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综述之四:迈上高质量发展壮阔征程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张汩汩 王逸涛 责任编辑:贺书引 2022-08-02 06:19:54

迈上高质量发展壮阔征程

——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综述之四

■解放军报记者 张汩汩 王逸涛

这是强军之路上又一个高光时刻——

2022年夏,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舷号为“18”。

彼时,舷号为“16”的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劈波斩浪,驰骋大洋;舷号为“17”的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正静静停泊码头,待命出航。十年间,人民海军航母进入“三剑客”时代。

强国必须强军,强军必须利器。从15式新型轻型坦克、远程箱式火箭炮、直-20直升机列装部队,到首艘国产航空母舰、075两栖攻击舰、055万吨驱逐舰下水入役;从歼-20飞机、歼-16飞机、歼-10C飞机代次搭配、形成实战能力,到东风-17导弹、东风-26导弹等批量装备……强军十年,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意味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短时间、高标准、高效益……在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装备发展之路上,所有闪光点聚焦到一个词汇:高质量发展。

2021年盛夏,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创新突破,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能,确保高质量发展。

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习主席的伟大号召凝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能,今天,全军部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全力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如今,从浴血荣光中走来的人民军队,满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坚定信心,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上昂首奋进。

聚焦高质量 绘就新蓝图

回顾95载峥嵘岁月,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直奋斗在向质量要战斗力的征途上。

从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到上世纪80年代的百万大裁军,再到上世纪以来的质量建军……我军建设发展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取得一个又一个“质”的突破,向更高层次迈进。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国防和军队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际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洞察时代风云,把握发展大势,习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强军目标,标定了人民军队作为大国军队、强国军队的样子。强军之“强”,是政治、打仗、作风整体重塑“全面的强”,是加快转型发展“跨越的强”,是跟跑、并跑到领跑“赶超的强”。

强军胜战能力之“强”,依托于发展质量之“高”。2016年3月23日,习主席视察国防大学时号召全军“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2016年3月13日,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习主席指出,推动创新、支持创新、引导创新,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人民军队以极强的执行力迈入历史性变革的“新时区”——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国防和军队建设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不断推进……

2017年金秋,党的十九大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

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和军队建设来到提质增效、向更高发展形态转进的关键阶段。

迈上新台阶,进入新时代。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军队建设发展模式转到体系化、内涵式发展上来,军队现代化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

高质量发展成为强军征程上日益鲜明的时代符号——

2018年11月,中央军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2019年7月,“推动军队高质量发展”写入《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

……

方略既定,实践铺展。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厚积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新时代人民军队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民军队聚焦时代之变、战争之变、科技之变,从跨过今天到赢得明天,正在以发展升级实现建设“质变”。

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民军队聚焦2027、承接2035、放眼2050,正一步一个台阶向更高层级进军。

着眼更长远的未来,布设更宏大的棋局,秉持更先进的理念——一幅更加壮阔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图景,正以恢宏磅礴之势铺展开来。

锚定高质量 书写新答卷

时间的年轮上,总有一些刻度记录历史的荣光。

时代的坐标系,总有一些方位标注崭新的未来。

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大阅兵,受阅装备全部为国产主战装备,84%为首次亮相。

短短两年后,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受阅部队近一半装备是首次亮相。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历经全面重塑后的人民军队光荣受阅,受阅装备40%为首次亮相。

三场大阅兵,丈量出人民军队奋进一流的跨越式步伐,折射出国防和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

强军新征程,全军向深化改革要质效,向科技创新要质效,向战略管理要质效,在奋进一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开启“加速跑”。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活跃的“头脑”——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就要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

“点单式”约稿研究、指定研究,“揭榜挂帅”竞争研究,建设数据库、案例库、博弈系统和信息系统平台,不断提高高端智库建设的质量水平和综合影响力……转型重塑的军事科学院,坚持理技融合、研用结合,让军事理论研究根植实践沃土、接受实践检验。

与时俱进创新战争和战略指导,健全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发展先进作战理论……波澜壮阔的军事实践,孕育了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沃土;百家争鸣的理论探索,构建了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瑰丽内容。一项项具有我军特色、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先进作战理论成果,运用于作战行动、装备建设、部队训练和院校教育中,形成跨域融合、充分开放、深入实践的军事理论科研新格局,研、训、战的链条融会贯通。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强健的“筋骨”——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就要加快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2016年1月11日,新调整组建的军委机关15个职能部门亮相。其中,军委科技委、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引人注目。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将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有利于军委机关履行战略谋划和宏观管理职能。组建上述两个部门的考虑,主要是加强国防科技战略管理,加强军队战略规划集中统管,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

