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渡江英雄连”密切内部关系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 坡 李 剑 马晓东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5-02-13 09:07:16

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渡江英雄连”密切内部关系——

平时心连心 战时肩并肩

■刘 坡 李 剑 马晓东

春寒料峭,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一场山地攻防对抗训练悄然打响。行动中,红方指挥员、“渡江英雄连”中队长杜尧提出,由指导员石宏涛坐镇指挥,自己带领小股兵力,趁夜色挑战艰险,绕至“敌”后展开夹击。

“让我去!”闻令,官兵纷纷请战。

夜色朦胧,任务小分队穿过灌木丛、脚踩乱石滩,先后翻过几道山梁。面对危险,杜尧每次都冲在最前面,第一个试探冰水深度,率先索降崖壁……受此感召,战士们士气高昂、紧跟其后,快速抵达任务地域,出其不意一击制“敌”。

“干部身先士卒、官兵团结一致,是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组织任务复盘时,指导员感慨道,在1949年的渡江战役中,单位前身部队作为先头力量,率先向敌阵地发起进攻,撕开了一道道防线,被上级授予“渡江英雄连”荣誉称号。从那时起,“把困难留给自己”成为“渡江英雄连”干部骨干的优良传统。强军征程上,中队要想持续发挥好“拳头”作用,更加需要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

好的传统需要接力传承。石宏涛回忆,几年前,时任指导员到任“渡江英雄连”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中队荣誉室,了解“渡江英雄连”的征战足迹和光荣传统。看着一面面鲜红战旗和一个个老物件,这名指导员意识到,荣誉称号的取得,离不开中队先辈信仰坚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也离不开默契信任、生死与共的战友深情。一次组织生活会上,他带领党支部成员围绕“如何团结官兵攻坚克难”话题展开讨论。大家感到,官兵团结一致,干部首先要立身为旗作好表率,用实际行动赢得战士尊重和信任。

从那时起,中队干部牢固树立标杆意识,时刻作好榜样表率。战备拉动中,干部打好样子,并帮助大家查漏补缺;训练遇到难题,官兵集智研讨,完善训练方法;战士遇到困难,干部主动靠上去排忧解难……“训练和生活中,干部都能主动替战士着想,战士倍感暖心。”三排排长邢子腾感言,他就是因为这样的暖心氛围,毕业后主动申请分到中队。

3年前,还是军校学员的邢子腾来到中队见习锻炼,赶到时已是晚饭时间。当时,中队参加集训的战士即将返营,第一次担任中队分餐员的一名战士经验不足,没把握好分餐量,为集训队战士留足饭菜后,中队官兵就有些不够。

“战士先打饭,骨干随后,干部在最后。”见此情况,中队长将饭菜留给邢子腾和其他几名战士,自己则和指导员分了点干部餐盘中的饭。

中队干部这一习以为常的举动,让邢子腾深受触动。日常工作训练学习中,他时刻被中队的良好氛围熏陶感染。

军校结业考核成绩公布,邢子腾名列前茅。他主动申请分配到这个驻守艰苦边远地区的单位,并如愿成为“渡江英雄连”的一名排长。

“一茬茬官兵接力营造的良好环境,让邢子腾等年轻官兵加速成长。”石宏涛介绍,为了让中队官兵人尽其才、各展所长,推动单位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他和中队长研究制订了不少办法:细致了解官兵的特长优势,规划成长路线图、建立成才档案卡,使每名官兵都有清晰可及的奋斗目标;用活三互小组,细化互帮互助措施,增强集体荣誉感;注重教育引导,及时纠治问题、表扬先进,完善激励机制。

前不久,中队赴陌生地域开展行动。任务面前,杜尧根据平时对官兵的了解,分组合理搭配干部、战士。“下士杜小虎在大学期间多次参加定向越野比赛并获得佳绩,此次行动可协助指挥员规划路线”“中士张凡入伍前在武校习武多年,可重点执行远距离奔袭作战任务”……

最终,15名官兵经过选拔加入“奇袭队”。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攻坚任务。

“平时心连心,战时肩并肩。”石宏涛感言,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离不开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只要官兵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就能迸发出无往不胜的战斗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