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雷雨 赵松岩 刘雅昕 赵燕飞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3-10-07 08:27:01

渭水悠悠 鱼水情长

——陕西省渭南市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解放军报记者  雷雨  中国军网记者  赵松岩

视频制作:中国军网记者刘雅昕、赵燕飞

图①:2023年5月,渭南市实验小学学生到双拥展览馆参观。李鹏飞 摄

图②:“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王友民在宣讲。李鹏飞 摄

图③:渭南市临渭区阎村镇龙泉寺村连心桥(航拍)。中国军网记者 赵燕飞 摄

  渭南18路公交“退役军人先锋岗”的部分司机(左二为刘值)。贾乐 摄

风自黄土高坡呼啸而下,拨开关中平原的薄雾,便现出了位于八百里秦川最东端的陕西省渭南市。

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1928年5月,渭华起义在这里发生,播下革命的火种,也留下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多年来,渭南市7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氛围浓厚。进入新时代,渭南市积极探索社会化拥军新模式,围绕助力部队练兵备战凝心聚气,谱写出温暖人心的双拥新篇章。

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之际,记者一行走进渭南,触摸这座城市的双拥肌理,感受这座城市的双拥温度。

“老兵示范线路”创“先锋岗”

流动的拥军名片

清晨早高峰,一辆橄榄绿色的公交车从始发站驶出,汇入涌动的车流,车身上“八一老兵示范线路”字样十分醒目。

退役军人驾驶员刘值大脑中的“路线图”也开始“运转”——

“上午9点,抗美援朝老兵周卓群去中心医院做康复治疗,要搀扶老人上下车。”

“下午2点,育红中学站有一对夫妻去第二医院做透析,妻子乘坐轮椅,要记得打开车辆的无障碍出行踏板。”

“下午4点,线路经过的4所学校进入放学时间,到站后要从后视镜里确认是否安全,再指挥学生上下车。”

……

交通图上,刘值驾驶的公交车穿城而过,将城市地标串连成线,成为渭南市著名的18路公交“八一老兵示范线路”。

为发挥退役军人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城市公交系统更好服务市民,渭南市交通局于2019年起打造“八一老兵示范线路”。得知此事,刘值捧着自己在部队获得的一大摞证书毛遂自荐,如愿成为“八一老兵示范线路”的首批驾驶员。“加入‘八一老兵示范线路’服务市民,是一名退役军人的光荣。”刘值自豪地说。

2021年11月18日,刘值在收车后向值班领导报告,车内配置的两罐灭火器需要更换。第二天,市民陈军来到公交公司为刘值送来锦旗。调看监控视频后,公司才得知这位老兵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事迹——

18日上午,刘值驾驶公交车通过一处十字路口时,前方一辆面包车突然起火。“你们等我一下,我去灭个火!”刘值当即停车并向乘客说明情况,拎起公交车配备的灭火器就向路口奔去。火势得到控制后,顾不上接受谢意的刘值赶忙跑回公交车。他在驾驶位坐定后,车厢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位西北汉子的脸一下子红了。

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扶老助幼……暖心事每天都在这条线路上发生。18路“八一老兵示范线路”的驾驶员们驶过流动的街景,听过万千声感谢,他们以“老兵”之名被这座城市铭记。

“班长,您辛苦了!”第一次手握18路公交车的方向盘,一句20年没听过的称呼唤起了驾驶员赵炜的从军记忆。自那之后,公交车的驾驶座位成为赵炜的新战位,每一次起步、刹车、转弯都被赋予了守护的意义。

“你是老兵,我也是老兵!”去年夏天,常坐18路公交车的老兵周卓群捐出一万元,作为18路“八一老兵示范线路”公益基金。握着老人的手,驾驶员张武全感到“老兵”不只是一个称呼,更是岁月长河里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一声“老兵”,一生“老兵”。给予这座城市温暖的人,也被这座城市深爱着。每年退伍季,渭南公交集团都联合渭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面向优秀退役军人开展定向招聘,为老兵们稳岗就业提供更多机会。2021年4月,渭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予18路公交线路“退役军人先锋岗”称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