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和:我的“最后一课”
■解放军报记者 朱柏妍 通讯员 杨鹏飞 张 路
大漠深处,天高云淡,一座铁塔巍然矗立。“从这里走上战场”——7个鲜红大字,标定了独属于这片沙场的血性与刚毅。
这里,是朱日和。来自陆军装甲兵学院的运输车队,从铁塔下穿行而过。战车内,一双双青涩的眼眸,新奇而又兴奋地望向窗外。
5月末,朱日和沙场砺剑,这群学员迎来了自己军校生涯的毕业演练。一场热血沸腾的较量即将上演,他们的对手是大名鼎鼎的“蓝军旅”。
战车轰鸣启动,枪弹已然上膛。冲锋的号角响起,军校生涯这难忘的“最后一课”,在朱日和漫天的硝烟中开启……
5月下旬,陆军装甲兵学院学员在朱日和进行毕业演练。郭 力摄
昨天·今天
“在这片大漠上,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战争’”
直升机从头顶上方掠过,坦克分队指挥专业学员蔡晓斌目光紧紧跟随。铁翼飞旋,卷起阵阵气浪。那一刻,感受着鼓膜的震动,他嗅到了“战场”的味道。
“来的时候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大家看着窗外景色变化,无数次想象着朱日和的样子。”蔡晓斌告诉记者,对于许多第一次到朱日和的学员来说,双脚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知道什么是辽阔。
此刻,他们置身于这样的“战场”: 隆隆炮声由远及近,为我方突击力量提供火力支援;“敌”直升机低空突袭,对我方前沿展开打击;强电磁干扰条件下,有的武器装备瞬间致盲……许多过去只存在于课本和演练方案中的元素、概念,如今在这片大漠上都成了触手可及的存在。
演练双方,是陆军装甲兵学院学员所在的模拟连与“蓝军旅”官兵组成的加强连。在常规的步坦协同基础上,他们可以运用火炮、直升机等支援配属力量。
这堂“课”最让学员们兴奋的是对“合成”战斗的亲身体验。给他们上课的人是“蓝军旅”这样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师”。
“做梦都想真刀真枪地干一仗。”担任模拟坦克连连长的蔡晓斌,最喜欢琢磨的几门课都与合成营有关。从《联合作战基础》到《陆军合成营作战支援与保障》,合成营中的多兵种和武器装备,让他对参与一场真正的合成作战“心向往之”。
在演练制订计划阶段,蔡晓斌尽可能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作战,却没想到“首战”就迎来了失利——自己精心设计的“破袭战”被蓝方打成了“反破袭”。
“我计划协调陆航力量对‘敌’重要目标进行打击,以迟滞‘敌’进攻行动。没想到,对方的进攻速度远超预期……”蔡晓斌懊恼地说道。
“蓝军旅”官兵的“示范教学”,让蔡晓斌对合成作战有了真切的认识。演练复盘,他第一个发言:“这次任务,我忽略了空中力量存在指令和执行之间的时间差。支援配属的各种力量就像是一块块积木,只有充分了解每一种力量的特点,才能在合成时做到严丝合缝。”
“在这片大漠上,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战争’。”通过和部队实打实进行对抗,学员们不仅领略到许多“进阶”的打法战法,更对未来战争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
学员张宇泽学习的是无人作战工程专业。来到朱日和之前,他对这次演练充满信心。为他的信心“撑腰”的,是学院带来的一批无人作战新装备。
张宇泽的师哥高嘉宾,现在是“蓝军旅”装步连排长。在学校时,他们都是无人机俱乐部的成员。
野战车场内,不同功能种类的无人作战新装备整齐排列。当年在高嘉宾毕业论文中出现、但只停留在概念阶段的无人作战装备,现在“活生生”地摆在面前,即将投入此次演练。
开打之前,张宇泽对师哥“放狠话”,让他期待学弟们的表现。没想到,等真正上了战场,张宇泽才体会到了什么叫“战场无情”。
刚开始,某无人作战新装备成功对“敌”进行了有效打击。正当张宇泽信心大增,准备“大展拳脚”之时,“敌”实施强电磁干扰,无人作战新装备顿时“失明”……
“就此次演练而言,无人作战装备只是作为一个新的元素加入了战场,却没有真正与整个战场体系实现深度融合。”指挥所内,教员邱绵浩带领学员进行了专项复盘。
“这一仗把我们打痛了,也打醒了!”受了挫折,张宇泽并没有气馁。“无人作战装备应用于演练只是智能化的开端,怎么使无人装备融入现有体系,与人、车、电磁等现有元素有效融合,将是我们以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夕阳西下,并肩坐在朱日和黄沙上,张宇泽和高嘉宾围绕着未来无人化作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思想交锋”。
课堂·战场
“散去的是书生气,沾满的是硝烟味”
天色还没大亮,枪炮声便已经响起。此时,侦察员尚竞急得满头大汗。一分钟前,他发现自己迷路了。
携带指北针等装备,尚竞所在的侦察小队潜入“敌”纵深腹地展开情报搜索。然而,他发现队伍走错了方向,偏离目标近10公里。
“大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物,即使是白天,也很容易迷失。”来自“蓝军旅”侦察排的小组长沙宗腾说,指北针很容易受到地磁等环境因素影响,实际侦察中必须有意识地校正方向。而这种经历和经验,恰恰是学员们最欠缺的。