推进军事管理革命,是加快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的必答题之一。“强筋健骨”过程中,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加强军事力量联合训练、联合保障、联合运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军队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迈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历史性步伐,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健硕的“肌肉”——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就要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智能化为方向,在以三代为主体、四代为骨干的装备体系中,一个关键词闪耀在装备发展新格局的方方面面:自主创新。

2021年秋,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运-20已配装国产发动机试飞,性能优越。又一国之重器装上“中国心”。

大国军队的翅膀,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托举。“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我军装备建设牢牢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精良的“细胞”——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就要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

“点火!”深山阵地,导弹呼啸而出,直刺苍穹。

今年初春,火箭军某旅一场发射对抗演练打响。发射架指挥长由一名军士担任——在这个旅,军士已占发射架指挥长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从金牌号手到特战勇士、专业蓝军、深潜兵王,再到博士发射手、“金头盔”飞行员……随着我军人才建设的新举措不断推出,一批批高素质人才在“战”的指引下培养出来、迅速成长。

“现代战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强军十年,我军加强军事人员现代化建设布局,确立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抓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军事人才方阵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富国和强军,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加强战建统筹、跨域统筹、军地统筹,坚持战、建、备一体推进,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

从野战食品系列化到装备保障体系化,从保障作战到参与作战,我军后勤不断向打仗聚焦。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全面建设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各个领域,进行着“升级”与“换代”,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抗美援朝时期,我军边打边建,空军、炮兵等军兵种快速壮大。今天,新时代的人民军队也在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以只争朝夕的状态,以时不我待的节奏,抢抓窗口期、跑出加速度,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聚力高质量 担当新使命

“嘭!”伴随一声巨响,歼-15战机呼啸而落,尾钩精准钩住拦阻索,飞机后轮在辽宁舰的飞行甲板上,又添一道新的擦痕。新旧擦痕交互重叠,浓墨重彩书写着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的“中国答卷”。

在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的航母甲板上,一代代舰载机飞行教官把困难踩在脚下、把生死置之度外,托举起“刀尖上的舞者”逐梦海天的天梯,托举起强军兴军奋进一流的天梯。

“尽管道路漫长,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做赶路者,还要敢于去做领跑者!”从零开始,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事业通过初级阶段“量的积累”,在主动设计、主动求变中达到质的跃升。

大时代必有大挑战,大挑战需要大担当——高质量发展之“高”,靠的是一代代奋斗者的创新突破,奋进担当。

2019年10月1日,蕴藏着万钧雷霆的导弹方队从天安门前驶过。这一刻,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参与研制的新型装备,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焦点背后,是一个个相似的日夜,一场场没有尽头的研讨,一页页枯燥的报告……无限循环的攻关、日复一日的钻研,这是以杨必武为代表的军事科技工作者的常态。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幕后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奉献——高质量发展之“高”,有高歌猛进、高光时刻,而更多的是脚踏实地的付出、“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

“越己者,恒越。”第81集团军某旅换羽新生,打出“朱日和之狼”的赫赫威名。当前来参加演习的部队想着怎么战胜他们的时候,这个旅已在改革强军的号角中寻求新的突破:“冲出朱日和”,由专业蓝军转型“红蓝兼备”的重型合成旅。

“如果不能站在新的起点,挖掘新的优势,仅仅对功劳簿上的成绩津津乐道,那就犹如在转型建设的激流中逆水行舟,很容易被淘汰出局。”该旅时任旅长满广志说。

改革强军永远在路上,全面建设永远需要新的增长点——高质量发展之“高”,需要更高远的志向、更长远的目光,在不断否定自我中超越自我。

新时代,新挑战,新机遇。中国梦,强军梦,人生梦。

圆梦的征程上,奋斗者往往有着相似的心路——

“这是一个能够把数代人用生命凝聚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时代,并不是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如此幸运。”舰载机飞行教官丁阳说。

“我很幸运,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安全基石直接相关。”杨必武说。

“我赶上了强军兴军的好时代,走上了一个大舞台。作为军人,我极为幸运。”满广志说。

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与一项伟大的事业同频共振。

临近毕业季,一封回信激励着广大军校学子。

习主席给陆军步兵学院2022届全体学员回信,勉励他们“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在部队大熔炉中全面锻炼、拼搏奋斗,不断成长进步,为强军事业贡献力量”。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

在奋进一流的征途上,全军官兵正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速前进,不断书写着国防和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