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陆军某旅部队管理科科长赵松——
走到哪里都是“硬骨头”
■杨 扬 解放军报记者 刘 敏
赵松近影。 金 硕摄
全国人大代表、陆军某旅部队管理科科长赵松,在科长岗位上已工作近两年。“敢较真、敢碰硬”,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从“硬骨头六连”走出的赵松,一直带着这样的作风。
军旅生涯17年,一半时间在六连——从参军入伍,到任副连长、第44任连长,“硬骨头精神”早已融入赵松的血脉。
那年,赵松在一次训练中受伤,左手腕骨折,植入一根钢钉固定。受伤的部位还未完全愈合,他就接到了前往某支援保障连任连长的命令。
打着绷带赴任,无法和官兵一起摸爬滚打,怎么带好队伍?赵松克服困难,和大家共同备战旅里组织的体能考核。手腕还在恢复期,拉单杠使不上劲,他就用弹力带辅助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那次考核,赵松在全旅干部中拔得头筹。大家心服口服,称他是“钢腕连长”。
“身为连长,要求官兵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好。”赵松说,“硬骨头六连”能成为标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六连战士在干部骨干的带领下个个都过硬。
“六连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传承坚守着‘硬骨头精神’。”赵松告诉记者,担任部队管理科科长以来,他遇到很多新问题、新考验,但只要敢于较真碰硬、攻坚克难,就没有什么工作是干不好的。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赵松每年都坚持深入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言献策。“我一直关注无人装备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编配和运用。今年我准备了相关建议,切实履行好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赵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