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战场上的认知对抗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段文灵 刘甲立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3-02-02 06:59:01

社交媒体战场上的认知对抗

■段文灵 刘甲立

●社交媒体在议题策划上的“无形操控”、信息制作的“无痕嵌入”、信息传播方式上的“无缝链接”,能够有效达成对受众“无感入心”的影响

近年来的局部战争实践表明,现代战争往往同时在两个战场打响:一个是现实空间人员和装备较量的战场;另一个是赛博空间信息与认知对抗的社交媒体战场。社交媒体战场上的认知对抗,旨在塑造目标受众认识、定义、理解事件的宏观框架,并通过宏观框架下的定制信息发送,争取影响目标受众的行动,继而通过影响关键认知因素,对现实战争构成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信息传播机制的联动叠加,使得社交媒体对抗样式呈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但关键都是开展对目标受众的认知争夺。目前可以被清晰识别的对抗行动,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信息扰动。即在社交媒体发布特定信息,影响目标受众对真实交战态势的认识,继而塑造其立场、改变其行动。当前,社交媒体已经发展出即时通信、移动直播、图片视频、游戏娱乐等多种类型平台,基本实现了对传统媒体的类型覆盖与功能替代,其生动丰富的媒体形式使人们极易对传播内容产生认同。当前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超40亿,一旦对某些敏感事件反应过快过热,将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和社会影响。2012年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军方通过“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社交媒体账号,不断发布战场信息,既发布信息表明己方立场,也通过宣扬战果来体现军事威慑。其对手哈马斯也不甘示弱,充分利用“卡桑旅”账号进行舆论反击,通过塑造弱者和受害者形象争取国际支持。双方行动被媒体冠以“推特战争”,此举也标志着战争正通过社交媒体向认知域拓展。

话语竞争。即竞争性地发布关键性评价指标,继而构建基于相应标准的话语环境,潜移默化地塑造有利于特定一方的认知框架。当前,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评论传播叙事,逐步影响公众认知,进而助力战争或政治目标达成的“拖钓”策略,正是这一行动样式的主要表现。其主要做法是,在热点事件中通过散播虚假性和误导性言论的方式“带节奏”,由此唤醒社交媒体用户既有认知偏见、选择性地塑造目标受众认知框架、激化目标受众认知对立、加剧网络空间甚至社会舆论紧张态势。同时,在智能化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技术支撑下,“拖钓”者大量散播的虚假和误导信息传播指向性更强,群体效应更加明显,加之社交机器人、自动播报、声像拟合、沉浸式体验等技术应用推波助澜,用户也就更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持续影响,认知更易被影响或裹挟,进而形成或激化其对某一议题的认知偏见和情绪心理。近年来,“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在诸多国际重大事件中的充分运用表明,社交媒体在议题策划上的“无形操控”、信息制作的“无痕嵌入”、信息传播方式上的“无缝链接”,能够有效达成对受众“无感入心”的影响。

舆论遮蔽。即在特定时间配合特定的线下行动,包括军事和政治领域的具体行动,制造特定类型的舆论以广泛占领舆论场,继而影响舆论走向。这一行动样式目前主要通过社交机器人等智能媒体实现。据国外研究机构调查发现,从各类社交媒体平台收集到的链接至2000多个流行网站的120万条“推特”帖子中,有66%为机器人所分享。有研究认为,施加认知影响常用有效的手法是借助机器学习挖掘用户情感、偏见来筛选、锁定最易受影响的受众,而后将定制的“精神弹药”快速密集地“射向”目标群体。即通过大量“假消息”和“不准确的信息”有意识地塑造并精心编造所谓“事实”甚至是谣言,实施精准投送后在目标受众中形成“首因效应”,再经智能媒体的广泛传播和网络水军的“谎言漫灌”,形成“被改变的事实”,混淆目标受众对“事实”真相的认知,从而达到影响其心理、操纵其认知的目的。

信息封锁。即对敌信息传播渠道实施技术攻击、封锁乃至物理摧毁,让双方在认知对抗中处于非对称、不平衡的状态,从而垄断命名权、阐释权和议程设置权,对目标受众进行强势“认知塑造”。当下,西方国家经常利用掌握根服务器等技术优势,侵犯、控制他国互联网以及网络通信。2009年,美国政府授权微软公司切断叙利亚、伊朗、古巴等国的互联网即时通信端口,致其网络瘫痪,试图把它们从世界互联网中“抹去”。2022年,社交媒体平台“脸书”公开宣布限制俄罗斯、伊朗等国的部分媒体,并对其进行身份标注,删除这些媒体针对美国的宣传,以此获得认知对抗中的优势地位。但基于互联网世界“如有封禁,就绕过它”的一贯准则,现实操作中很难真正实现对对手信息的完全封锁,社交媒体战场仍将充斥着包括虚假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相互纠缠的“战争迷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