,那点点斑斓正是万家灯火。多么令人欣慰的画面呀!刘金磊想起在这些温暖的灯光下,也有自己的亲人。他的思绪又开始飞扬起来:“列车拉响汽笛,城市的灯光渐远。我们带着家人的期盼,没入原野的寒夜……”

不期而遇

■吴绍健 王 晓

【人物名片】陈文进,武警云南总队某部上等兵。

清晨,列车穿过山洞,在群山之间绕行。路基两旁的白杨树渐次向后掠去,远处的山头上,笼罩着淡淡的白雾。

陈文进起身仔细检查押运货物加固情况。太阳升起之前,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刻。从车门吹进的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陈文进的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他从小就生活在火车站附近。每当汽笛声响起,火车“哐当哐当”驶过铁轨,他就感觉自己的心也被带到了远方。刚入伍时,听说单位选拔押运兵,陈文进一下子来了兴趣,憧憬着可以乘着列车南来北往,走遍祖国大好河山。

想当押运兵,必须经过严苛的选拔和高强度的训练,不仅政治素质要强,单兵作战能力的要求更不亚于特种兵。陈文进下定决心,暗暗使劲,最终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如愿进入押运队伍。

湛蓝的天空、葱郁的树林、潺潺流淌的小河,列车驶过原野,第一次执行押运任务的陈文进简直着了迷。然而,这种愉悦感很快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单调和寂寞。车厢内,战士们能够活动的空间很小,冬冷夏热,粉尘飞舞。

那天傍晚时,奔驰了一天的列车,缓缓驶入陈文进父亲工作的火车站。透过车门狭窄的缝隙,陈文进望着熟悉的站台,感受着熟悉的气息,心怦怦直跳。

“下车警戒!”班长急促的口令在耳边响起。容不得多想,陈文进快步切入自己的战位。由于保密要求,陈文进并没有告诉父亲自己在执行押运任务。此刻,他的视线快速环顾整个站台,查看有无异常情况。

突然,50米外一个身穿黄褐色马甲的熟悉身影映入眼帘。“是爸爸!” 陈文进心里一惊,这是他当兵1年多以来第一次见到父亲。红褐色安全帽下,是一张黝黑干瘦的脸,脖子被太阳晒得通红,汗湿的工作服紧贴着皮肤。

与此同时,父亲也从“橄榄绿”中瞥见了陈文进。他惊喜万分地挥着手,快步向车厢跑来。

“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呢?”当看清儿子手握钢枪,神情机警地伫立在战位时,父亲停下脚步,站在原地不再说话。很快,他像想起什么似的,转身朝站台外侧的值班室跑去,消失在陈文进的视线中。几分钟后,当父亲拎着一大袋水果匆匆赶来时,火车已鸣响汽笛,准备开动。

“在部队好好干!”车厢大门缓缓合上,父亲急促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陈文进接过扔来的袋子,也不由得鼻子发酸。他望着父亲,拼命地点头。

车轮碾过铁轨,夕阳给大地镀了一层金红的外衣。列车轰隆,转了一道又一道弯,弯道旁满是摇曳的白杨。它们一株连着一株,排成长长一列,构成幻影、光线和思念。

握在手中的钢枪传来一股热量,陈文进的思绪从逐渐远去的家乡拉回,腰板挺得更直。

远方牵挂

■於娅娅

【人物名片】陈刚,陆军某部四级军士长,先后5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官”。

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顺着狭窄的车门向外望出去,郁郁葱葱的树木逐渐倒退连成一片,一段旅程又一次开启。

绿皮车一路轻晃,穿过黑夜白昼,从一马平川到山峦起伏,从阳光和煦到寒风刺骨,少则几天、多则半月,陈刚随着火车穿越山海、感受四季。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这是陈刚和战友们苦中作乐的自我开解。他望着昏暗的车厢,装备堆垛距离车顶只有不到1米,够宽敞却不平整,这是晚上战士们休息的地方。一大袋干粮、几大瓶水、一个保温杯和一本书,几乎是他全部的随行物品。

夏天车身滚烫,人在车厢内汗如雨下;冬天寒风从车厢的每一处缝隙钻进骨子里,让人无处躲藏。

不能喝太多、不能吃太饱,这是陈刚执行押运任务多年来总结的经验。由于火车只在特定站点停靠,他必须严格控制摄入的食物和水。这期间,一碗暖胃的汤饭、一次酣畅的洗漱都成了格外奢侈的事。

陈刚记得,一次火车行驶到河南某个站点,由于需要重新编组,他和战友在车厢内耐心等待。到了饭点,车站一位工作人员给他们送来工作餐。交谈中,陈刚了解到这位工作人员原来是一名退伍老兵。“懂你们的辛苦,这顿饭是我能为你们做的仅有的一点事。”那顿饭,陈刚吃得格外香。

路途的辛苦,陈刚从未向家中提起。因为无法经常陪伴家人,他把思念化作一个个包裹源源不断地寄到妻子手中。任务地点多变,他利用出发前的些许自由支配时间,精心挑选当地特产,宣威火腿、东北大米、海鲜干货……几乎都是吃的,来自五湖四海。妻子收到后,调侃他不浪漫,这些东西没法留下当个念想,最终都化作了舌尖上的美味。不善言语的陈刚把对儿子的爱也藏在礼物里。那年妻子生产在即,特意嘱咐他回来时给即将出世的孩子准备一份心意。任务返程前,他在首饰店挑花了眼,一个小巧精致的长命锁最终跟着他一路颠簸回到家中,挂到孩子的脖子上。

转眼,儿子已经6岁。陈刚留在家中的一套旧迷彩服成了小家伙的最爱,他经常念叨要像爸爸一样成为解放军战士。视频时,儿子喜欢把偌大的迷彩服穿上,端着玩具冲锋枪,大声唱着歌。视频两头,陈刚和妻子经常被逗得捧腹大笑。

火车一路蜿蜒前进,钻出山洞。突然的亮光让陈刚不禁向外看去,车门外一排黄澄澄的橘子树几乎触手可及。再抬眼,满山的橘子点缀在崇山峻岭间,竟是从未见过的风景。

穿越山海,最美的风景或许在路上,但最深的牵挂始终在远方。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