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生命 全力救灾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支援四川地震72小时直击
新华社记者刘艺、卢东方
9月6日,西部战区陆军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官兵在进行伤员吊装转移。新华社发(程雪力 摄)
9月5日12时52分,6.8级地震突袭四川甘孜,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交通通信电力等中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紧急驰援灾区,第一时间抢救生命、全力救灾。
地震后10分钟内,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完成集结,30余名官兵携带铁锹、药品登车,奔赴灾区。行至泸定县冷碛镇,山体垮塌、道路横断,官兵们就地转为徒步前进。
9月7日,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为泸定县地震灾区群众开展巡诊活动。新华社发(李天标 摄)
9月6日,西部战区总医院医务人员为灾区伤员进行急诊手术。新华社发(赵芝洪 摄)
15时20分,官兵们抵达震中磨西镇,与先期半小时就位的泸定县人武部民兵连应急排一起,迅速展开搜救工作。
很快,西部战区陆军第77集团军官兵也赶到震中地区,他们携带有医疗抢救药品、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等装备,是现场最专业的救援力量之一。
9月6日,西部战区空军运输搜救某团两架直升机抵达泸定县震中区域。新华社发(刘星宇 摄)
9月6日,西部战区空军运输搜救某团空中救生员在直升机上搜索被困群众。新华社发(胡建军 摄)
当晚,磨西镇贡嘎广场临时安置点搭设帐篷、亮起灯光。
6日凌晨2时,成都通往泸定方向的高速路上,一辆辆军车疾驰而过,西部战区连夜编成指挥组前置一线,组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展开救援。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
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救援机组机械师胡海青自告奋勇,坐进吊篮、降落地面,转移即将生产的孕妇。
9月7日,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官兵前往泸定县磨西镇共和村,为受灾群众运送生活物资。新华社发(宋科霖 摄)
9月7日,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官兵和地方救援队在泸定县磨西镇共和村利用刚建起的钢架桥转移受伤群众。新华社发(段力新 摄)
9月7日,汉源县人武部民兵将王岗坪乡跃进村的受伤老人转送至水面救援通道(手机照片)。新华社发
9月7日,汉源县人武部民兵将受伤老人转移出王岗坪乡跃进村(手机照片)。新华社发
汉源县人武部政委杨峰带领100名民兵挺入“震中孤岛”王岗坪乡跃进村,夜间进入滑坡地带搜救被困群众,成功转移83岁的受伤老人。这支队伍中,半数以上是党员和退役军人。
9月7日,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医护人员在泸定县磨西镇贡嘎山王广场开展环境消杀工作。新华社发(李华时 摄)
9月7日,西部战区总医院医务人员为灾区伤员进行心理疏导。新华社发(赵芝洪 摄)
立体打通生命救援通道——
陆上,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官兵夜以继日,截至8日12时已参与疏通24处塌方、9.2公里道路。
空中,西部战区空军运输搜救某团克服山区复杂条件设置航线,采取双机配合、悬停吊救方式转移后送震区重伤员,确保空中救援通道顺畅。
9月8日,武警四川总队保障部派出心理专家队在泸定县磨西镇灾民临时安置点开设“儿童乐园”。新华社发(段力新 摄)
9月7日,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官兵为泸定县磨西镇共和村安置点群众运送生活物资(手机照片)。新华社发(洪福乐 摄)
水面,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协助有关部门吊装冲锋舟进入大渡河河段,第77集团军某勤务保障旅通过水上救援路线转移受灾群众。
9月5日,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官兵第一时间赶赴泸定县磨西镇,为灾区群众提供保障。新华社发(任云 摄)
9月8日,武警四川总队机动第二支队利用简易木桥,为泸定县磨西镇青岗坪村的受灾群众搬运生活物资。新华社发(段力新 摄)
全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今晚灾区人民能不能按时吃上热饭就看我们的了!”一声令下,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68名官兵,携12台炊事挂车、运输车第一时间赶赴震中,为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提供热食、供电保障。
9月8日,西部战区陆军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官兵在雅安市石棉县进行道路抢通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雪娇 摄)
9月8日,西部战区陆军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官兵在雅安市石棉县进行道路抢通作业。新华社发(黄钦 摄)
西宁联保中心所属西部战区总医院启动应急救灾预案,整合急诊医学科、创伤救治中心,收治后送伤员,组织献血3万余毫升。
与此同时,军地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在震情监测、灾情勘察、联合救援等方面协同合作,运用无人机等手段,根据灾情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救援行动。
9月7日,武警四川总队雅安支队官兵沿着山脊开辟山路徒步挺进泸定县磨西镇共和村(手机照片)。新华社发(洪福乐 摄)
截至目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累计出动2700余名官兵和民兵、77架次直升机,累计转移群众4500余人、救治伤员270余人。
(新华社成都9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