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守护国,我守护你,边防军人的爱情平凡而动人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陈小菁 刘郑伊 马艳欣 责任编辑:王凤 2021-04-12 12:48:56

聚光灯下,面对台下注视的目光,军嫂何金果深情告白丈夫:“当了军嫂才知道军人的不易,当了军嫂才珍惜每一次分别后的团聚。”

你守护国,我守护你,边防军人的爱情平凡而动人。北京卫视某综艺节目舞台之下,人们的眼中闪动泪花。

结婚8年,每年见面不到40天……何金果的丈夫、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参谋陈攀峰很少归家探亲。想丈夫,她便只身一人、有时也会带着孩子奔赴边防,一路风尘仆仆,历尽艰辛。

“你有家不能回,人家就去找你呗。”何金果的话,透着坚韧。

“我俩在一起啊,她一人把两人的话都说了。”陈攀峰的话语貌似嗔怪,实则透着这位西北汉子对妻子深深的爱惜。

阳春,又到了军嫂探亲的日子。嫂子来到边防,把春天带到了边防。团圆是一种期盼,团圆也是一种追随、一种奔赴,就像最近时兴起的那首歌里唱的那样:“我向你奔赴而来,你就是星辰大海。”

团圆记忆。

我奔赴而来,你就是星辰大海

■解放军报记者 陈小菁 通讯员 刘郑伊

你眼里有春风,胜过我见过的一切山川河流

再次来到边防哨所,少了陌生拘束,多了轻车熟路。

迎接何金果的是一阵阵热情的问候——“嫂子来啦”“嫂子辛苦了”……

话语温热,内心温热。看到哨所一张张年轻官兵的面孔,就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

感动,萦绕军嫂何金果心间许久。为了这次探亲,她和丈夫、陈攀峰商量了好久了。奔赴连队的路上,她的手机循环播放着那首歌:“我向你奔赴而来,你就是星辰大海。”

何金果心上,这是像春天一样多彩的歌。

微信朋友圈,她拍下沿途的风景,下面的一行小字暖化了所有人:“你眼里有春风,胜过我见过的一切山川河流。”

温暖一路相随,春风也吹到了连队。

刚到连队,凳子还没坐热,何金果就闲不住了。想起官兵们电话里说的那句“想吃嫂子做的菜”,她撸起袖子一头钻进炊事班。

炊事班小伙子们,和何金果是“旧相识”。与陈攀峰结婚多年,每年到哨所探亲,何金果都是炊事班的“常客”。

只是大家谁也没想到,嫂子明明是河南人,新疆菜也做得那么拿手!大盘鸡、椒麻鸡、手抓肉……何金果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儿就把几盘香气扑鼻、色泽鲜艳的菜端上了桌。

看着战友们吃得津津有味,何金果的心中流淌着幸福。

“既然陈攀峰把哨所当成家,这里也是自己的家。”在何金果眼里,这些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战友,可不就是自己的兄弟么?

人家到哨所是探亲,何金果到哨所就像是回婆家。她这个做“边防儿媳”的哪能不给亲人们“露两手”?

只有下士宋聪知道,为了学做这几道新疆菜,嫂子没少下功夫。

宋聪和陈攀峰是纯老乡,两人在北疆的家,相距不过十几公里。第一次到连队探亲,何金果就经丈夫介绍认识了宋聪。

自打在连队有了“眼线”,平日里联系不上陈攀峰时,何金果就会在宋聪的微信中留言:“我家老陈怎么又失联了?”

这趟探亲之前,何金果专门联系宋聪,说要学做新疆菜。她还特意叮嘱,这件事必须保密。

就这样,宋聪的母亲成了何金果的“师傅”。从买食材到炒菜、从添佐料到勾芡,她边学边实践,没少得到宋妈妈“真传”。

把菜端上桌,何金果转身,手机上跳出宋聪发来的微信:“嫂子手艺厉害了,这顿饭肯定能‘清桌’!”

