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兵关爱老兵和军烈属——
从“公益志愿者”到“爱心服务队”
■中国国防报记者 孙有权
爱心服务队走访慰问军烈属李银变。李银变(右二)祖父两辈7人参军,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全部为国牺牲。侯俊晓 摄
5月25日,凌晨4点,一个电话叫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兵应急营3连连长郭峰。“我们找到杨宝山烈士的家属了,就在敦化市!”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郭峰兴奋不已。不等天亮,他便匆匆出门,驾车赶往敦化。从州首府延吉到敦化,2个多小时的车程,郭峰的心情就像这迎接朝阳的清晨一样。他说:“经过一年多的寻找,终于‘见亮’了。”
这天,怀着激动心情奔赴敦化的不止郭峰一人,他们拥有相同的身份——同为延边民兵和爱心服务队队员。
2021年年初,延边军分区发布民兵整组公告。一直致力于当地公益活动的郭峰动了心,主动申请加入。“郭峰当民兵”的消息在“公益圈”不胫而走后,许多年轻人也在他的影响下纷纷报名。
延边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参谋朱志远告诉记者,除了积极参加训练、执行任务外,民兵队员们还在郭峰带动下,组建旨在关爱老兵和军烈属的爱心服务队。工作和训练之余,爱心服务队走访慰问老兵、军烈属,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奉献爱心。
组建以来,爱心服务队不断成长壮大,吸引越来越多民兵加入。加入者不仅有当地民兵,还有其他县市的民兵。截至目前,爱心服务队已有240多名成员。为杨宝山烈士寻亲,正是爱心服务队一直以来牵挂的事之一。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特等功臣杨宝山出生于敦化市,1951年3月随部队赴朝作战。同年9月,时任连长的杨宝山率连队坚守天德山阵地。10月1日,敌人向天德山发起总攻。战至3日,我军弹药耗尽,杨宝山撕毁重要文件和日记,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杨宝山壮烈牺牲,没有留下任何遗物。庆幸的是,入朝作战前他所乘列车从家乡经过,随车记者为等候在车站的杨宝山妻儿与杨宝山拍下一张照片,这也是全家人唯一一张合影。
随着军分区革命军事展陈工作的推进,征集到一些遗散多年的珍贵资料,其中就包括这张珍贵的合影。送合影“回家”,成为军分区和爱心服务队全体民兵的一大心愿。事隔久远,相关信息少之又少。“几经努力,我们了解到一所学校有一位老师可能是英雄后人。”爱心服务队民兵王强说,得知消息后,他们连夜核实。“是杨宝山烈士的孙女杨冬梅!”25日上午,民兵队员来到烈士后人家中,将合影送到烈属手中。
“太久了、太久了……奶奶和爸爸去世前一直念叨着这张照片,今天终于看到了!”接过照片,杨冬梅的眼泪马上流下来。
“在我们身后,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爱心服务队民兵安北森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展示他们的行动记录。
“身患重病的老兵急需救命血,血型B型,地点……”5月20日,一则求助信息被转发到队员微信群后不到10分钟,报名信息刷屏。然而,由于不久前刚刚组织过献血,血站拒绝了报名民兵再次献血的申请。“我30分钟到”“我从八家子出发了”……得知消息后,身处外地的民兵队员纷纷主动“补位”。采血、检验、输血,仅仅2个小时后,第一袋“热血”便输进老兵体内。
“您好,我是一名民兵,有困难让我来帮您。”安北森告诉记者,每当为他人提供帮助时,他们都会先亮明民兵身份,“民兵也是兵,得知我们是民兵,他们感到更踏实了”。
温暖他人,照亮自己。在一次次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这群民兵体会责任感也收获价值感。据统计,两年时间里,爱心服务队累计走访67位困难老兵,帮扶28户军烈属。帮烈士寻亲、修缮烈士墓、为军属解难、资助家庭困难学生……队伍不断壮大,他们的志愿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拓展。