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英烈故事:热血铸就钢铁大动脉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赵其红 责任编辑:张宏洲 2018-05-20 04:00:02

1948年7月,东北野战军诞生了一个新成员——铁道纵队;1949年5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归中央军委铁道部直接领导;1953年9月,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在解放战争中,他们叫响“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的口号,有力保障了大兵团作战的部队调动、粮弹补给和重型装备的运送;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创建了 “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圆满完成了各个时期党和人民及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被誉为“铁道建设的突击队”。

1984年,为了国民经济调整和国家体制改革、军队体制改革的需要,铁道兵机关、部队、院校并入铁道部,退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原铁道兵领导机关和直属各师分别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和铁道部工程局。在铁道兵部队存在的35年里,战争条件下抢修铁路3600多公里,抢建铁路600多公里,抢修公路430多公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铁路12590多公里,约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的三分之一。35年中,涌现出一大批受到国防部和中央军委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据统计,其间有确切姓名牺牲的官兵8314人,负伤的59234人。时值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解放军报》5月20日特刊出铁道兵纪念馆馆长赵其红同志在浩瀚铁道兵军史中采撷的几则铁道兵英烈故事,以此表达对共和国铁道建设者和他们所代表的牺牲奉献精神的深深敬意。

铁道兵,热血铸就钢铁大动脉

 

王吉珍(左一)下潜到淮河水下作业。资料照片

王吉珍和他的潜水队员——

献身淮河铁路大桥抢修

王吉珍,山东荣成崂山镇斜口岛村人,祖辈都是渔民。共产党解放他的家乡后,王吉珍积极靠拢党组织,194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开始后,他随华东支前司令部南下,因潜水技术好,被铁道纵队第3支队调用,任潜水队队长。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军节节败退。1月16日,为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指令第4厅组织爆破队,运来20吨炸药,在驻蚌埠守军第96军配合下,将淮河铁路大桥炸毁。

南下大军因铁路大桥被炸而行动滞缓,铁道纵队第3支队奉命赶到现场抢修大桥。

为保证渡江战役的顺利进行,3月,第3支队开始抢搭淮河浮桥。渡江前夕,陈毅、谭震林来到淮河边,视察了浮桥,对淮河铁路大桥的修复格外关注。

为了制定出可行的淮河铁路大桥抢修方案,第3支队领导和有关专家对战士们集思广益提出的五种抢修方案进行了反复比选,最终确定在正桥上游30米处,修建一座全长500.38米,能够使用3年的半永久性渡河便桥。便桥采用木桩、木笼填石及木笼填石固桩等方法修建,力争3个月内完成任务。

便桥施工于5月1日正式开始,正赶上淮河汛期,由于水深流急,施工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保证每一个木笼沉箱准确沉放到指定的墩位,3支队抽出所有会潜水的战士组成潜水队,承担为木笼沉箱的吊装定位拴挂钩、拴钢丝绳、水下正位的重任。王吉珍担任了潜水队队长。

开工半个月,抢修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一天,正当机动艇拖着载运木笼沉箱的趸船向设计的便桥7号桥墩位置运行时,一阵巨浪袭来,上百吨重的木笼沉箱掉进河中,沉入了12米深的河底。在这紧急时刻,王吉珍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潜入水下为木笼沉箱的重新吊装定位拴挂钩、拴钢丝绳。一天之内,王吉珍连续5次潜入激流,在水下作业10多个小时,才拴好了两个挂钩。支队领导和潜水队的同志们怕他体力不支,阻止他再次下水。王吉珍坚持自己熟悉情况,并再一次沉入水下。正当他继续拴第3个挂钩时,河底暗流涌来,他不幸被冲入木笼沉箱的空格里,潜水衣被撕破,献出了年仅39岁的生命。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英雄的精神鼓舞了所有潜水队员,大家无所畏惧,纷纷要求完成战友未竟的工作,继续潜水作业。

在之后两个月的抢修中,潜水队员刘建国、李鸿顺、周福贵、周建武、任武志5名同志也相继牺牲。

7月1日,在建桥部队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这座便桥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建成通车。

火车经由津浦线过江,沿沪宁线直达上海,这对人民解放军继续南下追歼残敌,恢复和发展江南新解放区、特别是大上海的经济和生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王吉珍和他的5名战友,却倒在了全国解放的曙光中。

淮河便桥通车的这一天,已于1949年5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3支队的司令部、政治部,在蚌埠市淮河铁路大桥南端为6名潜水员英烈修建了纪念碑和烈士墓。如今,纪念碑和烈士墓仍然坐落在淮河铁路大桥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