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一个"创客团队"的时代之思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天益 安普忠 赵金龙 朱霄雄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0-12-18 06:58:09

一个“创客团队”的时代之思

——来自“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的报告(下)

“我们的太空”公开课授课现场。本版图片均由“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提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跟网络结合才能找到出路

“你好,我是赵典超,网名‘超凡脱俗’!”某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典超开口第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当“我们的太空”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创客”们聚集在一起,相互间作自我介绍时,总会顺带介绍一下自己的网名,也总有人发出感叹:“原来就是你呀!”

“网络早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一部分,也理应成为我们工作方式的一部分。”一名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掏出手机滑动屏幕说,“我平时常用的群就有20多个。”

在这个思想政治工作团队,他们倡导领导干部在规章制度之内,主动与科技干部和一线航天人交朋友、加微信、常互动;倡导网络化生活方式,开展网络学习、网上调研,通过网络新媒体建设,促进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团队成员李超在航天基层一线任职期间,有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曾长期萦绕心头:每次航天发射任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怎么搞?

“任务前夕工作最紧张,组织教育像是添乱;任务成功后再组织,好像又没作用。”李超无奈地说。

然而,高科技人员的思想建设又极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要是搞不好,极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这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另一重挑战:“航天队伍里大多是高科技人员,如果发一本装备说明书,他可能一天一动不动看完。但如果是读教育提纲,他可能就坐不住。”

那么,破解这一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在网络。这个团队坚定地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跟网络结合才能找到出路。”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等特征,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2018年4月24日,“我们的太空”新媒体创办。两年多来,他们先后入驻20个新媒体平台,实现了青年群体在哪里、思想阵地就延伸到哪里,连续两年被评为“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他们研发“理论闯关”小程序,带动数十万人参与答题。后来,他们上线“e云红网”App,探索把支部建到网上、组织建到群里。

今年“七一”“八一”前后,他们又发起网上微课展播,融合动漫、沙画等新形式的300余堂精品课,令人耳目一新。

前不久,他们评选“理论闯关”优胜者时发现,排名靠前的15人中有7人都是普通科技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插上网络翅膀后,润物无声,融入越来越多航天人的心田。

“互联网这个时代的‘最大变量’,完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增量’。”“我们的太空”团队成员之一任波认为,借助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加长了触手、增加了柔性,可以变得更加“泛在”,让“时时受教育、处处有教育、人人参与教育”成为可能。

“太空广播FM”团队成员在录制节目。

思想政治工作从来不是单调的,不是一种颜色,而是缤纷多彩的赤橙黄绿青蓝紫

今年10月底,“我们的太空”团队组织了一场“太空思辨会”,分享一个月来的工作感悟和经验。

这场交流活动别开生面:发言的都是各单位最年轻的干部,谁也不许念稿子,现场“脱口秀”。台上的人在讲,台下听讲的人可实时发“弹幕”交流……

李超是这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为了筹备这场活动,他虽然家在航天城里,但最近一周天天都在办公室睡。

当天的思辨会,原计划用时45分钟,被大家意犹未尽地延长到2小时。李超觉得,“这种新的活动方式,能被大家认可,累也值得。”

像这样被李超和同事们搞得很有“磁性”的活动还有不少。他们将其称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颜值革新”。

近年来,这支航天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在不停地刷新“面孔”——

推进理论学习,他们创新“精要学理论12345”模式,每当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总能在3小时内梳理出理论要点,通过新媒体推送;

传承红色基因,他们开发了移动终端,把各地红色资源汇聚到掌上,无论出差走到哪里,先在网上打卡红色地标,已成为很多航天人的习惯;

弘扬优良传统,他们在新媒体上推出“航天礼赞MV”“两弹一星往事”“航天故事绘”等栏目,引导大家把航天历史唱出来、把航天壮举演出来、把感人事迹画出来,让老传统焕发新活力……

不少航天人感慨:“没想到教育还能这么做,这么有意思!”

“其实,新时代的年轻人从不拒绝真理的崇高,只是不喜欢空洞的说教;从不排斥有意义,只是希望有意思;从不反感教育本身,只是不喜欢‘你讲我听’的单向硬灌。”

某工程技术大队党委书记陈锦认为,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像互联网企业那样树立“用户思维”,精准对接受众的高品位高层次认知需求、多元化多样化群体特征、平等式互动式行为习惯。

“一提到思想政治工作,你会想起什么?”

