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与期待相遇
■李诗鹤 王垣镔
春节前,海军某导航台为来队探亲的家属们组织冰雪运动会。图为二级军士长杨超华与妻子杨娟参加爬犁竞速赛。王 宇摄
这天,海军某导航台一级上士何辉天不亮就起来了,在营区里走来走去,把即将进行的活动流程在脑海里预演:“天气还是有些冷,冰雪运动会的时间得控制好,别让家属们冻感冒。下午安排了几名新兵表演说唱节目,歌词节奏有点快,不知道他们上台会不会紧张……”
春节前,家属们从天南地北赶来驻地过年。导航台位置比较偏远,四周几乎没有可供家属娱乐的地方。营区的小池塘结了厚厚的冰,官兵灵机一动,决定“就地取材”,为家属们举办一场冰雪运动会。
上午9点,家属们从家属院乘坐大巴抵达营区。此时,冰雪运动会“会场”早已布置妥当。洁白的冰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官兵特意给军娃们堆的雪人威武高大,别具军营特色;冰爬犁和冰锥整齐地摆放着……孩子们激动地冲到冰面上,追逐嬉戏,笑声久久回荡。
“各位战友,让我们鼓掌欢迎远道而来的家属。今天天气虽然冷,但怎么能抵挡咱们的热情。我们首先要进行的是爬犁拔河活动。接下来,咱们先来分组……”何辉拿起话筒,热情洋溢地安排大家开展活动。爬犁拔河、亲子竞技、冰上接力……大家越玩越起劲,欢呼声和笑声此起彼伏。
不一样的惊喜
“老杨,嫂子,加油!”在战友们的呐喊声中,二级军士长杨超华和妻子杨娟“驾着”冰爬犁,最先冲过终点。
杨娟是一名老师。每到寒暑假,她便带着女儿阁阁踏上探亲的旅程。这条跨越千里的“探亲路”,杨娟一走就是15年。她喜欢军营的春节,这里有久别重逢的喜悦、有欢聚一堂的热闹、有亲人般的温暖。
这些年来,杨娟并不容易。那年,杨超华向单位打了休假报告,打算回家陪伴预产期即将到来的杨娟。不承想,杨娟早产了。
恰巧那天,单位的设备发生故障,杨超华在场区忙了一上午。等到中午回到宿舍后,才看到妻子打来的10多个未接电话。杨超华预感到什么,再给杨娟回电话时,已无人接听。
从父母那里得知消息后,杨超华匆匆踏上回家的路。火车上,他收到了妻子发来的消息:“我给你生了个女儿。”
那一刻,杨超华的眼眶红了。
那天,看到风尘仆仆赶回来的杨超华,杨娟闭上眼睛,把头扭到了一边。
杨超华走上前,紧紧地握住杨娟的手。
杨娟默默流下了眼泪:“他握住我手的那一刻,我好像突然就不怪他了。”
这些年,一家三口聚少离多。杨超华不善言辞,就向身边的年轻战友请教经验,制造些小惊喜给妻子和女儿。他曾网购了99朵玫瑰,尽管搞错了,买到的是一捧“塑料花”,却依然让杨娟欣喜不已。他去参加阁阁学校举办的艺术节,让阁阁开心了好些天。
当时,阁阁上的是寄宿学校,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杨超华休假到家时,阁阁还在学校。
那天,见到杨超华,阁阁很激动,一下子抱住了他。
后来,阁阁拉着杨娟的手,一个劲问:“妈妈,我爸爸怎么来了,你怎么没有提前告诉我呀?我爸爸为什么突然间来看我呀?”
“爸爸来了不好吗?”杨娟笑着问。
“哎呀,我终于感受到了爸爸来看我的感觉。”阁阁沉浸在喜悦中。
看着女儿高兴的样子,杨超华的眼眶也湿润了。
阁阁宿舍床上的被子,总是叠成“豆腐块”。这是她有一回去探亲时,杨超华教会她的。她参加作文比赛,写下的作文《我爸爸是一名军人》,让同学们认识了扎根祖国边陲的爸爸。
“你爸爸当兵多少年啦?”有同学问。
“20多年。”阁阁说。
“这么厉害!”
