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军小道”在学员心中延伸
■孙程浩 陈 超
加班到深夜,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员吴洪林走到实验室窗前。看着外面的路灯,他的思绪又回到了一年前在“红军小道”上的那个夏夜。
井冈山密林中有一条蜿蜒小道。沿着这条路,毛泽东同志带领部队走到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组织研究生学员军政融合训练时,都会重走当年的这条“红军小道”。
入学之初进行军政融合训练时,吴洪林作为团队成员执行夜间侦察任务。那晚,他伏在茂密的草丛中,通过手中的热红外探测仪,细细扫过面前“敌军”的阵地。
放慢呼吸,眼前的画面只剩下几种颜色,空气中流淌的是淡淡的蓝色,警戒哨位上的卫兵周身弥漫着橙色的光晕。装备车虽已关机,但余温未褪,再看看周围,树后隐蔽的潜伏哨好像露出了一丝色彩,吴洪林的嘴角微微一翘。
在“红军小道”上进行夜间侦察的一幕,深深烙印进吴洪林脑海中,伴着他走上各类学术会议的讲台。
“我的博士课题是多模态图像融合。”吴洪林向专家介绍起当时的场景:“是‘红军小道’的经历启发了我,如果通过整合不同传感器信息,实现红外与可见光的融合,那么我们的目标检测和监控性能将成倍提升。”
如今,来自“红军小道”的灵感,已经助力吴洪林顺利申请两项发明专利。
学校专家教授们发现,已经有20多名学员不约而同在各类答辩中、在论文致谢里,提到自己在“红军小道”上的经历。
重走“红军小道”,是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员军政融合训练的一项常规内容,却激发了参训学员的许多灵感。
“那是军事和科技碰撞擦出的火花。”研究生学员刘柏含说。当他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航,快速对“敌”作战信息进行获取整合时,他意识到,大模型时代,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战斗力生成的钥匙,正掌握在他这一代人手中。
“走过‘红军小道’,再难不算难。”研究生学员胡斐说。作为尖刀班成员,他在深涧密林间手持镰刀开路、遇水铺石为桥,实地感受到了红军行军作战的艰难与无畏,之后每当在实验室里加班,胡斐总会告诫自己,“我们要向先辈学习。”
更多的人,从这条“红军小道”中读懂了这句话的内涵:“博士硕士,首先是一名战士!”仿佛一条根脉生长出万千枝芽,“红军小道”在每名研究生学员心中不断延伸——
学员王航深度参与某系统研发任务,加班加点,顺利实现某型舰船轨迹预测及舰船活动分布分析功能,战友们称他“拼命三郎”;
学员王延锋为了开发某型软件,奔波于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最终该型软件下发到装备端试用,部队交口称赞……
一名名研究生学员的脚步,从“红军小道”通向高山、荒原、海岛,通向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
一条“红军小道”,见证了该校研究生育人理念“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的升级。路的这头,是研究生学员的“梦想方阵”;路的那头,通向未来战场。
探寻梦想的“光源”
——对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闻观察
■孙程浩 陈 超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微粒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员进行科研攻关。丁锦灿摄
在这条先辈们踏出的路上,我们应该感悟什么样的精神、留下什么样的足迹
国防科技大学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员李阳总说自己是“追光者”。
读本科时,李阳就负责宣讲我国激光陀螺奠基者高伯龙院士的事迹。虽然对高院士的故事熟稔于心,但是对她来说,最难的是如何在讲述中展现精神之光——人在那样苦难的环境下,是靠怎样一种信念和精神支撑?
“每次讲到高伯龙院士为了节省经费,冒着烈日去火车站工地拉废料的场景,我都会想起我们现在拥有的平台和条件。”李阳说,“和他们比起来,我们吃的苦算什么。”
难,是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攻坚克难,是老一辈国防科大人的共同经历,这里的每一位研究生学员,总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让他们胸膛滚烫的历史。
“晚上行军,汽车车灯都不能开,我们把白色的大衣里子翻过来披在身上在前面走,车子就跟着人慢慢开……那时候真的困难啊!”这是我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研制者之一、90岁高龄的胡守仁教授在讲述亲历抗美援朝战争时的场景。胡老的名字,就铭刻在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员每天上课经过的长廊上。
“学校刚从哈尔滨迁到长沙,我们就住在‘鸽子楼’一间不足14平方米的房子里,书箱堆在走廊上,各种仪器设备只能放在露天的棚架下,但我们想尽各种办法,课一天都不能耽误。”这是学校首批博士生导师周明鸂的回忆。现在,以周明鸂为名的奖学金正助力一代又一代科大学子献身强军事业。
在一堂关于飞行器设计的课程上,力学专业教授梁彦刚跟刚入学的研究生学员说起钱学森、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他们那一代,以及之后的两三代都是为了祖国事业甘心去做铺路的石子,祖国的未来在于你们,航天的空白要靠你们去研究。”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校园里的点滴都在告诉你,你是被寄予厚望的。”梁彦刚的一些话,让研究生学员对肩上的使命有了别样的审视,“在这条先辈们踏出的路上,我们应该留下什么样的足迹?”