这个团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从来不是单调的,不是一种颜色,而是缤纷多彩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今天,我们很有必要紧跟时代变化,来一场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侧’改革”——

它可以很时尚新潮。例如,采用VR、AR技术,将“东方红”功勋塔架、“两弹结合”试验遗址等搬到“掌心”,建成“网上红色教育基地”;把“唱吧”引入发射场,鼓励科研人员工作之余“吼一嗓子”,等等。

它可以颇有“烟火气”。在书店中开辟亲子阅读区,把一块闲置的屋顶变成青年人喜爱的花前月下之地,乃至高标准开展“厕所革命”……做好这些让人感到温暖的事儿,都被他们视作思想政治工作外延的一部分。

它也可以表达多样化。例如,推出电视剧《马兰谣》,编排音乐舞蹈情景剧《问天》,航天员出演大片《我和我的祖国》,组织四大航天发射场网络直播……

来自航天员中心的安德华认为,每个个体都不一样,有了思想问题,有的人一堂教育课就能解决,有的人听一首歌就能“元气满满”,也有的人参加一次集体活动就能解开思想扣子。

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会被点燃,只是‘燃点’可能不一样,被点燃的方式不一样。”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才能变得五彩斑斓?

山足够高大,才会形成囊括热带、温带、寒带的高山气候。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足够宽广,才能更加丰富多彩。

采访中,一位领导谈道:“我们的教育一定要穿透航天城、辐射社会,要放在更大的环境中搞大教育。如果在单位接受的是正能量,到了社会接受的是负能量,教育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近年来,“我们的太空”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朋友圈”:邀请刘洋、王亚平等航天员担纲“航天晨语”主播,央视主持人海霞、康辉参与“周末心语”栏目;授予单霁翔、刘慈欣等名人“航天文化大使”,为航天打CALL,吸引院士钟南山、李兰娟等为航天人送祝福……不断凝聚更多力量,为强国梦、航天梦鼓与呼。

来自哔哩哔哩的新媒体人马垒认为,“我们的太空”的策略是通过影响更多人来影响“心上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人群。

这群执着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创客”,从不认为这是少部分人的专属领地。在他们看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动大家一起来做。

“让祖国见证幸福”大型集体婚礼北京主会场现场合影。

创新其实是为了回归,回到思想政治工作让人温暖、振奋、幸福的本质上来

一个关于“送信”的故事,让航天员中心的刘克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感触颇深。

那是在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期,该中心有科技人员依然坚守在天津,执行着设备测试任务,单位准备给他们发一封慰问信。

问题来了,这信怎么送?派人送过去,疫情当前不现实;单发邮件、发微信吧,又不够正式、庄重。刘克和同事们好好琢磨了一番。

最终,他们将这封信配上音乐、图片制作成H5,用手机转发给每位慰问对象。“效果出奇的好,很多人都‘晒’在了朋友圈!”

“思想政治工作有没有用心做,效果不一样;有没有创新做,效果也不一样!”这件事让刘克感到,很多平常的事情,只要你多做出些新意,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循着这一理念,今年国庆节当天,刘克又实践了一把——

那天,“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组织“让祖国见证幸福”大型集体婚礼,需要20多名司机驾驶婚车。这一任务落到了刘克所在单位。

这意味着,单位司机在节假日要出公差。

“这既是一次公差,又是参加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可以面对直播,驾驶着婚车,见证一对对新人的幸福,留下一份喜庆的回忆。谁愿去?”刘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同大家沟通。

很快,20多个司机名额被认领一空。

参演《航天追梦人》,“90后”贾安邦哭了好几次。

贾安邦所在单位是一支航天工程队伍,组建70年了,历史厚重,荣誉丰硕。

这支队伍异常艰辛,单位虽在北京,却长年在全国各地施工。很多像贾安邦一样的年轻人,从加入这支队伍到离开,都没好好看过北京。

《航天追梦人》是他们结合70年来执行重大任务的真实故事而创新编排的一场舞台剧。

这场舞台剧,大家看得聚精会神,也看得热泪盈眶。泪目过后,很多人都像贾安邦一样,对自己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不是普通的钢筋水泥工,我们是中国‘天梯’的筑梦人!”

改变大家的不只是舞台剧。

近年来,着眼队伍分散的实际,这个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探索:建立“天梯火炬”微信群,把组织建在群里;开展众筹式教育,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用短视频开展教育,便于传播分享……

时间一长,变化悄然发生——

去年冬天,一次施工演练,风大天冷,一名领导提醒大家注意保暖。好几名没听清的工程人员回答:“请放心,我们把装备都盖好了!”