“是的,别人都叫他老杨。”
阁阁之前去探亲时,在营区宣传栏上看到了杨超华的“个人简介”,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他熟悉台队每根管路的走向,清楚每根缆线的来去……他是兄弟心里的‘老杨’,是机电部门的‘定心丸’,是导航战位的‘护身符’。”爸爸被战友们叫“老杨”,便记在了阁阁的心里。
杨超华说,给妻子买花、去学校看看女儿,这是他能带给家人的惊喜。
杨娟说,现在她和阁阁在家乡的部队医院看病,也能享受优待;有一年,杨超华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单位还邀请她去疗养;杨超华有次立功后,当地相关部门敲锣打鼓将喜报送到她手里。一位领导对她说,军嫂很伟大,军功章有她的一半。那一刻,杨娟觉得自己身为军嫂好光荣。
思念的味道
冰雪运动会结束后,官兵和家属回到餐厅里。经过简单分工后,大家围着餐桌开始包饺子。
窗外的风带着些许寒意,却吹不散屋里的暖意。上等兵闫忠宝站在案板前,低着头,将剂子一个个认真地摁扁,擀成圆圆的饺子皮。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饺子的包法各不相同,也引申出各种各样的话题。闫忠宝听到感兴趣的话题,就笑着抬头看一眼。
闫忠宝一边擀,一边回想母亲当初教他的手法。在家时,一到过节,家里就会包饺子。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母亲教给闫忠宝擀皮的手法,却很少让他动手。此时,对家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让他突然有些手忙脚乱。
刚下连来到导航台的那个周末,闫忠宝与家人视频连线。许久未见他,家人红了眼眶。闫忠宝便将摄像头调转过来,带着家人参观宿舍、食堂,“姥爷,妈,放心吧,我在这里很好。”后来,他将津贴攒下来,一到过节就给家人买些礼物,让他们知道自己“一切都好”。
这是闫忠宝在军营里过的第二个春节。闫忠宝忽然意识到,不知不觉中,他经历了某种成长。
一到家属来队,战友们总能尝到不同的美味。二级上士房汉钊想起了那年父母给他的新春“礼物”。那年,房汉钊的父母抵达导航台时,已是除夕下午。母亲闲不住,放下行李便跑到炊事班忙活起来。
“炖鱼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给大家尝尝!”那天,炖鱼做好后,房汉钊的母亲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开心地笑了。
“阿姨,这鱼真香,辛苦您了。”战友们举起手里的饮料,向房汉钊的母亲表示感谢。
不久前,房汉钊的新婚妻子来队探亲。她与其他军嫂一起,给大家做了一桌美味的菜肴。
那天,房汉钊向妻子敬了一个军礼。妻子红了眼眶,紧紧握住了房汉钊的手。
……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此时,餐厅里响起了歌曲《异乡人》,动人的旋律牵动着每个人的记忆。大家没有停下手里包饺子的动作,心里却升起了别样的情感。军营春节的味道里,少不了思念。坚守,为战友们的思念平添了富有家国蕴味的感动。
身后的点点星光
所有活动都结束后,何辉搭乘送家属们回家属院的车,在夜色中踏上了休假回家的旅途。入伍18年来,台里许多活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对他来说,春节期间休假回家的机会,屈指可数。
“爸,我在路上了,后天到家。”何辉打给父亲何旺旭。
“好,我和你妈在家里等你,路上注意安全。”何旺旭激动不已。
结束通话后,何辉望着身后熟悉的营区,心中涌上一阵莫名的感动。小小的营区亮着点点“星光”,在旷野中显得宁静而温暖。刚刚换哨的年轻战友,正目光炯炯地望向前方。何辉想,他们也会像他一样,亲眼看过这里的春夏秋冬,并永远刻在心里。
何辉的父亲何旺旭,有次春节也来过导航台。
何旺旭年轻时曾在边防当兵。有一年,他的父亲四处打听,千里迢迢从甘肃老家寻到了何旺旭的营区。父亲本来年纪不算大,但经过一路跋涉,胡子数天未刮。战友告知何旺旭,连队门口有位老人家来找他。何旺旭出来后才看到,战友口中的“老人家”竟是父亲。
何辉入伍后,何旺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年父亲牵挂他的感觉。那年春节前,他突然决定去儿子的部队看看。
不久,何旺旭踏上了旅途。
从甘肃老家坐了40多个小时火车,何旺旭来到招待所时,天色已晚。听到熄灯号响后,何旺旭匆匆上床躺下,等着何辉关灯。他压低声音对何辉说:“儿子,要不咱关了灯再悄悄地聊会儿天。”听到父亲这么说,何辉忍不住笑了。
何旺旭在招待所住了12天。那段日子,他每天早早起床,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后,就跟官兵一起“出操”。父子俩一起拍了很多合影。每张合影里,何旺旭都笑呵呵的,神情充满了骄傲。“儿子,你要记住,只要好好干,在哪儿都会发光,你是爹这辈子最大的骄傲!”听到父亲的话,何辉心中充满了感动。
“要好好干。”入伍这些年,何辉一直记着父亲说的话。这是他的理想,也是父亲的心愿。
导航台坐落在白山黑水的一片玉米地中间。夏天,这里四周是一片绿色的波涛,秋天则是一片金色的海浪。冬日里,玉米秸秆被卷起来,零星地散落在空空荡荡的土地上,红白相间的发射塔在寒风中巍然矗立。春节前,那些涌动在心底的亲情记忆、那些不辞辛苦的千里奔赴,化作盛开在冰天雪地里绚烂的花。
春节过后,家属们陆陆续续离开了军营。杨超华等几位老班长带着新兵们又踏上了巡线的路途。山林中远远地传来一阵歌声:我爱这蓝色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