如果说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是老一辈国防科大人的使命,那么先辈的奋斗、时代的托举,已经让今天的研究生学员们有了平视世界的勇气和自信。
填补国家和军队空白、做强国强军的先锋力量,化作争分夺秒、奋发向上的内驱力,成为属于这一代年轻人的光荣与梦想。这样的梦想,在校园里每天都在生根发芽、茁壮生长。
上午8点,国防科技高地论坛志愿者李阳收拾好物品准备前往会场。校园里,操课号音悠扬地响起,她笑着对记者说:“你听,那是梦想花开的声音。”
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定义,被一层层剖解、一点点聚焦
4个字,贯穿该校研究生学员们的在校时光——军政素质。
如何让今天培养的研究生学员成为国家、军队的未来和希望,成为未来战场的骨干中坚,始终是国防科技大学上下求索的“办学之问”。
从深化办学定位研究,到体系提出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标准、培养目标,再到凝练形成“政治+军事+科技+文化”人才培养理念,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定义,被一层层剖解、一点点聚焦。最终,指向一个关键词:军政素质。
有些课堂,从校内逐渐向校外拓展。
出发的哨声吹响,学员秦璟毅和同学们奋力挥动着手上的桨板。舢板伴着汹涌的波涛在大海上一起一伏,让这个略显单薄的女学员“吃尽了苦头”。
“当带着咸味的海风扑在脸上,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在海军某基地参加演训的日子里,秦璟毅和那里的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攀桅、舢板、帆船、损管训练……在演训任务的锤炼中,研究方向与现实场景碰撞出火花,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也完成了契合。
有些课堂,从院校逐渐向部队延伸。
在该校研究生院招生培养处唐副处长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张思维导图:该校为提升研究生学员科研向战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学员入学教育阶段精心打造6门新质战斗力专题课程,以科技维度拓展提升学员军事素质,参训学员深受启发。
唐副处长告诉记者,让学员赴多个方向任务部队参加岗位实践和联教联训已经成为教学常态。仅2024年,学校组织近30个专业的研究生学员赴49个单位开展岗位实践,这些学员在部队确定研究课题、在基层接受工作洗礼,拿到实践认证的同时,也拿到了岗位任职的“通行证”。
一入学就参加军政集训,全链路向战而研,逐渐成为该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员们的成长模式。
毕业季,邀请英雄模范、部队领导、优秀校友面对面交流;入学季,系统打造专题金课,校院领导、院士名师、优秀学员走上讲台;编写11本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辅助教材,设置毛泽东同志故居、雷锋纪念馆等10个教学点40条路线的实践教学网……一系列设计潜移默化,让研究生学员们在心底将点点星光汇聚成河。
在第四届世界军校学员运动会摘金的硕士研究生学员廖佳慧,仍然记得自己的第一个研战课题。2023年刚入学,廖佳慧就和同学们一道,赴西安和延安参加了研究生军政融合教育。教育训练期间,该校教学团队设计了一批与前沿军事科技相关的研究课题开展研战实践活动,廖佳慧第一时间报名。确定课题、深入研究、反复打磨……经过奋战,她参与的某目标检测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只要你有梦想,这里就有舞台;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搭多大
在校园里,跨界成长仿佛成了这一代国防科大研究生学员的一种常态。
“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总冠军路阔,曾两次带队夺得国际无人系统创新挑战赛冠军;华语辩论世界杯冠军成员、赛事“最佳一辩”胡玲,曾获得全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一等奖;世界军校学员运动会“三冠王”冷润雪,以光学工程专业成绩排名第一保送研究生……
如果问起他们为何能够军政兼优、跨界成功,他们会给出一个共同的答案——学员俱乐部。
对学员们来说,每年最热闹的活动就是俱乐部招收新学员:沿路排成长龙的各个俱乐部展台前,定向越野、射击、搏击、特战,冒着硝烟味的活动视频吸人眼球;军乐团、民乐团、电声乐队,十八般乐器轮番上场;播音主持、摄影摄像、辩论、话剧,优秀作品接连展播……108个基层俱乐部热闹纷呈。
本就是青春飞扬的年纪,在学校搭建的舞台之上,研究生学员们燃烧青春热情,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新的感悟。
在“硕博宣讲团”里,学员路阔收获的是“信念”。当他用比较研究、数据图表等分析方法学习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后,恍然发现,理论不是远去的故事和枯燥的概念,而是一段段滚烫的青春,是一群人温暖的同行,是一次次躬身的践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辈当自强。”路阔说。
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学员陈乐天收获的是“突破”。面对完全陌生的专业领域,四天三夜的熬夜奋战,只为寻找最优解。一篇篇搜集文献、一行行学习代码,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从零开始,他和同学齐心协力,实现全新突破。
