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地雷那些事儿|探雷排雷到底有多难?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谢啸天 张南 周文昊 钱宗阳 责任编辑:丁杨 2018-12-07 01:34:04

11月16日,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规模扫雷已扫雷场交接仪式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举行。在坡陡谷深的滇南山地,扫雷官兵们手拉手走过昔日的雷场,用双脚和自信告诉当地群众:从此这里安全了。

战时,地雷是防御的利器;和平时期,它则常会令人闻之色变。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至今依然有1.1亿枚地雷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战结束至今,有超过100万人因地雷而失去宝贵的生命,因此而受伤的人更是不可胜数。“最难清除的战争痕迹不是倒塌的楼房和毁坏的桥梁,而是地雷。”听着军事专家的话,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小小的地雷能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伤害?世界范围内的扫雷行动进行了几十年,为什么仍未能彻底清除雷患?在探雷手段如此发达、排雷装备如此先进的情况下,为什么仍需扫雷官兵亲上雷场直面危险?

地雷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在世界战争史上,总有一小部分武器装备生来就一直是“战场宠儿”。虽然被称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但地雷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备受各国重视。

早在12世纪,南宋军队就曾使用过地雷,这是关于地雷使用的最早记录。到明朝初年,明军开始使用装有机械发火装置的地雷。这个时期的地雷,初具传统地雷的雏形。

地雷起源于中国。但是,让地雷制式化并以全新形态走上战场的却是美国人。在1862年的约克镇战役中,加布里埃尔·雷恩斯从简单爆炸陷阱中获得灵感,研发出了绊发和压发地雷。

敌人触碰到细如发丝的绊线,或是踩踏到引信上的覆土,立即就会引发地雷爆炸。危险就在身边却不知道它在哪儿。地雷在造成大量伤亡的同时,也给敌人带来了恐慌。

借此,加布里埃尔·雷恩斯一方成功地抵御了数倍于己方的敌人。绊发雷和压发雷也由此成为各国设计地雷的主要“蓝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雷技术得到较快发展。梅西纳岭下的英军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地雷,总装药量超过400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锋芒已经初现的地雷,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制造成本低廉、技术门槛低,反步兵地雷被广泛使用。德国研发的S型反步兵地雷开始由地下爆炸向地上爆炸转变,被称为“弹跳贝蒂”。顾名思义,当其被触发时会弹入空中,在距地1米高的地方爆炸,向各个方向激射弹片,杀伤效果成倍增加。

与此同时,地雷在我国抗日战场上大显神威。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抗日军民还用石头、陶罐做成“土地雷”,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埋雷用雷方法,有效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这一时期,反坦克地雷得以快速发展。据统计,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共埋下3亿多枚反坦克地雷。美军算过这样一笔账,每布设1万枚反坦克地雷,就有毁伤4200辆坦克的潜在能力。1万枚反坦克地雷的造价,仅相当于400多枚“米兰”反坦克导弹的价格。而400多枚反坦克导弹,无论如何也不会具备毁伤4200辆坦克的能力。这样一算,使用反坦克地雷可谓经济划算。

最早出现的反坦克地雷,主要用于攻击坦克履带。地雷受压后会引爆雷体,炸断坦克履带。这种地雷虽能迟滞坦克行进却不能伤及根本。为取得更好的毁伤效果,针对坦克较为薄弱的底部装甲,上世纪60年代末,一种既能炸“脚”又能破“肚”的全宽度反坦克地雷问世。这型地雷采用电磁、声、振动、红外等复合引信技术,只要坦克在一定宽度内通过,不论是否压上地雷,都会起爆炸毁坦克。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地雷日益走向智能化。由智能化地雷组成的信息化雷场具备通信与组网、跟踪与定位等技术,具有自动寻的甚至敌我识别功能。它们不仅是“陆战之王”的天敌,还是“空中坦克”直升机的克星。美国的AHM反直升机地雷可以防御半径400米、高度200米以下的空域。可以肯定,未来战场上地雷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