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61部队话务分队——
从难从严砺精兵
■解放军报记者 郭丰宽 通讯员 郑 磊
“报告,识别假信息15条。”
3月的高原,依旧寒风刺骨。95561部队话务分队战备值班小组,正在紧锣密鼓地上传下达作战大厅的信息,她们娴熟应答、闻声记录、运指如飞。
为战而生,向战而行。该分队组建时间不长,就多次担负急难险重任务。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女兵用行动证明:“战位上没有性别之分,我们每个人都是战斗员!”
从零开始,意味着更多的付出。组建之初,分队长甘婷与几名骨干撸起袖子,白天挥汗训练,晚上守在机房,帮带新兵、整理资料、建章立制。没有专业教材,她们就找相关资料边摸索、边试用、边总结;为提高训练质量,她们采取“自训打基础、厂家教技术、院校保战术”的方法,确保分队全面建设高起点谋划、高站位着手、高质量推进。
一名优秀的话务员,需要熟记数千组电话号码,准确听音辨人,熟练操作电脑,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练好普通话,女兵们对着镜子练口型,跟着收音机练发音;为熟记电话号码和简写符号,她们把一串串数字符号编辑成自己熟悉的、便于记忆的顺口溜;为做到听音辨人,大家反复对照训练系统里上万条音频素材,锤炼识别声音的能力;为提高打字速度,她们反复在键盘上练习手指与键盘的配合度,形成肌肉记忆。
分队组建时间不长,成功破解多项训练难题,2个训练课目成绩打破友邻单位纪录,多名新兵完成出班考核担负起战备值班任务,当年被上级评为“红旗台站”。
随着军队改革逐步深入,话务分队承担的保障任务更加繁重、更趋多元。前不久一次实战化训练通信保障任务中,该分队第一时间提供“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的通信内容,确保指挥通信链路安全。甘婷说:“我们平时考核比规定标准高出20%。战场上,这20%就是我们取得先机的基础。”
雪域格桑花,迎着艳阳,正绚丽开放!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保健一科——
倾心呵护“夕阳红”
■解放军报记者 赖瑜鸿 特约记者 张 密
“患者检查结果出来后,注意比对数据变化,哪怕是细微的改变也不能忽略……”每天下午4点半,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保健一科例行组织交班,在主管医生汇报完工作情况和患者病情后,主任王小丹总是这样提醒大家。
与其他科室不同,该科室主要收治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为了把早上检查身体的黄金时间留给患者,他们每天下午组织交班,讲评当天工作并提前做好次日工作准备。
尽管科室绝大多数是女性,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从重大任务医疗保健到日常诊疗救治、从急危重症抢救到慢病护理随访、从临床一线到科研实验室,处处活跃着她们奋斗的身影。
前不久,一位80岁高龄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症状,科室检查发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立即组织相关专家会诊,一番急救快速有效,患者的生命体征很快趋于平稳。
“这主要得益于一整套科学成熟的机制。”王小丹介绍,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她们不断健全急救预警机制,搭建复杂疑难危重疾病诊疗救治平台,实行专职医师负责制,完善21项工作制度,多项超高龄患者复杂急危重症救治和手术创“首新”“首例”。
急危重症冲锋在前,健康管理精心用心。针对老年共病患者健康需求多样、临床症状复杂、诊疗决策困难等实际,该科室仔细筛查患者查体和就诊检查结果异常信息,为每名患者详细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对患者及家属给予科学指导,并上线运行高龄患者慢病随访系统,实现全过程全周期健康管理。
近年来,随着患者人数逐年递增,且高龄化日趋明显,科室着眼高标准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多次被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医德医风先进单位。
看军事 上军号
军事资讯 早知道
扫描下方二维码
下载中国军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