几天后的傍晚,陈攀峰和何金果在营区散步,打老远就看见宋聪一个人走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陈攀峰迎上前,与宋聪边走边聊。

刚刚过去的清明长假,宋聪和女朋友本来打算安排双方父母见个面,却因为临时任务,不能回家探亲,两人在电话里“斗气”。

左思右想不放心,那天晚上,何金果直接打给了宋聪的女朋友。她的一番肺腑之言,说得远方的姑娘破涕为笑,向嫂子表达“已经谅解了宋聪”。

第二天,突然接到女朋友电话,宋聪像个孩子似的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嫂子来,哨所多了欢声笑语。”那阵子,像宋聪一样心里暖融融的战友还有好几个。无一例外,他们都得到过军嫂何金果的关心和帮助。

时至清明,北疆哨所涌动春天的气息。

宁静的夜晚,官兵们凑在一起商量给嫂子送一份礼物。哨所学习室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金点子”层出不穷。

幸福时刻。

3月26日,北疆边陲又一次降雪。

这个偏远哨所与外界连接的唯一道路被风雪覆盖。路不通的时候,手机信号还算畅通,何金果把一张雪景发给远在河南家中的父母。

“嗖——”手机上跳出一双儿女“比V”的照片,是母亲从老家发来的。

这次到哨所,何金果把儿子和女儿托付给了父母。此刻,看着宝贝们的笑脸,她也笑了。

“爱,就是没有理由的给予和不设前提的陪伴。”这个假期,尽管只能“一家人,两地圆”,这位边防军嫂心里已经知足了。

一瞬间,我被带入了那个遥远又充满期待的“边防军嫂”角色

在遇到丈夫陈攀峰之前,何金果从未走进过军营。

“看看他路过的风景,吹吹他吹过的风”,很自然地成为了她踏上“探夫”旅程的理由。

何金果第一次奔赴边关,还是在2013年。那一年5月1日,何金果与陈攀峰步入婚姻殿堂。仅仅10天后,陈攀峰便匆匆赶回部队,留下她一人守家。

从安阳坐火车到郑州,再乘飞机到新疆伊宁,继续坐汽车走五六个小时抵达县城,还要继续骑马,才能抵达哨所……半个月后,决定起程前,何金果与陈攀峰把行程设计一遍又一遍。

6月的伊宁,站在太阳底下也感觉微冷。

穿着自己最喜欢的一条蓝色连衣裙,何金果踏上北疆这片土地,第一感觉是“穿错了衣服”。

这条何金果最喜欢的裙子,曾经陪着她穿梭不同城市,参加过很多不同的社交活动。可如今踏上边防之旅,一路马不停蹄,她终于懂得“边防和裙子实在是不搭”。

租来的皮卡车钻进一条巷子,在一个院落门口停下,房东阿姨热情地帮何金果搬行李。院子里的苹果树开着白色的花,一簇簇热闹极了。

“我的目的地是远方,我将路过不熟悉的土地和人群,奔向那日夜思念的他。”微信朋友圈里,何金果这样写道。

留宿一晚,第二天再次踏上旅途。

大巴车穿过戈壁、荒野,转入深山,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何金果索性关机,专心欣赏那蓝得“实在不像话”的天,静谧澄澈的云。

县城车站,陈攀峰接到了饥肠辘辘的何金果。车站外的小吃店,他给她点了一份辣条子拌面、半只椒麻鸡、2串烤肉。这些新疆家常美食,瞬间就征服了她的味蕾。

走进哨所大门,战友们看见这位打扮时尚的嫂子,怯生生地跟在陈参谋身后,一个个笑容热情又真挚。

“嫂子好!”此起彼伏、中气十足的问候,特别有仪式感。

何金果用新奇的眼光打量军营的一切。一瞬间,她被带入了那个遥远又充满期待的“边防军嫂”角色。

路过哨位,她仔细瞅瞅:或许丈夫曾经在这里站岗;看见白杨树,她拍了拍结实的树干,心想那次他靠着树干说的那句“想你”,是否就是这一棵?

过了一阵子,轮到陈攀峰去巡逻,何金果想一起去,陈攀峰却一脸严肃:“你走不下来咋办呢?我有任务在身,可背不了你……”

何金果噘着嘴,笑嘻嘻地说:“大学时,我可是校运动会女子长跑冠军呢!”

