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之战示意图。
鄢陵之战,是公元前575年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附近)进行的决战。这是晋楚两国争霸战争中,继城濮之战、邲之战后的第三次会战。战争中,晋军凭借严明的纪律和精妙的战术击败楚军,使晋国重新夺回在邲之战中失去的霸权。
晋军胜楚 重夺霸权
公元前575年,楚国以汝阴之田(今河南省郏县、叶县间)向郑国求和。郑国遂背叛晋国,与楚结盟。同年夏,郑国率兵进攻宋国。晋厉公得知后亲统四军,并联合齐、鲁、卫等国共同伐郑。其具体部署为:以栾书为中军将,士夑为中军佐,上军将郤锜,上军佐荀偃,下军将韩厥,下军佐荀罃留守国内,新军将郤犨,新军佐郤至。郑成公闻讯后,向楚国求救。楚共王亲统三军,以司马子反将中军,令尹子重将左军,右尹子革将右军,会同蛮军,迅速北上援救郑国。农历六月,晋楚两国军队在鄢陵相遇。
大战前,逃到晋国的楚国旧臣苗贲皇,建议晋厉公分出精兵先打败楚军薄弱的左右两军,之后合击楚中军,这一建议被采纳。战争开始后,楚共王率军首先向晋中军发起冲击,遭到晋军抗击。晋将魏锜用箭射中楚共王眼睛,迫使楚中军后退,未及支援两翼。随着楚共王受伤的消息传开,楚军士气开始崩溃。
战斗从晨至暮,楚军受到重创,但双方胜负未定。晋楚分别收兵回营,以待明日。楚共王担心晋国趁机进攻,欲找中军将子反商议对策。岂料子反当晚醉卧不起,无法应招入见。无奈之下,楚共王只得率领楚军连夜撤退。鄢陵之战以晋军的胜利而告终。
好整以暇 军纪致胜
晋国在此战中取胜,一个重要原因是晋军在战场上阵容严整,从容不迫。借晋国大夫栾针回答楚国令伊子重的话,晋国之勇在于“好以众整”且“好以暇”,即“好整以暇”。
晋楚对峙于鄢陵之时,齐、鲁、卫等盟军尚未到达,楚军想趁机一举拿下晋军。农历二十九日一早,楚军利用晨雾掩护,突然迫近晋军营垒布阵。晋军因营前有泥沼,加之楚军逼近,兵车无法出营列阵。但晋军上下并未慌乱,经过栾书、士匄、郤至等人的深入分析,找出了最优解,即在军营内填井平灶,以扩大空间就地列阵,出击迎战楚军,从而化解了晋军面临的现实危机。
决战前,楚共王曾在晋国叛臣伯州犁的陪同下,登上巢车观察晋军虚实。根据二人对答,可知晋军在大战前先是召集军官到中军开会,然后向先君祈祷占卜,占卜后准备发布命令,同时填平井灶以列阵,之后听取誓师令并进行战前祈祷。这一系列步骤,反映出晋军在大战前面对突发情况,依旧能做到井然有序、从容不迫,体现出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相比之下,楚军在组织纪律上乏善可陈。郑国派去向楚国求援的使者姚句耳,在返回郑国后对郑国大夫公子騑谈及对楚军的看法。他认为,楚军行军速度过快,经过险要之处时队列不整。行军速度过快会导致考虑不周,队列不整可能成为乌合之众。思虑不周又队列不整,楚国怕是不能依靠了。而晋国也敏锐发现楚军诸多弱点。郤至指出,楚军中军将子反和左军将子重关系不和,楚王的亲兵老旧不精良,楚军阵列不整,尤其当楚、郑、蛮军队一齐列阵时,阵中士卒喧哗不静,秩序混乱。因此,郤至才建议晋厉公出击迎战楚军。此外,楚军中军将子反竟然在大战当晚贪杯误事,无法与君主研讨军情,导致楚共王连夜撤军。《孙子兵法》指出,通过“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等”便可预知战争胜负。因此,好整以暇的晋军战胜散漫无序的楚军,结果并不出人意料。
攻敌薄弱 心理施压
此战中,晋军就楚军的弱点进行了针对性打击,还向楚军施加心理压力,起到良好的效果。
苗贲皇指出,楚国最精锐的力量是中军内楚王的亲兵,因而楚中军实力最强,左右两军相对较弱。为此,他建议晋厉公,首先打败楚国左右翼,之后三路军队合击楚中军。这意味着,晋中军要在战斗初期顶住楚中军的强大攻势。好在魏锜恰好一箭射中楚共王眼睛,极大打击了楚军士气,延缓了楚军进攻。晋军在左右两翼取胜后,合击楚中军,楚国军队抵挡不住,节节败退。尽管晋军未能彻底击败楚军,仍给予其重创。
天黑后,两军各自收兵回营。楚军中军将子反派军吏巡视士兵伤情,下令补充战兵、修理军械、安置战车马匹,还要士兵们鸡鸣而食,以待军命。晋军为此十分担心。苗贲皇通告晋军也做好次日再战的准备,并故意放走楚国俘虏,让他们逃回楚营报告晋军情况。苗贲皇的心理施压奏效,楚共王得知后连夜撤军。第二天,晋军轻而易举进入楚军营中,收获楚军辎重无数。
此外,战争中发生的小插曲也折射出一些问题。战前,楚将潘党与养由基进行射箭训练时,一箭射穿七层甲。当他们向楚共王展示时,反被责骂为骄傲自满,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部将的积极性。战场上,魏锜瞄准楚共王,准备挽弓搭箭时,养由基因被楚共王下令今日不能使用弓箭,只能眼睁睁看着魏锜射中楚共王。楚军被逼至险境,养由基才被允许放箭阻击晋军。相对于晋军的积极谋划,楚军不仅无所作为,还不能主动发挥己方长处,最终以失败收场。
【相关链接】
巢车
巢车,又名楼车,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登高瞭望敌情的车辆。其车体为木质,底部有4轮,车上竖两根长柱,长柱顶端的辘轳上系一高悬的望楼。望楼在辘轳的作用下可升高离地数丈,人可站在望楼中观察敌情。由于望楼外形酷似鸟巢,此种战车被称为巢车。
据《左传》记载,巢车在春秋时期已应用于战场。在楚围宋都之役与鄢陵之战中,楚军都曾利用巢车观察敌情或向对方喊话。此后,巢车被不断改进,宋代便出现将望楼固定在粗木杆上的望楼车,观察视野更加开阔,并可通过旗语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