在“向阳”辩论俱乐部里,学员张源收获的是“可能”。4名学员用思辨的眼光打量生活、以严谨的态度寻根溯源,发展壮大为一个人才济济、充满青春活力的团队。张源说:“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一个个第二课堂活动俱乐部如同一双双看不见的手,把学员高高举起,帮助他们一路闯关夺隘。
这样的托举,又何止在第二课堂?学员王媛参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飞船回收搜救任务;学员崔占鑫参与嫦娥五号月壤采样工作;学员陈荣参与为天拓五号等卫星执行空间精确控制任务提供技术支撑……在国字号的重大工程实践难题面前,这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不知多少次遇到挫折后继续攻关,最终又把多少“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搭多大。2024年5月结束的非洲中青年军官文化交流活动中,学员鲍琛龙参加相关保障任务,从与外方对接协调到陪同代表团参观走访,繁杂事项在他手中变得井井有条。学员欧祉辛参与“一带一路”主题交流活动,出色完成活动交流、陪同翻译。香山论坛上,以学员李子豪为代表的学校翻译保障团队熟练运用多国语言,从容保障与会外宾各项外事活动,展现了中国军校研究生学员的时代风采,展示了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和胜利之师的大国军队形象……
只要你有梦想,这里就有舞台。“赶在元旦前一天,终于结束了一年半的项目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员吴健参与的航天某重大专项任务通过验收后,激动地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借势中国航天的广阔舞台,吴健感到自己离梦想很近:“搞研究不仅是发论文,我们要做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能够实实在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
清晨,一轮朝阳从湘江之畔初升,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员们汇聚在橘子洲头,他们的目光,恰似伟人雕塑的眼眸,炽热如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时光穿越百年,有志青年永远年轻,昂扬向上的热土,终将孕育参天的茂林。
锐视点
扛起培养高层次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任
■黎 湘
习主席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军队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军事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使命,必须从学之初开始全面加强研究生军政素质培养,为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主动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坚持政治引领,强固听党指挥根基。培养高层次新型军事人才,必须从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的高度,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全面增强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感召力、针对性,突出“政治+军事+科技+文化”融合提升,统筹军地资源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团队育人、科研育人、平台育人、文化育人作用,不断强化研究生哲学素养、理性思辨能力培养,把忠诚建立在厚实的理论根基之上。
坚持能力预置,锻造能打胜仗利剑。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培养高层次新型军事人才,必须把厚实科技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和联合作战思维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着眼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动军事领域新理论、新战法、新技术、新装备进入课堂教学,在尖端前沿、大国重器攻关中加快提升研究生科技认知力、创新力和运用力,从源头上夯实研究生联合作战指挥、保障能力。
坚持精神培塑,厚植作风优良底蕴。培养高层次新型军事人才,必须把精神培塑融入课程学习、学术研究、创新实践、军事训练全过程,运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激励斗志,用好红色传统教育基地系统开展实践教学,强化品德培养、纪律教育,构建集教育引导、实践培塑、典型示范、制度约束于一体的育人体系,坚定迎难而上、敢打必胜的信念信心,锤炼坚忍顽强、勇于创新的意志品质,把我军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气”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