见说服不了她,陈攀峰去请示领导。领导思考片刻,仰头哈哈笑着:“你家属勇气可嘉!让她去咱们守护的边防线看看也好。”

与队伍保持着一段距离,每名战友都有自己的职责任务,何金果唯独迷恋这里的云和天。那是一种不被打扰的美。

兴奋劲一过去,疲惫感说来就来。

攀上一座山,何金果渐渐体力不支。陈攀峰只得折身回来,捡起一根杨树枝让她握着,带她往前走。等他们与巡逻队伍汇合时,战友们已燃起一堆旺火,围着火堆放了一圈土豆。

香喷喷的烤土豆,成为何金果记忆中“最奢华”的午餐。山风吹过,群山静默,那一刻,何金果感受到坚守的孤独,也享受到守护的荣耀。

陈攀峰与何金果,以及他们的小女儿在哨所驻地。

人生只有两次幸运就好,一次遇见你,一次走到底

何金果和陈攀峰相识那一年,两人都在郑州上大学。

她的老乡,恰巧是他的军校同学。

2008年5月,在郑州读大二,何金果第一次见到军校就读的陈攀峰。她感觉,“瘦的跟豆芽菜似的他,与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形象相去甚远。”

何金果折身想走,又觉不妥,于是假借买水“逃”到小卖部。

平复几分钟心情,她忐忑不安地回来,递水同时又瞟了陈攀峰一眼,肠子都悔青了:“当初为啥没先要张照片?”

陈攀峰却热情如火,每周都会坐2个小时的公交车从郊区来找她。在他眼里,她就是冬天的暖阳、夏天的凉风……

寒冬的周末,何金果睡到上午10点多才起。刚走出宿舍,看见陈攀峰拿着一朵玫瑰花在寒风中傻傻地站着。何金果赶忙跑过去,接过玫瑰花。

她被他的执着打动了。

还有一次,何金果无意间说起,学校门口有家店的饼味道不错,陈攀峰便记在心上。又是一个周末,他大老远来了专门找到那家店,排队买了饼给何金果送了去。

在何金果心里,陈攀峰给她的感觉,就像那天送到自己手上的饼一样“太暖了”。

2009年6月,何金果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广东东莞的一家地方企业,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可陈攀峰还在军校读研。

那个时候,每天深夜加完班回到家,何金果特别希望在那个陌生的城市能有一盏灯为她点亮。

不同的生活环境,又相隔千里,两人之间渐渐有了隔阂,有时通话没说几句就燃起“战火”。

电话那头,何金果发完牢骚,陈攀峰总是平静地说一句:“莫急,这些困难很快会过去的。”

挂断电话,何金果的眼泪扑簌扑簌掉下来。再后来,陈攀峰打来电话,她狠心不接。她删了他的电话号码,又不得不重新输进去,她渐渐发现,那串数字已经印在她心里。

一天,何金果收到陈攀峰寄来的一个包裹,那是他亲手整理的一本纪念册。

那时,他们牵手刚满3年,只有十几页的纪念册格外“厚重”。许多闪光的记忆随着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在眼前浮现,感受着陈攀峰饱满又含蓄的爱意,何金果潸然泪下。

2012年6月,陈攀峰军校毕业,被分配到新疆边防。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何金果,也在等待着她的选择。

“我曾听说,中午的天空最蓝,意想不到的事总在不经意间发生,你或许不会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陈攀峰收到何金果这条短信时,正在奔赴边防一线的火车上。

“我中意你。”紧紧攥着手机,他的心,从来没有那样温暖过,坚定过。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人生只有两次幸运就好,一次遇见你,一次走到底。”2012年底,何金果辞去高薪工作,决定做一名边防军嫂。

从广东回到河南,一切重新开始。当何金果决定成为军嫂的那一刻起,她知道,这个决定会改变她的人生轨迹。但爱,让她心怀憧憬奔赴未来。

结婚后,陈攀峰与何金果把家安在了安阳。想着广州有几个做外贸生意的朋友,何金果决定开个服装店。

租赁、装修,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店铺开了大半年,生意也不见起色,房租又贵……何金果初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2014年,为了陪伴丈夫,何金果拖着行李来到乌鲁木齐,在一家地方企业上班。自己守在边防一线,媳妇也追随自己来到边疆地区打拼,陈攀峰的心里又多了几分牵挂。

2016年,夫妻俩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边疆实在太远,何金果回到了河南老家和娘家父母一起生活。又过了几年,第二个孩子也悄然来临……如今,一双儿女成为何金果生活的重心。

陈攀峰每次休假难得回家,每一分钟都被家庭琐事填满。买水、买电、买天然气,换灯泡、做货架、整理房间……

实在没事可做时,围裙一系大勺一挥,他也下厨给妻儿“露一手”。

每次陈攀峰归队,何金果会在他的背上重重拍一下。看着丈夫背起硕大的军用迷彩包,慢慢消失在视线中,她的眼泪,还是会不自觉地流下来。

何金果知道,分离是团圆的前奏。下次团圆的时候,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

清明前夕,何金果抵达连队探亲时的情景。 程明阳 摄

遥望那片海,守着我的“岸”