“显然,大家变得更有情怀、更有激情,更认同自己的事业了。”讲完这个细节,一名领导道出了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感悟,“我们的创新,其实是为了回归,回到思想政治工作让人温暖、振奋、幸福的本质上来。”

“我们的太空”团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总是与网络密切结合。

比如,他们组织“奔向太空”2020航天城半程马拉松赛,一名在王亚平“太空授课”影响下追梦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又“追星”追到了赛场;进行网络直播,广泛传递航天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还组织了一场网上讨论,参赛获奖选手纷纷分享感受……

“我们很多工作都是线下发动、线上升温。借助网络,可让一项工作的效益真正最大化。”任波介绍说。

不过,他们也坚持认为,互联网只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手段,核心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创新并不意味着忘记和丢掉传统,而恰恰是为了回归和发扬传统。传统上的优势不能丢,丢掉了就会变质变色;创新的步子不能慢,慢下了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这,正是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代、固本与开新的辩证统一。

登上山峰不是为了证明我们擅长攀登,而是想要看到更好的风景、更好的未来

嫦娥五号任务前夕,尹锐手机微信里“激情燃烧的知乎群”消息闪个不停。

尹锐是“我们的太空”知乎平台的运营负责人。为了航天科普,每天,他和群里的数十位航天专家都要在知乎上回答来自网友的大量问题。

“他们平均每天要发6篇稿,很多内容成稿后,都已凌晨两三点。”身兼“我们的太空”审稿人的任波“抱怨”,自己经常被尹锐发来的微信吵醒。

尹锐还有一个身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负责舱外航天服研制。载人空间站工程已全面启动,尹锐和他的航天服研制团队面临一场场大考。

接受开办知乎的“兼职”前,尹锐除了喜欢在工作之余写写诗歌,没有任何新媒体运营经验。可他认为,“科技和思想政治工作并不矛盾,本质都是对自己事业的热爱。”

事实上,困难远比他想象的要多。可他也发现,自己能做的同样比自己认为的要多。这位“70后”航天总师带着一群科技人员,通过“工程化的方式去研究新媒体”。

27个月下来,他们竟“吸粉”140万人,把“我们的太空”知乎办成了“科普第一号”。

回首来路,尹锐感慨良多。其中一句话,不仅得到了知乎运营团队的认同,也被“我们的太空”团队的很多成员反复“引用”:

“登上山峰不是为了证明我们擅长攀登,而是想要看到更好的风景、更好的未来。”

更好的风景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李海涛是我国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的测控系统总设计师,也是“我们的太空”知乎运营团队中的“活跃分子”。谈到航天专家兼职办新媒体,他颇有成就感:“自己的学识在另一个领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且,“科普要求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也是科研能力的体现”。

凌斯秦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媒体团队的主创人员。今年6月,北斗三号系统组网收官发射推迟,她冒着生命危险,全程跟拍记录下火箭燃料泄回的过程。纪实短片《那颗北斗星》在“我们的太空”发布后,感动了万千网友。在这个大镜框盖住了半张脸的女孩儿眼中,更好的风景就是,“航天人实打实的付出,只有我们能全程记录下来”。

作为“我们的太空”哔哩哔哩账号的创办者之一,两年前,唐巍根本不知道“B站”是什么,“还专门上网搜了搜‘二次元’的概念。”如今,他运营的账号已拥有37.5万的订阅用户。即将离开航天人队伍的他,对这段经历充满感激:“站在这个平台上,看到了另一个自我。”

康璐是“我们的太空”文学团队创作人员。那天,戈壁滩上,一名驾驶员从沾着油污的衣兜里掏出一张干净的纸条向她“投稿”。她展开纸条,读完那首《戈壁滩上的江南》,哭了。

“更美的风景,就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打破了小我认知,看到了更多人身上的美好,并且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更多人看到、感动于这壮美的风景。”她说。

康璐的感慨,道出了“我们的太空”创新团队的集体心声。

这个团队还有一句响亮的“创客”感言:“太空”每天不一样,“太空”每天都一样!

这口号,写在电梯间里,也写在那间被他们称作“太空舱”的圆形办公室的墙上。

在他们眼中,思想政治工作更美的风景,永远在不断探索创新的路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