张宇泽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在学校训练时飞得好好的无人机,一拿到朱日和就状况频出——大风使无人机起飞困难,信号时有时无,场地太大有时还没飞到地方就电量耗尽……”
“不走上‘战场’,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问题。”张宇泽说,这次演练让他想起了那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员邱绵浩跟着点评道:“看到问题,就是一种成长。”
“先机动至侧面,瞄准底盘间隙打!”进行作战筹划时,蔡晓斌的一句话让大家惊讶不已。以往制订作战计划,学员们会确认在哪个阶段用哪些装备、打什么弹、打几发。没想到,这一次蔡晓斌连从什么角度打击、打击什么位置都考虑到了。
能注意到这样的细节,也是来自于在朱日和“战场”上的学习。蔡晓斌清晰地记得,正式演练开始前,他去观摩了一次“蓝军旅”的演习。当对手频频后撤补弹的时候,车长刘鹏带领的车组却一直弹药充足。
演习结束后,蔡晓斌上前请教。他惊讶地得知,刘鹏车组能够取得这样的优势不是偶然,而是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和考量。
“同一发弹,是瞄准炮塔打还是瞄准底盘打,作战效果会完全不一样。”从刘鹏的分享中,蔡晓斌受益良多:“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用好,还要在实践中进行磨炼。”
教员邱绵浩对此颇为感慨:“散去的是书生气,沾满的是硝烟味。”他回想起最开始对抗演练时,学员们的一举一动都不自觉地和书本上的标注“对表”。
现在,学员们能够根据战场实际灵活调整战术,这种不知不觉的成长令邱绵浩十分欣慰。
毕业·启航
“踏上新征程,我们从这里出发”
在朱日和的最后一晚,学员李晓虎被一阵炮声震醒。
走出帐篷,李晓虎看见远处的天边有一些火光。这是其他驻训部队正在进行夜间演习。睡不着的他,索性坐在帐篷前,远远地观望了一会儿。
“‘朱日和’在蒙语里是‘心脏’的意思。”蒙古族的他从小生活在这片高原,此前却从没有到过这里。在李晓虎看来,每年这么多部队到朱日和驻训,就好像血液到心脏,经过一系列的“历练”,再输送回身体的各处。“每一个来过朱日和的人,都会从这里收获新东西。”说这句话时,远处的炮火映在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
10岁那年,李晓虎看了一部名为《惊天动地》的电影。电影中,面对风险,指挥员问“谁不是独生子”,所有人都举起了手。这一幕,感动得他流下了眼泪。
感动催生梦想。带着这份情怀,高中毕业后李晓虎报考了军校,如愿成为一名军人。
毕业前的这次演练,让他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事业有了更深刻的感触:“和想象的不一样,朱日和战友们的生活其实是很艰苦的。但是越艰苦,越坚定了我们很多同学去偏远地区工作的信念。”
他表情凝重地说:“虽然是演练,看到战友在身边‘牺牲’时,我同样感受到了心痛,也更加坚定了练好本领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并肩战斗的战友,对得起肩负的使命和职责。”
和李晓虎不同,学员耿肖波是从“蓝军旅”被保送到学院进修的。对于在这片大漠摸爬滚打过7年的他来说,这一次站在“蓝军旅”对手的位置,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两年不见,‘蓝军旅’的打法有了很多变化。从他们身上,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保持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他说。
过去,在“蓝军旅”当侦察兵时,耿肖波的好学小有名气。他甚至买了一台摄像机,把老班长们训练时的动作都拍摄下来,回去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对照学习。后来,他成为同年兵里进步最快的人,多次在侦察兵比武中名列前茅。
不久后,学成毕业的他将回到朱日和,续写作为“蓝军旅”一员的使命与荣光。
归程那天,学员们在教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朱日和铁塔。彼时,正值日落,余晖把铁塔上的字迹映得更加鲜红。不远处,驻训某部队正在进行演习。战车轰鸣卷起滚滚尘烟,直升机逆光从天边飞过,裁出一道剪影。一幅“实战”的画卷,在这群准军官面前徐徐展开。
伴随着列车的一声长鸣,学员们即将回到校园,为毕业做最后的准备。很快,他们还会再次踏上列车,作为新鲜的血液输送到全军部队的各个战位。火车缓缓向前开出,学员们纷纷挤到车窗前,想再看一眼这片土地。
“踏上新征程,我们从这里出发。”在朱日和,这些学员刚刚结束了自己军校生涯的“最后一课”。而属于他们的军旅之路,也将从这一“课”启航。
(采访中得到樊龙佳、王鹏的大力帮助,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