■北部战区海军某雷达站军嫂 马艳欣

我,是一位军嫂,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他,是一名海岛雷达兵,是我素日里见不到的丈夫。

他姓王,我平时叫他“老王”。和老王结婚3年多了,他一直在岛上,我和女儿在岸上,我们之间隔着一片海。

每当女儿熟睡,听着客厅钟表的滴答声,我总觉得这个家缺了些什么;但和身边的闺蜜相比,又觉得比她们多了些什么。

去年一整年,因为繁重任务,老王都没出岛。春天快到了,我决定带着女儿去见他。

打开了无数遍的购票APP,这次终于买到两张票;自己的行李减了又减,给他的东西添了又添。我想,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岛,一定什么都“缺”。

火车、汽车、小三轮接替,我终于看到了大海。遥望那片海,我祈祷:请让我快些见到老王。

然而寒潮突袭,船停航了。望着那片海,我只能安心等待,等雾散等船开。

距码头不远的小巷里,有家不显眼的小旅社。旅店老板娘告诉我,这间小旅社经常接待上岛看望丈夫的军嫂,一旦遇上风浪停航,她们一等就是十几天,有时候假期结束了还无法上岛……

那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清晨女儿翻了个身,我惺忪睁眼,看到金色的晨光透过窗帘。我起身下床走到窗边,太好了,好一个大晴天!

坐上船,那陌生又熟悉的小岛越来越近。船还没靠岸,我就看到正在翘首眺望的他。我大声地喊着“老王”,拉着女儿奔向他。

“柔柔,快叫爸爸!”可是女儿怎么也不肯开口,一直躲在我身后。老王咧嘴憨笑着,我隐约感到他笑容里的愧疚。

当我沉浸在一家人团聚的喜悦中,老王示意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营区门前,战友们整齐列队欢迎我们,热烈的氛围让我有些局促。

老王告诉我,列队迎送军嫂是连队传统,几十年来守岛人一直传承着这一“仪式”。“嫂子来了就是亲人来了。”那天看着战友们黝黑的面庞,我的心里暖暖的。

岛是极美的,也是宁静的。

上岛第一晚,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这宁静。刚刚值班回来,和我说了没几句话,老王便匆匆出了门。山顶阵地喧闹起来,直到凌晨时分,他才一脸倦容地回到宿舍……

小岛仿佛与世隔绝,都市里的一切娱乐、快递、外卖与这里都是“绝缘”的。

二级军士长彭好奎告诉我,早些年岛上连淡水都没有,如今守岛环境已经翻天覆地。“没有吃过当年的苦,你无法体会今时今日生活有多甜!”老班长表情淡然,话语却耐人寻味。

我把带上岛的家乡特产悉数送给了战友,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我忘却了岛外的喧嚣。

几天下来,老王以前常挂在嘴边的“小陈”“老李”,我都能对得上号了。每天当海面在艳阳下变成橙色,体能训练场热闹起来,大家笑着叫着,海岛上空回荡着欢乐的音符。

这一刻,小岛更像守岛官兵的家园。这种纯粹而简单的快乐,只有家能够给予。

一天晚饭后,我和老王散步,遇到了彭好奎班长。老王悄悄告诉我,彭班长有个外号叫“石头”,他守了二十多年岛,性格也执拗得像岛上的石头。

老王还说,彭班长也是“海岛F4”中的一员,他们四人是岛上坚守时间最长的老兵,也是同一批上岛的老兵。

再过几天,二级军士长丁国垒的爱人“李姐”就要上岛了。得知消息,我和她通了电话。电话里,我们聊了很多,李姐已经多次上岛,这一趟她准备了大大小小七八个箱子,都是答应了战友们要捎来的“礼物”。

老王告诉我:“这几年,李姐每年春暖花开都来岛上。她来了,岛上就有了家的气息。”

我一直记得李姐在电话中对我说的那句话:“小岛也是咱的家。”

上岛第6天,一直忙碌的老王终于有了空闲,我们一家人到海边赶海,那是我们难得的团聚时光。

夕阳余晖中,老王看着女儿玩耍的背影,眼神中写满温情。晚风吹拂着我的发梢,我心里有千言万语,又不想打破这一刻的气氛……

我想,这就是美好。

(徐梦玥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