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锅饭”到“卡路里”
■第七十三集团军某旅炮兵营司务长 商鹏发
不久前的那个周末是我生日,恰好赶上食堂加餐。自助餐盘里6菜1汤,加上炊事班精心准备的松鼠鱼、毛血旺2个“硬菜”,以及橙汁和可乐,真是一顿丰盛的晚餐!饱餐之前,我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发到朋友圈,引来很多亲朋好友点赞,都说现在部队的伙食真不错!
感慨最深的是我的老爸,上世纪90年代他在北京驻军当过兵。那时,部队的伙食还是大锅饭,一个班一张餐桌。炊事班会根据各班的人数,提前把饭菜分配好,每顿都是定量供应。因为饭菜不够吃,班长不动筷子,其他人只能干坐着,一些饭量大的战士根本吃不饱。
后来赶上推行分餐制,老爸的连队是单位的试点。每天开饭时,每人领取一个餐盘,排队由炊事班人员把饭菜打到每个人的餐盘里。分餐制的推行,从菜的口感和饮食卫生来看,确实有了很大进步,但既要保证每个人都吃饱,还要保证尽量不浪费,很考验炊事班人员的分餐水平。
随着时代发展,部队伙食得到了很大改善。据了解,自改革开放以来,部队的伙食费先后调整了24次,涨幅20多倍。
特别是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军还专门制定了伙食费标准和食物定量标准,其中特别强调了动植物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应。在最新的规定中,还增加了牛奶和水果的定量标准。按现有规定:一个士兵的动物性食品应达到每人每天280克,动物性蛋白由原来的17%提高到26%。
老爸当兵时,每顿饭都想吃到肉,而现在我更关心的是,每天的伙食营养是不是更加均衡,以及是否更利于日常训练的热量供应。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部队的伙食保障,实现了从坐等“大锅饭”到订制“卡路里”的跨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1日起,全军明确急难险重任务伙食补助标准,遂行练兵备战等各类急难险重任务部队的伙食费,较之平时在营区保障的标准大幅提升。从此,我们在抢险救灾中也不用再吃泡面、捧盒饭了。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